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脱欧未必是英国的失败

作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05日   02 版)

    小心坠落

    英国脱欧固然不是什么阴谋,但在国际政治气候悄然转变的整体背景下,它也不能被草率解读为灾难的序幕。随着大不列颠孑然独行的背影慢慢远去,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必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步明朗,但无论如何,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

-----------------------------------------------

    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英国“脱欧”程序的靴子就此落地。随着谈判时间表开始按计划运转,“繁琐、痛苦且动辄得咎的两年”终究还是到来了。

    决心与欧盟分道扬镳后,摆在英国前方的无疑是一条荆棘之路。外部,英国政府预设了“硬脱欧”的立场,做好了“裸退”的最坏打算;内部,恐怖袭击阴云不散,苏格兰、北爱尔兰独立势力蠢蠢欲动,人们担心“脱欧”或将成为联合王国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对英国的命运,坊间存在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大不列颠毕竟老谋深算,脱欧表面看上去出乎意料,但精英们暗中另有所图,一旦拿回独立主权,便能更好地大展身手;另一派不认为脱欧如此包藏玄机,相信英国朝野的惶惑并非演技,而是发自内心,换言之,全民公投导致的意外脱欧是英国国力衰退、政治衰败的表现,联合王国这次真的“要完”了。

    以笔者之见,上述两派观点均失之偏颇。英国的确以长袖善舞、手腕高明著称,但对其外交技巧不应神化;同样,也不能因一次公投“玩砸了”就看低英国,觉得威斯敏斯特的主人都变成了酒囊饭袋——他们的水平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当代没有下跌,过去也没那么神奇。

    有人将英国脱欧归咎于“滥用”直接民主,事实上,即使在19世纪20年代,也就是“民主”尚且与“暴民”同义、大不列颠尚由世代簪缨的贵族们统治的年代,白厅的外交部也没能执拗过汹涌的民意,为了“爱与和平”支持了希腊的独立运动,结果与土耳其撕破了脸,几乎败坏了对抗沙俄的大局。今日人们嘲笑欧洲因为一名溺亡的儿童而不计后果地向难民敞开国门,利物浦勋爵何尝不曾因为一位浪漫的诗人而把欧洲均势弃之不顾了呢?

    人们嘲笑英国被苏格兰独立问题搅得国无宁日,可即使在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的时代,迪斯累利和格莱斯顿等名垂青史的首相也没能处理好爱尔兰问题,格莱斯顿还为此赔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大英帝国的军队可以统治全世界,却免不了在阿富汗全军覆没、在苏丹丢盔弃甲,打不赢南非两个卓尔小邦,更没能阻止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点上,高贵睿智的阿斯奎斯首相又比灰头土脸的卡拉汉首相强多少呢?

    人们嘲笑今日的英国海军连导弹都买不起了,陆军连坦克都没有了,可当年,堪称伟人的丘吉尔坐拥世界上第三强大的军力,从希腊到马来亚四处出击,还是没能阻止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眼看着“三环外交”的宏图伟略搁浅。相比之下,卡梅伦和特蕾莎·梅未见得比他们在牛津的学长做得少。脱欧不是因为他们无能,也不一定是唐宁街的失败。

    的确,退出欧盟将重创英国的经济前景,使金融业和制造业哀鸿遍野,但我们也应看到,国际政治的气候正在转变之中,未来将不再是我们熟悉的经济利益压倒一切的时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日子过去了,国家行动的价值取向也将加速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21世纪的人们不会在乎对抗大陆封锁体系曾给英格兰造成多大损失,也不会认为英国加入北约是为了经贸往来。欧盟起源于欧共体,令外界太看重它的经济取向,而多少忽略了其政治性质,这影响了许多人正确认识英国脱欧的意义,尽管脱欧本身也许确实是个意外。

    “五十年内之史难作,世人皆知。”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人们对英国脱欧的看法会与今日截然不同,卡梅伦和特蕾莎·梅的公众形象,也会从导致脱欧的祸首变成给予大不列颠新生的英雄。这种反转,在历史上真的一点儿也不罕见。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脱欧未必是英国的失败
白宫“创新办主任”担子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