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工作制”的理想与现实
本报特约撰稿 潘彩萍
青年参考
(
2017年09月20日
07
版)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健康问题专家围绕“四日工作制”的争论由来已久。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压缩工作日程对社会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始终阻碍着它的推广。
每周双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享乐的追求。在今天的欧美,越来越多的雇员甚至老板迷上了“四日工作制”,理由无非是:每周只上四天班,让我们有额外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并进行社交,不仅能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也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英国“对话”网站文章称,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中,四日工作制属于典型的“压缩式”工作日程(工作日数量减少,但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应延长)。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衡量,降低管理费用和减缓固定资产折旧,是它最直观的好处。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6年曾刊文称,包括亚马逊、谷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企业,近年来相继试水四日工作制。在亚马逊的案例中,公司允许部分工作节奏相对灵活的员工在每周工作4天和5天间自由选择,选择前者的只能获得满勤工作时75%的薪酬。
四日工作制并非诞生于21世纪。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左翼社会活动家和劳工领袖就为其奔走呼号,逐渐获得了一些科研机构支持。2008年,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雇员对“更紧凑”的工作日程有积极评价。
美国犹他州是为数不多的曾将四日工作制以法规方式固定下来的地区。从2008年开始,该州政府要求当地企业“一周三休”,称此举的目的是降低能源成本,改善空气质量,有助于招募和留住政府雇员。但仅仅3年后,犹他州就废止了强制推行四日工作制的政策,称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节约成本。
事实上,四日工作制的反对者有更充分的理由。在他们看来,四日工作制无法破解一个核心矛盾:在社会生产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完成同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尽管大家都希望“干四天活,拿五天的工资”,但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只有8到12个小时。
表象背后是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和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10小时是否是绝对等价的?答案并不唯一——每日工作时间的延长,必然导致雇员加速疲劳、压力增大,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反作用因人而异。
就拿最让老板们头痛的工伤问题来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雇员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受伤的几率会猛增37%。那些连续超时工作的人受伤的几率更是比平均水平高了六成。以周为单位,工作总时长超过60小时,发生工伤的几率会增加23%。
持续长时间工作对女性的危害尤其严重。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称,每周工作60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癌症、关节炎或糖尿病的几率比每周工作40小时的女性高两倍,患慢性肺病或哮喘的几率高一倍;每周工作41到50小时,患上述慢性病的风险也有所升高。
心理学家注意到,雇员在过度疲劳或压力太大的时候,工作效率会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难以量化,但被调查者年龄越大,这种趋势体现得越明显。换句话说,在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地区,轻率地推行四日工作制,更有可能事与愿违。
“四日工作制让我们有更多时间陪伴亲人”的观点也遭到质疑。美国《Slate》杂志网站援引社会学家的说法称,家长和子女交流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点到7点;如果家长每天工作10小时或12小时,就意味着他们会错过这个培养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段。
总而言之,四日工作制至今未能形成气候,不应该单纯归咎于雇主贪婪和政府不作为。站在普通劳动者的立场上,轻率地压缩工作日程并不可取;相比整天幻想“一周三休”,找一份能灵活安排工作日程的工作是更可取的选择。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健康问题专家围绕“四日工作制”的争论由来已久。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压缩工作日程对社会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始终阻碍着它的推广。
每周双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享乐的追求。在今天的欧美,越来越多的雇员甚至老板迷上了“四日工作制”,理由无非是:每周只上四天班,让我们有额外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并进行社交,不仅能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也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英国“对话”网站文章称,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中,四日工作制属于典型的“压缩式”工作日程(工作日数量减少,但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应延长)。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衡量,降低管理费用和减缓固定资产折旧,是它最直观的好处。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6年曾刊文称,包括亚马逊、谷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企业,近年来相继试水四日工作制。在亚马逊的案例中,公司允许部分工作节奏相对灵活的员工在每周工作4天和5天间自由选择,选择前者的只能获得满勤工作时75%的薪酬。
四日工作制并非诞生于21世纪。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左翼社会活动家和劳工领袖就为其奔走呼号,逐渐获得了一些科研机构支持。2008年,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雇员对“更紧凑”的工作日程有积极评价。
美国犹他州是为数不多的曾将四日工作制以法规方式固定下来的地区。从2008年开始,该州政府要求当地企业“一周三休”,称此举的目的是降低能源成本,改善空气质量,有助于招募和留住政府雇员。但仅仅3年后,犹他州就废止了强制推行四日工作制的政策,称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节约成本。
事实上,四日工作制的反对者有更充分的理由。在他们看来,四日工作制无法破解一个核心矛盾:在社会生产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完成同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尽管大家都希望“干四天活,拿五天的工资”,但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只有8到12个小时。
表象背后是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和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10小时是否是绝对等价的?答案并不唯一——每日工作时间的延长,必然导致雇员加速疲劳、压力增大,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反作用因人而异。
就拿最让老板们头痛的工伤问题来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雇员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受伤的几率会猛增37%。那些连续超时工作的人受伤的几率更是比平均水平高了六成。以周为单位,工作总时长超过60小时,发生工伤的几率会增加23%。
持续长时间工作对女性的危害尤其严重。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称,每周工作60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癌症、关节炎或糖尿病的几率比每周工作40小时的女性高两倍,患慢性肺病或哮喘的几率高一倍;每周工作41到50小时,患上述慢性病的风险也有所升高。
心理学家注意到,雇员在过度疲劳或压力太大的时候,工作效率会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难以量化,但被调查者年龄越大,这种趋势体现得越明显。换句话说,在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地区,轻率地推行四日工作制,更有可能事与愿违。
“四日工作制让我们有更多时间陪伴亲人”的观点也遭到质疑。美国《Slate》杂志网站援引社会学家的说法称,家长和子女交流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点到7点;如果家长每天工作10小时或12小时,就意味着他们会错过这个培养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段。
总而言之,四日工作制至今未能形成气候,不应该单纯归咎于雇主贪婪和政府不作为。站在普通劳动者的立场上,轻率地压缩工作日程并不可取;相比整天幻想“一周三休”,找一份能灵活安排工作日程的工作是更可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