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与中国“对视”30年

——专访美国著名摄影师康兰丝

本报记者 陈婧 实习生 范敬宜   青年参考  ( 2017年07月12日   08 版)

    国庆50周年时的天安门广场 摄影 康兰丝

    圆明园的废墟 摄影 康兰丝

    美国摄影师康兰丝(Lois Conner)挑选了一张颇为有趣的照片,在她正在北京举办的摄影展中展出。

    那是1993年,在广州一处舞狮舞龙的民俗表演现场,原本来拍摄活动的中国同行们,纷纷掉转镜头对准了她——一个金发女摄影师和她硕大的相机。

    康兰丝透过自己的镜头和这些中国同行“对视”着。这一幕被她拍了下来,照片被命名为《摄影者》。

    这种“对视”就像一个隐喻,交代了30多年来康兰丝与中国的关系——她作为旁观者,观察和记录着中国;同时,中国也在注视着这个外来者——从最初的“大惊小怪”到后来的“见怪不怪”。

    康兰丝记录中国的视角与众不同。她的照片可以同时容下超广的视野和清晰的细节。比如她拍摄的乐山大佛,一张照片“装下”了几乎整个山壁,站在“大佛”脚面上和半山亭子里的游人动态清晰可见。

    能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她那台34公斤重的大型全景照相机。那是一种在20世纪初流行的大型相机,也被称作“宴会相机”(banquet camera),当时被贵族们用来拍摄宴会集体照。它的画幅很广,拥有比如今流行的电子单反相机大30倍的感光元件,可以保证集体照中的每个人都能清晰入镜。

    这种相机的原理是最原始的“小孔成像”。镜头后的摄影师需要借助一片毛玻璃进行取景和构图。光线进入相机的“黑盒子”后,在一块毛玻璃上呈现出与现实世界完全颠倒的影像。为了看得更清楚,有时候,摄影师还需要在相机上盖一块遮光布,自己钻进去构图。曝光后,颠倒的影像就印在了放在毛玻璃上的胶片上。也因此,康兰丝给自己在北京东景缘举办的摄影展取名“颠倒”。

    值得一提的是,康兰丝用全景相机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比一般的照片长,就像中国古代的画卷。她选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离不开来自中国的启发——甚至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见到那幅中国明代的山水画,她不会走上今天这条路。

    30多年前,不满30岁的康兰丝在耶鲁大学摄影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偶然之下,她选修了一门有关中国明代山水画的课程。课上,她被一幅画上的漓江风光震住了。那是她和中国“对视”的第一眼。

    课后,她追问老师:“为什么他们要虚构出这样的风景”,得到的回答是,“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就是那一刻,康兰丝意识到,她必须去中国。

    在联合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84年,在古根海姆基金会摄影奖学金资助下,康兰丝第一次来到中国。她去了漓江,在中国待了9个月,并在此后的30多年间“一直回来”。她甚至断定,“中国就像我的缪思,是灵感的源泉”。

    33年来,康兰丝走过了很多中国的城市。定居纽约的她,觉得“上海更像属于我的城市”,但北京给她的感觉尤为不一样,“它不止一次充当过首都,是一座既有历史又有现代感的城市”。她将这样的视角安放在《北京:当代与帝国》这部影集中。

    康兰丝自称“景观收集者”,在影集中,出镜最多的是北京的圆明园,那是“帝国”的遗迹。1996年,康兰丝曾跟随世界顶尖的汉学家白杰明(Geremie Randall Barme)在圆明园一起做历史研究。此后,只要来北京,不知道该去哪时,康兰丝就会去圆明园。

    “对我来说,圆明园就像一块磁铁,一直吸引着我。它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哪怕踢到一块碎石瓦砾,那种细微的响声,也好像是千年前传来的。”中国作家许知远称康兰丝的照片让他看到了“亢奋、扩张的北京的另一面,它被遗忘的往昔,孤独、静谧与没落之美。”

    至于“当代”部分,康兰丝选取了北京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央视总部大楼、鸟巢……这些照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多数建筑物都摄于还在建设中的状态,裸露出其内在的钢筋水泥的肌理。

    之于中国,这些标志性建筑物象征着一个转折点。就在鸟巢、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等一一落成的2008年前后,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令人瞩目的还有那场迎来204个参赛国家及地区代表团的奥运会。当年的《人民日报》评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奥运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康兰丝也走进了这个“新时代”。渐渐地,她作为一个外国人,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见过了大场面的中国人”开始对她本人“见怪不怪”,不再向她投来那么多“注目礼”。

    “中国的巨大变化,事实上并不是吸引我来中国的主要原因。但是,一张张照片客观上充当了历史的记录,虽然不是有意的,但你的照片就这样变成了历史。”许多康兰丝拍摄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完全变样。“你永远也不会再碰到那个角度、那个场景”,康兰丝说。好在,她拍下了那些,“拥有了”那些历史。

    那么,对中国,她会有“相看两厌”的那一天吗?

    “你觉得我是那种会感到厌倦的人吗?”康兰丝反问。“永远不会,”她说。

 

与中国“对视”30年
《丹麦人为什么幸福》中文版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