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国小说的墨西哥留学生
作者 李佳燚
青年参考
(
2018年06月20日
11
版)
陆子龙(右)将自己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赠送给北京师范大学。
又是一年毕业季。北京师范大学的墨西哥留学生陆子龙,给自己和母校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他翻译并在墨西哥出版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
在北师大发奋求学的日子让陆子龙加速成长。他说,“感恩缘分,感恩北师大让我找到了梦想”。
对北京“一见钟情”
陆子龙的父亲早年去世,去世前将陆子龙托付给一位挚友。由于这位叔叔的工作需要,在墨西哥高中毕业后,陆子龙随叔叔来到北京。这是陆子龙第一次离家远行,正是这次与北京的美丽邂逅,为陆子龙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北京,他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每天都能感受到新的惊喜。
然而,随着叔叔的工作调动,陆子龙在北京呆了一年,就随叔叔回到了墨西哥。北京仿佛在他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对那片土地充满了眷恋。
回到墨西哥的陆子龙,进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攻读政治学专业。异彩纷呈的北京记忆在他脑子里反复发酵,他深深地想念他的朋友们,想念包罗万象的北京。
一天早上,本该去上课的陆子龙决定退学。他明白,纠缠在内心深处的情结,就是北京。他开始“疯狂”地学习汉语、申请奖学金,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再度踏上日思夜想的北京的土地。
陆子龙对笔者表示,他和很多因为喜爱中国文化、美食而来中国留学的人不一样,少年时初来北京之前,他对中国一无所知,但到了北京,就“一见钟情”了。
“付出全部心力”翻译中国小说
与北京的重逢让陆子龙很有“失而复得”之感,因而倍加珍惜。坐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课堂里,陆子龙发奋学习汉语,认真听讲、从不翘课,努力把每次作业都做到最好。不过,回忆起刚来北师大的日子,他对笔者笑言“其实很不适应”,因为“在墨西哥,大家普遍很不守时,8点的课,老师8点15分能开始上就不错了;而在中国,老师7点50分就到教室了,8点准时开课”。
陆子龙很满意甚至有些得意地告诉笔者,自己在北师大学习的4年里,旷课、迟到的记录为零,“非常感谢北师大,我成长了、更加勤奋认真了,改掉了不守时的坏习惯,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学知识”。
陆子龙对笔者表示,他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鲁迅,喜欢鲁迅小说里高超的技巧和深刻的思辨,喜欢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格。他在自己翻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里,收录了多篇鲁迅的作品。
不久前,《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一书在墨西哥出版。回忆起浩繁的翻译工作,陆子龙既坦然又忐忑,“的确付出了全部心力,但我知道离优秀还有差距”。他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早上6点多去食堂吃点东西,7点开始翻译,直到下午3点,饿了就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翻译,凌晨2点睡觉。”
“实在太辛苦了!我再也不想做翻译了。”陆子龙半开玩笑地抱怨着,却又一脸满足。
“在北师大跟随李炜东老师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时,我深深感到许多中国文学作品非常精彩,也很有思想深度。在墨西哥,西班牙语版本的中国现代小说特别少,仅有的几本译著也是由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失去了很多中文原著中的东西。在我此次翻译的过程中,多亏李老师悉心指导,帮助我深入理解中文文集的内容,这本小书才能顺利问世。”陆子龙说。
生活中,陆子龙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中文。“我喜欢看《爱情公寓》,而且会边看字幕边做笔记。平时读书、听课,听朋友们说了哪些有意思的话,我也会记笔记。”
留学生眼中的“学霸”
“有些人的收获源于天赋,比如那些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的歌星。而我在汉语上的收获不同,这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才擅长的。人都会喜欢自己擅长的东西,所以,汉语现在就是我的最爱了。”
在很多留学生眼中,陆子龙是个“学霸”。陆子龙的同窗、一位美国留学生这样评价他:“子龙是个很骄傲的男生,优秀又踏实,只要他想学的,他就能学得很好。”
陆子龙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李炜东对笔者表示:“陆子龙对各科的学习都很努力,成绩很好。教他的老师们进行过交流,大家都觉得他很突出、很投入,很有想法。他能敏锐地把握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从其各自的特征出发,分析理解文化现象和文化争议,能在学习中发掘研究点,更难得的是能付诸实践。”
四年孕育一次花开,陆子龙要让自己开得绚烂。陆子龙的毕业论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文化词语的汉西翻译研究》,被评为全校优秀论文。李炜东教授感到非常欣慰,也对他充满了期待:“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学习成长的经历,对子龙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这样的经验下获得的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能够用相对来讲更加客观的多元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看待这个世界。”
陆子龙告诉李炜东教授,自己回到墨西哥后,想办一所汉语培训学校,“相关事宜已经在筹备中了”。
“希望子龙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继续探索,希望他能够在中国与墨西哥或者中文与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交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李炜东教授说。
在北师大学习期间,陆子龙成绩优异,课余生活也丰富充实。他数年如一日,坚持在北师大志愿者社团做志愿者,每个学期迎接新来的留学生,参与接机、帮新生注册报到、宿舍登录、现场翻译等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公益活动,并给学校各类短期语言交换项目提供服务。因为这些勤勉踏实的付出,他先后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特殊贡献奖”一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优秀志愿者”二等奖等荣誉。他喜欢主持,曾两次主持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之夜”晚会;他喜欢钢琴,就跟着网上的视频自学,弹得有模有样。
2016年4月,在中国家祥蓖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墨西哥BIOFIELDS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仪式上,陆子龙曾担任时任墨西哥驻华大使温立安的翻译。
