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化复兴”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9月06日   12 版)

    7月3日,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幼升小”的孩子们体验了一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开笔礼”。

    8月27日,昆明,七夕节前夕,众多汉服爱好者通过走秀等方式展示传统文化之美。

    用古老的仪式和习俗传播有益的价值观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室中,孩子们坐得笔直,大声朗诵着《弟子规》。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双手握在一起,朝孔子像深深地鞠了一躬。操场上也供奉着一座孔子像,不远处一条红色的横幅格外显眼,上面写着:“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这一幕发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夏令营里。5岁的孩子们每天聚在一起,在老师的监督下背诵诗歌、学习太极拳,在休息的时候看会儿动画片。夏令营的负责人易树贵(音)对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说,为了防止孩子们的“头脑被污染”,不允许孩子们使用手机。在中国,类似的暑期学校还有很多,参与其中的孩子们可以学习书法、传统手工艺及古老的乐器。

    《经济学人》日前刊文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化复兴”,以期用古老的仪式和习俗传播有益的价值观。

    美国《侨报》曾发表评论文章称,科学、有效地吸收经典的养分,才能保持纯正的“中国味”,这是建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是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美国《世界日报》网站撰文指出,在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必须立足于传统,发扬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的精神。

    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领军人物张国祚在人民网发表的评论中称,“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信仰缺失、思想混乱、道德滑坡、人格扭曲、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尊自信失落的现状,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香港《南华早报》撰文指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国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强化,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相继开设国学课程,不少社会人士重拾尊古学儒之风,各类国学讲堂在各地先后兴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

    《经济学人》报道称,对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们而言,从中国文化宝库汲取能量愈发成为趋势。出版商开始减少对一些国外儿童读物的进口,提倡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国产动画片和漫画书更受市场欢迎;中国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开始复兴,富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竹编织物、手串、木雕纪念品等,再次流行起来。

    于今年4月20日印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当电视节目遇到传统文化

    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或许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比如,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的节日”,而不是照搬西方的节日。很长一段时间,七夕乏人问津,但近两年,七夕来临之际,旅馆、巧克力公司、花店等商家摩拳擦掌,盼望大赚一笔。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不久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少女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以超强的记忆、文雅的台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许多人“拿起诗词书,背起古诗词”。

    事实上,在这档节目前后,各大卫视在周末的黄金时间推出了一批以文化为载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黑龙江卫视推出了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东方卫视制作了一档戏剧文化节目《喝彩中华》;浙江卫视一档闯关答题类节目《向上吧!诗词》即将上线。

    8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我国所有卫视频道的发展定位:成为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

    《经济学人》称,中国政府计划用更具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取代黄金时段的电视真人秀等推崇明星的流行节目。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文物修复工作者兢兢业业的一面,展示了故宫中无价的古董收藏,被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追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在全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制作与传承,鼓励人们走进自家厨房,拿起被遗忘的锅碗瓢盆。

    “中华文化有太多值得探索的空间,热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提升了民众的民族自信,给予了人们新的认同感。”清华大学教授尹红(音)对《经济学人》表示,“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但这些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其能够带给人们快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深夜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往往会放一些评书和相声。

 

外媒: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化复兴”
“洋快餐”为何不再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