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高校变身“美国经济发动机”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青年参考  ( 2017年05月10日   07 版)

    瓦拉瓦拉社区学院的讲师在给学生们讲解葡萄酒品鉴的相关知识。

    高校能够激发小镇的经济活力,这在美国日益成为共识。据统计,共有1132所社区学院分布在全美各地,这些学校在振兴驻地经济方面,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

    高校激发经济活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艾奥瓦州小镇费尔菲尔德遇到了麻烦:此前近一个世纪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帕森斯学院,因《生活》杂志1966年刊登的批评性报道声誉受损,招生日渐艰难,到了1973年,负债1400万美元的帕森斯学院不得不宣布破产。

    一所拥有5000名学生的学校关门,对于其所在地——人口不足1万人的小镇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从此之后,费尔菲尔德的命运就如同美国许多偏僻小镇那样,人口下降、经济前景黯淡。

    不过当地官员自有妙计,他们打算通过招募一所教育机构入驻帕森斯学院废弃的校园,重振小镇经济。这在当年并不是容易的事: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政府学院教师威尔·拉姆发布的《小城镇,大计划》报告显示,当时全美各地有23所高校校园已经搬空待售。

    费了一番周折后,买主终于出现:1974年,由印度教冥想大师玛赫西·尤济创办的玛赫西国际大学买下了帕森斯学院的校园。随着校园内练习“超觉静坐”的学生日渐增多,小镇的居民数量也在增加,使小镇摆脱了衰败的命运,重新繁荣起来。今天,费尔菲尔德拥有许多初创公司和新行业。

    目前在美国,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激发经济活力的理念日益被认可。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当下乡镇繁荣的原因,不是因为自然风光能够吸引游客,就是因为它们是大学、学院的所在地。教育机构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两方面:它们所做的研究、发明的技术能催生新行业,为当地提供就业;学生们的餐饮及服务消费,可为当地带来收入。至于学校的教授及管理者,消费能力就更强了——他们除了像学生一样下馆子,进理发店、酒吧外,还会买房、买车。

    吸引高校不容易

    可以说,任何一座有高校入驻的小城,在经济上都比没有高校入驻的地方好。比如,作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所在地,内布拉斯加州卡尼镇的失业率为2.5%,低于全州3.4%的数据。俄勒冈州立大学所在地科瓦利斯镇失业率为3%,周围其他地区失业率为4.8%。此外,按照求职网站“Indeed.com”经济研究员杰德·柯尔克的说法,人口正在增长的非都会区县市,有30%甚至更多的人口为大学毕业生;与此相反,人口正在下降的非都会区县市,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超过三成。

    “以我的经验来看,有些社区你认为不会繁荣,事实上却在日益繁荣,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有高等教育机构入驻。”普渡大学区域发展中心主任波·比尤利表示。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罗斯·多萨特撰文称,大学等机构促进了美国都市的发展,如今,其他地区也应该从中受益。“麻省理工学院在(密歇根州)弗林特市设立校区的主意听上去很不错!”他写道。彭博社“彭博视角”专栏撰稿人诺阿·史密斯也认同多萨特的说法,他在文章中呼吁高校参与振兴“铁锈地带(指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的行动,并建议高校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校,国家则提供相关刺激性政策。

    然而,想要建新的高校,或者让已有高校开设分校并非易事。费尔菲尔德镇在40年前还能吸引一所高校入驻,但在眼下的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已经饱和。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报道,美国有数千所高校,每年为了招收足够的新生展开激烈竞争。

    兰迪·史密斯是美国“乡村社区高校联盟”的总裁,过去30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深知,在乡村社区开设一所新的高校意味着什么。即便开设了分校,想要获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也不容易——有时,高校建了新的卫星校区,但“影响力与主校区根本没法比”。

    布罗肯鲍镇的例子说明,卫星校区并不总能推动驻地经济的发展。2011年,一些商人筹资200万美元,在这个位于内布拉斯加州中部、只有3500人口的小镇,建了中部平原社区学院的分校。按计划,这所分校要开100个班,然而招生工作很不顺利:学校启动当年,共招收了608名学生,到2016~2017学年减少到420人。校区也没能在经济上给小镇带来多少实惠。

    原有高校调整教学计划更见效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阿斯彭研究所是国际知名的非营利机构,据其“大学卓越计划”执行主管约什·怀纳所说,比起从零开始建一所全新的高校,现有高校积极调整自身,成为地区经济振兴发动机的做法更为普遍。“总体来说,我们没看到有新的高校成立。更常见的是,大学通过调整教学、加速人才培养计划,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华盛顿州瓦拉瓦拉市是一座只有3万多人口的小城。上世纪90年代末,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当地农业失业人口大幅增加,很多木材厂不得不关门。为了振兴地方经济,2000年,瓦拉瓦拉社区学院启动了葡萄酒酿造与葡萄栽培计划,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当地葡萄酒厂的数量也从16家猛增到170家,而且这一产业还带动了包括葡萄酒分销及酒店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学院把护理计划的规模扩大至原来的3倍,并启动了培养风力涡轮机技术人员的计划。

    这些接地气的专业,让瓦拉瓦拉社区学院的毕业生不愁没工作。怀纳称,该高校2011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达41548美元,是当地同年就业者收入的两倍。

    “这里原本是一个正在衰败的西部乡村社区,如今的表现却颠覆了人们的观念。高校推动了当地新经济的发展。”怀纳说。

    据统计,共有1132所社区学院分布在全美各地,多数位于小城镇或经济亟待振兴的地区,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多萨特提到的弗林特市。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在这座小城建分校,但当地的莫特社区学院已经对数百门课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或许不久的将来,当地年轻人不会再为找工作发愁。

 

高校变身“美国经济发动机”
网购打折“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