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脑洞大开

“天钩”系统助美国敌后“捞人”

本报特约撰稿 李伟   青年参考  ( 2018年08月08日   06 版)

    描绘“冻脚行动”的官方宣传画

    “天钩”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岁月里,一套绰号为“天钩”的系统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出没在世界各地,后者为该系统赋予的使命是:营救那些身处险境的特工。

    20世纪后半叶的冷战推动了军事科技的繁荣,催生了大批异想天开的发明。特别是在情报及特种作战领域,许多脑洞大开的技术助推了航空、工程等领域的革新。由于事关国家机密且极易引发外交麻烦,这些“黑科技”往往在退役多年后才被世人知晓。

    测试工作用猪“代劳”

    “富尔顿地对空回收系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最疯狂的发明之一,目的是搭救那些身处险境的特工。这套装置分地面和空中两部分,地面部分由安全带、自充气气球和缆绳组成;在空中,机头加装了特殊结构的飞机负责勾住绳索,把需要回收的人员和物资“拽”到空中,再拉进机舱。为便于识别,该系统还配有烟幕弹和指示灯。

    鉴于固定翼飞机对起降场地要求高,早期的直升机又不够成熟,CIA和美国军方在20世纪50年代初悄悄启动了对地对空回收系统的研究。发明家罗伯特·爱迪生·富尔顿极力游说中情局技术研究部主任路易斯·德弗洛兹,顺利拿到了CIA批准的经费。

    富尔顿借用美国海军的飞机,在科罗拉多州的沙漠里进行了多次测试。他逐渐增加回收物的重量,还开发了一款承重达1.8吨的尼龙绳,以解决缆索容易被拉断的问题。

    经过模拟假人实验后,富尔顿决定用猪进行测试,理由是,猪的神经系统接近人类。离开地面后,被五花大绑的猪以每小时125英里(20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半空中滑翔,像陀螺般转个不停;最终,它毫发无伤地被拉进了飞机,只是有点儿晕头转向。

    每次6分钟的绝命冒险

    1958年,富尔顿的发明终于完成,得到了“天钩”这个形象的绰号。地面部分的装备可以空投,包括连接货物或人员、长度超过100米的缆绳及可快速充气的氮气气球。

    经过特殊改装的飞机配有两个长30英尺(9米)、前端角度为70°的“Y”形钢管。执行任务时,飞机径直飞向被气球拉起的绳索,将绳索夹在钢管分叉部位固定后,气球自行飘走。接下来,机组人员将尼龙绳连到绞盘上,一点点将地面上的特工及物品拉上来。为防止绳索撞到飞机螺旋桨而导致坠机,飞机两侧机翼外缘设置了保护钢缆。

    早在1952年,CIA就尝试过用特种飞机营救特工。朝鲜战争当时尚未结束,相当一部分行动是在中朝边境进行的。当年11月29日的一次任务以失败告终——中情局派出一架C-47飞机进入中国领空,试图接回潜伏在当地的情报员,但这架飞机连同两名刚刚接受过相关培训的飞行员一道失踪。

    首次成功的人员回收任务是在1958年8月12日,主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莱维伍兹。根据他的描述,“天钩”系统的一大优点在于,被回收的人感觉比跳伞更舒服。飞机钩住绳索后,他缓慢上升到约100英尺(30米)的高度,然后被气流推到飞机后方;此时,伸开手臂和腿,就可以避免身体被风吹得乱转。整个过程大约需要6分钟。

    在冰天雪地中立下奇功

    “天钩”系统几经挫折,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冻脚行动”中立下奇功。

    当时,苏联在北极部署了很多观测站,放任它们随着冰面移动穿越北极,甚至进入加拿大水域。北约方面担心这些“科研设施”被用来搜集情报,加拿大情报部门在观测站附近发现过苏联空军的图-16轰炸机,由此认定,在这些设施支持下,苏联战机可以在北极的浮冰上降落并加油,然后从北方长驱直入,轰炸美国。

    始于1961年5月的“冻脚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当时,北约发现了一座被遗弃的苏联观测站。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对其产生了兴趣。该机构猜测,苏联在北极建设了某种声呐系统用来跟踪美国潜艇,因此打算寻找直接证据。此外,ONR希望将苏联北极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准与美国做比较。

    这样一来,如何派人到达废弃观测站就成了问题。该设施远在直升机的航程范围外,固定翼飞机倒是可以,不依赖机场的“天钩”系统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ONR指派两名特工实施潜入:空军少校詹姆斯·史密斯是俄语专家,莱昂纳德·勒沙克是地球物理学家,虽然没有跳伞资格,但勒沙克很快通过了“天钩”的使用培训。1962年3月,两人和飞机秘密转移到距目标600英里(约965公里)的加拿大空军基地。

    当年5月28日,一架B-17轰炸机出现在苏联观测站上空。测定风向后,史密斯率先跳伞离开飞机,随后是勒沙克。飞机投下补给物资,收到“一切顺利”的信号后就返航了。

    两人有72小时翻捡苏联人留下的垃圾。在他们进行探索的同时,另一架搭载“天钩”系统的B-17准备就绪。由于天气恶化,当年5月31日的回收行动以飞机未能发现目标告终。次日,飞机再次出动搜索,终于发现了在冰面上等候多时的特工。据记载,回收行动被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战利品,然后是勒沙克,最后是史密斯。

    “冻脚行动”给美国带来了颇具价值的情报。ONR得到了苏联人用过的电台,间接证实了对方有能力研发针对美国潜艇的跟踪技术,以图在北极海域的水下战争中抢占先机。一并获得的文件显示,苏联在极地气象和海洋学方面的研究水平优于美国。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天钩”系统执行了数以百计的任务,其中很多仍处于保密状态。这种“捞人”方法令人心惊肉跳,但它在数十年中仅发生过一起严重事故。随着直升机的发展,该系统的出镜机会越来越少,在1996年9月停止了运作。

    如今,“天钩”系统已进入博物馆,出现在官方宣传海报乃至年历上。至于中情局是否会用“脑洞”更大的发明替代它,或许要再过几十年才能揭晓答案。

 

“天钩”系统助美国敌后“捞人”
美潜艇将配战术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