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消费降级”者是迫于经济形势而被动“降级”,还是消费心态有所转变,从而主动“降级”?

今天,你“开源节流”了吗?

作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8月29日   12 版)

    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杨小姐与人在北京阜成门外大街合租一套两居室。房子是很老的苏联式住宅楼,杨小姐的房间只有15平方米,朝北,而且临街,即使装有双层玻璃窗,她有时还是会被汽车发出的声音吵醒。2015年她刚租下这个房间时,房租是每月2500元,现在已经上涨到3600元。

    “我挺幸运,当初找的是一家很小的房产中介,之后就直接和房东签合同了,只交了一笔中介费。”她对笔者说,“房东阿姨想把房子卖了,所以房租是一月一交,压力小很多。平时不时会有人来看房,阿姨可能觉得打扰我,所以房租涨得很温和。这个地段的房子一平方米能卖10万块。”

    尽管如此,房租还是占她每月工资的近一半。“实在不想搬家了,我一个人住,离单位太远家里也不放心。”杨小姐说。家长提出每月补助她1000元,她谢绝了。“每天下班早,我就自己买菜做饭。以前都是叫外卖,或是在楼下的小饭馆吃,可现在小饭馆都拆了。”杨小姐厨艺不佳,基本每天都是煮面,一顿饭的成本不到10元钱。

    在金融街上班的高先生租住在大兴,为了方便上下班,他一度长租了一辆起亚轿车,直到今年6月有了孩子。日常开销的骤然增加让月入2万元的高先生难堪重负,不得不咬牙回到公共交通工具的怀抱。“快疯了,但能怎么办啊?”他对笔者抱怨,“我在认真考虑要不要去天津买房,每天坐京津高铁上下班。”

    爱书如命的北京公务员小姚,每月花在买书上的预算没有变,但能买到的书少了。他对笔者表示,“北京书店的书价跟国际接轨了,一本新书动辄上百元。”把西西弗书店的会员卡用完后,他转而靠每天逛中国图书网“过瘾”。但遇到特别心仪的新书还是忍不住,那就买呗,“大不了不存钱了。因为买书而‘月光’,谁也不能说我什么。”

    “消费降级”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胡小姐计划在今年十一假期同几个本科同学出游,以庆祝结识十周年,但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犯了难。“我本来想‘降级’去中国台湾或者韩国,但后来定了去内蒙古,”她告诉笔者,“本科室友里只有我一个人在北京,其他人要么在大庆要么在哈尔滨,每个月才挣三千多块钱,这还是当地的高收入呢。去一趟台湾,对她们来说是两三个月的工资。”

    另一些人主动选择了“消费降级”。2015年,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用“低欲望社会”来形容当今的日本年轻人:远离时尚,远离喝酒,远离买车,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存钱”。在满族人那拉看来,这种描述也能代表他许多同事的心态。

    “我把星巴克的卡用完之后就没再买,”在杭州一家智库工作的那拉对笔者说,“单位有咖啡机,但以前同事们更喜欢去星巴克社交。后来大家渐渐都不去了,我也就不去了,感觉大家都在开源节流,我也不应该花不必要的钱。”

 

外媒:中国迎来“消费降级”时代?
今天,你“开源节流”了吗?
“消费降级”=消费观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