面对离别怀万千不舍,憧憬未来愿前程似锦。陆子龙,这个优秀的墨西哥小伙,将在毕业后带着所有美好的记忆与祝福跨越重洋,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和故事。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北京师范大学的墨西哥留学生陆子龙,给自己和母校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他翻译并在墨西哥出版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
在北师大发奋求学的日子让陆子龙加速成长。他说,“感恩缘分,感恩北师大让我找到了梦想”。
对北京“一见钟情”
陆子龙的父亲早年去世,去世前将陆子龙托付给一位挚友。由于这位叔叔的工作需要,在墨西哥高中毕业后,陆子龙随叔叔来到北京。这是陆子龙第一次离家远行,正是这次与北京的美丽邂逅,为陆子龙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北京,他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每天都能感受到新的惊喜。
然而,随着叔叔的工作调动,陆子龙在北京呆了一年,就随叔叔回到了墨西哥。北京仿佛在他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对那片土地充满了眷恋。
回到墨西哥的陆子龙,进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攻读政治学专业。异彩纷呈的北京记忆在他脑子里反复发酵,他深深地想念他的朋友们,想念包罗万象的北京。
一天早上,本该去上课的陆子龙决定退学。他明白,纠缠在内心深处的情结,就是北京。他开始“疯狂”地学习汉语、申请奖学金,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再度踏上日思夜想的北京的土地。
陆子龙对笔者表示,他和很多因为喜爱中国文化、美食而来中国留学的人不一样,少年时初来北京之前,他对中国一无所知,但到了北京,就“一见钟情”了。
“付出全部心力”翻译中国小说
与北京的重逢让陆子龙很有“失而复得”之感,因而倍加珍惜。坐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课堂里,陆子龙发奋学习汉语,认真听讲、从不翘课,努力把每次作业都做到最好。不过,回忆起刚来北师大的日子,他对笔者笑言“其实很不适应”,因为“在墨西哥,大家普遍很不守时,8点的课,老师8点15分能开始上就不错了;而在中国,老师7点50分就到教室了,8点准时开课”。
陆子龙很满意甚至有些得意地告诉笔者,自己在北师大学习的4年里,旷课、迟到的记录为零,“非常感谢北师大,我成长了、更加勤奋认真了,改掉了不守时的坏习惯,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学知识”。
陆子龙对笔者表示,他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鲁迅,喜欢鲁迅小说里高超的技巧和深刻的思辨,喜欢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格。他在自己翻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里,收录了多篇鲁迅的作品。
不久前,《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一书在墨西哥出版。回忆起浩繁的翻译工作,陆子龙既坦然又忐忑,“的确付出了全部心力,但我知道离优秀还有差距”。他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早上6点多去食堂吃点东西,7点开始翻译,直到下午3点,饿了就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翻译,凌晨2点睡觉。”
“实在太辛苦了!我再也不想做翻译了。”陆子龙半开玩笑地抱怨着,却又一脸满足。
“在北师大跟随李炜东老师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时,我深深感到许多中国文学作品非常精彩,也很有思想深度。在墨西哥,西班牙语版本的中国现代小说特别少,仅有的几本译著也是由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失去了很多中文原著中的东西。在我此次翻译的过程中,多亏李老师悉心指导,帮助我深入理解中文文集的内容,这本小书才能顺利问世。”陆子龙说。
生活中,陆子龙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中文。“我喜欢看《爱情公寓》,而且会边看字幕边做笔记。平时读书、听课,听朋友们说了哪些有意思的话,我也会记笔记。”
留学生眼中的“学霸”
“有些人的收获源于天赋,比如那些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的歌星。而我在汉语上的收获不同,这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才擅长的。人都会喜欢自己擅长的东西,所以,汉语现在就是我的最爱了。”
在很多留学生眼中,陆子龙是个“学霸”。陆子龙的同窗、一位美国留学生这样评价他:“子龙是个很骄傲的男生,优秀又踏实,只要他想学的,他就能学得很好。”
陆子龙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李炜东对笔者表示:“陆子龙对各科的学习都很努力,成绩很好。教他的老师们进行过交流,大家都觉得他很突出、很投入,很有想法。他能敏锐地把握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从其各自的特征出发,分析理解文化现象和文化争议,能在学习中发掘研究点,更难得的是能付诸实践。”
四年孕育一次花开,陆子龙要让自己开得绚烂。陆子龙的毕业论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文化词语的汉西翻译研究》,被评为全校优秀论文。李炜东教授感到非常欣慰,也对他充满了期待:“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学习成长的经历,对子龙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这样的经验下获得的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能够用相对来讲更加客观的多元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看待这个世界。”
陆子龙告诉李炜东教授,自己回到墨西哥后,想办一所汉语培训学校,“相关事宜已经在筹备中了”。
“希望子龙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继续探索,希望他能够在中国与墨西哥或者中文与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交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李炜东教授说。
在北师大学习期间,陆子龙成绩优异,课余生活也丰富充实。他数年如一日,坚持在北师大志愿者社团做志愿者,每个学期迎接新来的留学生,参与接机、帮新生注册报到、宿舍登录、现场翻译等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公益活动,并给学校各类短期语言交换项目提供服务。因为这些勤勉踏实的付出,他先后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特殊贡献奖”一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优秀志愿者”二等奖等荣誉。他喜欢主持,曾两次主持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之夜”晚会;他喜欢钢琴,就跟着网上的视频自学,弹得有模有样。
2016年4月,在中国家祥蓖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墨西哥BIOFIELDS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仪式上,陆子龙曾担任时任墨西哥驻华大使温立安的翻译。
面对离别怀万千不舍,憧憬未来愿前程似锦。陆子龙,这个优秀的墨西哥小伙,将在毕业后带着所有美好的记忆与祝福跨越重洋,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和故事。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