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这些电影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4月11日   10 版)

    年轻时的斯皮尔伯格与《太空侵略者》游戏机

    在《头号玩家》故事发生的2045年,全世界的电子游戏迷们戴着和今天外形差不多的虚拟现实眼镜,双手一动就能摘下,但这部影片没有跳出“脑后插管”的背景设定:人们沉迷在“绿洲”里无法自拔,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大反派被主角团“黑”入系统、以为自己身处办公室被挟持的桥段,便是典型的一幕。

    “脑后插管”概念的出现远早于VR技术。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中提出的“缸中脑”假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莫大启发,催生了一批经典。《头号玩家》中出现过的《幻影英雄》是此类影片的早期代表。这部1993年上映的动作喜剧片是施瓦辛格的早期作品之一,他在影片中“扮演”自己,和10岁男孩丹尼一起在次元间穿梭,打败从电影中来到现实的反派“班尼迪”。

    1999年的《异次元骇客》画风迥异。主角团队创造了一个虚拟的1937年的世界,但随着剧情发展,他逐渐发现自身所处的1999年的世界也是别人创造的虚拟世界。同年上映的《感官游戏》则将虚拟现实和梦境分析混合在一起,女主角带领裘德·洛扮演的男主角一起逃入她设计的游戏,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线。

    梦境分析是“脑后插管”的近亲。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作品如《少数派报告》大都涉及相关主题。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影片中,阿汤哥进入一家虚拟现实娱乐中心,观众们发现,2054年的“宅男”和“二次元小姐姐”的把戏比2045年进步了不少。

    随着VR技术普及,游走在虚拟和现实间的电影更多了。2009年的《未来战警》中,人类已经习惯了躺在家里、将意识传给机器人。2010年,迪士尼翻拍了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世界争霸战》,男主角甚至把女主角从软件中“拐”进了现实。2011年的《源代码》中,男主角一次次进入仅持续8分钟的虚拟世界,探寻列车爆炸案的真相。

    新生代观众对虚拟现实最直观的体会,应当来自2009年和2010年的两部大作《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前者的男主角虽然没有混淆梦和现实,但随着画面不断在色彩斑斓的纳美人生活和阴冷压抑的人类生活之间切换,同为人类的观众也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动摇。而后者中那句“他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做梦,而是为了醒来,梦已经成了他们的现实”的台词,则可以视为给沉迷在游戏世界里的玩家们的警示。

    这类影片的巅峰无疑是《黑客帝国》,连“脑后插管”概念都是该片创造的——不仅主角尼奥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观众也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也生活在“矩阵”中?

    如何区分梦境和现实,是“脑后插管”类影片不可回避的主题之一。《头号玩家》中的反派通过梦境中的破绽发现自己被骗,其他作品里的角色未必有如此好运。怎么办?迪士尼在《米老鼠》漫画里给出了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米奇的朋友高飞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把“缸中脑”的难题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这个太好吃了,不可能是假的”。

 

“头号玩家” 斯皮尔伯格写给自己的情书
这些电影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