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关于“为何不要孩子”,他们这样说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9月27日   17 版)

    最频繁地和女性联系在一起的词汇,除了包包,就是孩子。在一些人看来,女人似乎命中注定应该生孩子,但与这种天性相反的趋势是,许多国家的生育率持续下降。

    据韩国YTN电视台报道,2016年韩国新生儿总数跌至42万,成为该国自1925年进行人口统计以来最少的一年。日本自二战后的生育率一直低迷。中国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生育率为全球最低(1.05);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后没有出现显著变化。

    人们不愿要孩子的原因多种多样。日本《产经新闻》报称,该国最普遍的担忧是育儿费用。日本在上世纪经历泡沫经济后,高昂的育儿费、教育费成了年轻夫妇的巨大挑战。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放弃生育,令双收入、无子女的“丁克”生活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种生活方式最初是美国女性平权运动的产物。1960年,口服避孕药在美国获批,人类第一次获得对生育的控制权。5年后,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保护已婚夫妇使用避孕药具的权利。以此为转折,生殖成为彻底的私人决定。

    然而半个世纪之后,“丁克”一族还要面临关于为何不要孩子的“拷问”。这时,他们往往用“比起带孩子,宁可多熬夜”、“我更愿意享受奢侈的假期”等理由搪塞过去,不要孩子似乎仍是禁忌话题。

    美国《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梅根·道姆被这个现象吸引。她告诉美国《赫芬顿邮报》:“滑稽的是,似乎在(生孩子)这事上表示自己生活铺张或者自私,比解释这不适合自己、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更容易。”

    受此启发,她采访、整理了16位“丁克”人士的心路历程,出版《“自私、浅薄、自我中心”:十六位作家谈为什么他们不要孩子》一书,希望借此告诉人们:至少有一部分“丁克”人士不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人生抉择。

    在书中,作家们举出的理由五花八门,这意味着“丁克”一族虽然都不要孩子,但他们远非一个同质性的群体。比如,厌恶做父亲、“被啃老”的英国作家杰夫·戴尔表示,他不想在孩子已经从牛津或剑桥大学毕业的情况下,还需要“打电话给《卫报》或是费伯出版社的朋友,替孩子争取一个实习机会”。

    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认为,女人在生育问题上天然分成三种:一种生来就适合当母亲,一种能当个很棒的姨妈或姑妈,而第三种一旦距离小孩10步之内就会发生灾难。“我喜欢孩子,但在内心深处我明白,自己不适合生孩子。”吉尔伯特说,她自认是“姨妈型”。

    与这些作家相比,活动人士和娱乐圈的人表态更直白。美国女权运动先锋格洛丽亚·斯坦曾在美国脱口秀节目《切尔茜晚间秀》中说: “没孩子我真是太高兴了。每个人都可以活得与众不同,就像有些人说的,‘有子宫不一定非得生孩子,就像我们有声带不一定要当歌唱家’。”

    英国女演员海伦·米伦在接受英国版《Vogue》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有无聊的老男人才会跑来问我这个。每当他们说,‘什么?你没孩子?那你得抓紧了,姑娘。’我都会回答,‘和你没关系,走你’!”

 

要不要孩子?你需要明白这些
关于“为何不要孩子”,他们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