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将“无用书”读成“有用书”

作者 温言   青年参考  ( 2017年03月15日   16 版)

    读书无需攀比数量。

    假如我一年读100本书,都是小说诗歌散文;他一年读10本,都是管理学读物;还有人一年只读1本古籍经典。那么在读书这件事上,谁能轻易评判:谁的效率更高?谁的收获最大?

    我们平时看的书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消遣读物。

    第二类是“有用”读物,包括技能类书籍、思维方式类和流行经管类书籍。读后往往能带来某种实际“用处”,要么帮我们学会了某项技能,要么扩展了现有的知识体系或视野。

    第三类是“经典”读物。它们往往“长销”甚于“畅销”,没有什么实效性,读完后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能提高智识思维的厚度。

    拯救我们于各种数码产品、肥皂娱乐的,往往就是消遣读物。它们至少可以让你觉得读书“挺有意思”,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才可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否则就是反人性的。

    “有用”读物可以帮助我们直接解决某种问题,但这类书最“有用”的时候,是在你积累了相关实践经验后阅读,效率最高,否则很可能是一种浪费。

    很多时候我们听了某某大牛的推荐,兴致勃勃地找过一本书来翻看却发现:读懂了里面的每一个字,但合上书,真正留下的有价值的内容并不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书里提及的问题领域,你从未有过思考,那么看了别人的现成答案,也未必能有沉淀下来的价值。

    “有用”读物起到的往往是“索引”作用。即便看了没有记住,也不必觉得“浪费了时间”,因为当你未来遇到这个领域的难题时,索引就会发挥作用,这时根据你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看书,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

    经典的书籍往往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无用,也最有用的书。

    读本科时,因为政治学老师的要求,我读了几本费孝通的书,颇有感触。10年后,社会和经济环境剧变,前些日子又翻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帮我们理解今天社会的许多现象和趋势。

    经典书的力量就像是水,呈现出一派“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面貌。随着你人生经验的积累,每次从经典中汲取的力量和温度也截然不同。

    分享一些我的读书经验和习惯,以供大家参考:

    一、寻找兴趣的阶段,允许自己追随乐趣而读

    你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比预期中多得多:甚至可能通过漫无目的的阅读挖掘出让自己大吃一惊的爱好。

    二、从经典中寻“道”

    近年来市面上大部分“畅销书”,其实都是打着经典招牌的短效“有用”书籍。读得多了,难免有瓶颈之感,希望能窥探到所谓“术”后“道”的部分。而“道”,需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思考中才能得到,这需要我们向经典求索。

    三、从全盘输入,到输出型阅读

    如果在读纸质书时,你能拿一根笔去读,则效率大有提升。

    读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两句醍醐灌顶的话,或因为作者说了什么,你一下子有了感悟——但这样的感觉稍纵即逝,如果不立刻用笔在书上标注出来,可能转眼就忘了,即便再读第二遍,同样的感受也不会再出现。所以最好就是边读边批注,立刻把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是你在当时那一瞬间的感想,以最简单的文字记录在旁边。

    对“有用”书籍的读法应该是:从厚读到薄。

    可能300多页的书,对你的价值不过两三页纸。整本书读完、画花后,再拍照存档,相当于只记录精髓和收获,这样才便于以后调取。

    梁启超曾写过一本《读书指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练出善读书的脑力……从苦阅历中磨练出智慧,得苦尽甘来得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以此与各位共勉。

    作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曾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现供职于果壳网。

 

芬兰教育“独创”:体育老师也能教编程
将“无用书”读成“有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