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当特朗普的“新思维”遇上巴以老问题

作者 孙兴杰   青年参考  ( 2017年12月20日   02 版)

    利用中东地缘政治价值下降的机会,美国主动引燃耶路撒冷地位问题,让世人看清了巴以矛盾赤裸裸的现实。从信仰之争到实力之争,美国和以色列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还是迫使阿拉伯世界奋起反击?答案掌握在政客手中,也取决于普通人的选择。

    过去半个多月,一度被遗忘的巴以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耶路撒冷是不是以色列的首都?美国刚说“是”,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土耳其的召集之下,就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首都。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民众的反应并不如预期的激烈,在某种程度上,口水仗替代了刀枪,背后则是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迁。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地。多少个世纪以来,这座在贫瘠土地上建起的城市成为精神和灵魂的安居之所,也成为杀伐不断的战场。这座城市到底属于谁?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耶路撒冷见证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斗争,双方的争夺早已超越意识形态层面,而是赤裸裸的实力之争。特别是1967年的中东战争过后,以色列获得了优势地位,将东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从此成为“没有领土的国家”,这也是巴以矛盾的关键所在。

    现代国家就是暴力的容器。正是这样的逻辑,让战争建国、武力建国的行动在中东地区不断上演。以色列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却渐行渐远。

    1980年以色列通过“耶路撒冷法”,宣布耶路撒冷是该国完整、统一的首都。联合国同年通过了第478号决议,宣布以色列的法律无效。至于美国,作为以色列背靠的大树,其内部一直有强大的亲以游说集团。曾有几位学者写书批判这种现象,认为以色列游说集团已经歪曲了美国的中东战略,甚至妨害了美国的利益。结果呢?这几位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几乎都与华盛顿的核心圈子绝缘了,兴许是因为他们“政治不正确”。

    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耶路撒冷使馆法”。不过,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特朗普的前任都选择“冷冻”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然而,随着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入主白宫,这一“悬案”终于无法再拖下去了。

    首先,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承诺解决使馆搬迁问题;其次,本届美国总统的班底中有很多亲以色列的面孔,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就是犹太人。特朗普第一次出访就是去中东,带着家庭成员到了“哭墙”,这一行动本身就是对以色列的力挺。最终,他决定以“新思维”解决巴以这个老问题,”举世震惊”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事到如今,美国什么时候把使馆搬到耶路撒冷,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美国承认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除了特朗普的个人因素,中东格局大变也让美国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伊拉克战争和“阿拉伯之春”带来了连锁反应,近十年来,巴以问题似乎被遗忘了,尤其是在反恐上升为压倒性议题后,巴以冲突俨然成了老问题,也成了相对不重要的问题。

    就巴以局势本身来说,“两国论”越来越没有基础;与之相应,巴以双方温和派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站到前台的大多是强硬派领导人。但对巴勒斯坦普通民众来说,安稳的生活才是最现实的——几次“大起义”并没有改变格局,石头和坦克的对抗终归不会带来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朗普的任性之举反倒让世人看清了巴以问题赤裸裸的现实,巴勒斯坦人的抗争还将继续,但是,更多的人已在日复一日的磨难下学会了妥协。

    如今的阿拉伯世界内部裂痕日深,加上国际油价低迷,中东的地缘政治价值整体下降。当然,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在此时重新燃起,无疑会让中东再次团结起来,口诛笔伐总是少不了的。毕竟,耶路撒冷是太多人情感的寄托,民族主义依然作为一种强势思潮存在于当今世界。以民族主义建立国家,以国家来重新构建“祖国”的空间,这样的观念在耶路撒冷这个充满纷扰的城市落地后,不会有什么明确的“边界”或“止损点”可言。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

 

俄罗斯撤军背后的机智和无奈
当特朗普的“新思维”遇上巴以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