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盟军用假新闻打赢心理战

冒牌“德国电台”瓦解纳粹统治

编译 史春树   青年参考  ( 2017年03月15日   11 版)

    二战期间,英国宣传机构制作了五花八门的假新闻素材。

    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视为眼中钉的一处地下电台及其播音员,实际上只是英国宣传机构精心布置的骗局。类似的“黑色宣传”在战争期间大行其道,原因在于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迷惑和瓦解敌人,还能让后者为了平息谣言而疲于奔命。

    “各位听众,‘首领’现在开始讲话。”1941年5月23日傍晚,欧洲大陆的千百万台短波收音机里同时传出一个陌生的声音。在持续6分钟的播音中,这位自称“首领”的神秘人物运用粗俗词汇、色情描述和极端言论,连篇累牍地抨击纳粹德国高层的无能和腐败。

    在纳粹德国及其占领区,广播电台通常只被允许播放“经过批准”的新闻和和古典音乐。然而,从那天开始,每天下午5点左右,在一个被严密监控的频率下,这名自称“普鲁士老兵”的播音员都会按时出现,揭露纳粹统治的阴暗面,嘲讽希特勒及其追随者的野心。

    播音临近结束时,“首领”高声诵读了一长串数字,听起来像某种密码,并点名让一位叫“古斯塔夫·齐格弗里德·爱因斯”的听众记录下来。监听广播的纳粹盖世太保发现,数字代表的是“奥帝安影院”、“河街电车站”、“东区菜市场”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地名。他们开始相信,一个充斥着危险分子的组织潜伏在欧洲大陆某处,密谋叛乱。

    然而,此后两年半里,当怒气冲天的纳粹分子一次次发誓要摧毁“首领”的秘密电台,并打算跟踪他、抓住他的时候,完全没有人意识到,自己拼命追逐的只是个幻影。

    “黑色宣传”是门另类艺术

    事实上,“首领”充满诱惑力的声音来自时年39岁的德国侨民彼得·塞科尔曼。塞科尔曼出生在柏林,二战前做过记者和作家,后于1938年为躲避迫害流亡到英国。他熟知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也懂得兵营里骂人的粗话,所以在抨击纳粹领导人时总是格外犀利。

    作为英国政府战时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塞科尔曼与其他几名效忠英国的德国公民组成团队,每天通过短波广播,向欧洲大陆播报精心编织的假新闻,“新闻素材”来自战俘审讯报告、英国情报部门、抵抗组织密报和英国空军实施轰炸后的情况汇报。盖世太保以为“首领”藏在德国乡下,费尽心机搜寻他,却料不到,塞科尔曼始终在英国的一间录音棚里上班。

    至于古斯塔夫·齐格弗里德·爱因斯这个名字以及随之出现的数字代码,它们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英国政治战执行局”(PWE)头脑风暴的产物。即便在战争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公众仍然很少知道,PWE这个机构是如何热衷于进行所谓“黑色宣传”,将欺骗发展为一门艺术,并倾力打造出一条正面战场之外的、名副其实的“舆论战线”。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打宣传战是英国人的特长。早在194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就煞有介事地警告德军:若试图渡海,英国就点燃在英吉利海峡布下的浮油。然而,所谓浮油从未存在。

    反纳粹秘密电台的设立和运营,则是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直接授意下实施的。1941年8月,丘吉尔找到曾在BBC德语频道工作的播音员丹尼斯·德尔莫,让他拿出一个方案。德尔莫戏称这项任务为“心理柔道”,认为其关键就在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德尔莫同样来自柏林,曾在德国度过少年时代。在为伦敦一家报社担任驻德记者期间,经由纳粹冲锋队领导人恩斯特·罗姆介绍,他认识了希特勒。1932年德国大选期间,他乘坐希特勒的私人飞机四处奔走,还随希特勒视察过1933年2月毁于大火的德国国会大厦。废墟中,希特勒信心满满地告诉德尔莫,“你正在见证德国历史上一个伟大新时代的开始。”

    出于对纳粹的反感,德尔莫最终回到英国。1940年,当英军被迫从敦刻尔克撤离欧陆时,他通过广播,对希特勒向英国提出的最后通牒做了回应:“元首先生,你过去向我打听过英国民众的情绪,现在,请允许我再次为你提供这样的咨询,让我告诉你,我们英国人怎么看待你的呼吁,……我们打算把这些无稽之谈打包还给你,扔进你满嘴邪恶的牙齿里。”

    受邀加盟PWE后,德尔莫创建了多个地下广播电台,听众从德国天主教徒到驻守在大西洋沿岸的士兵,还有漂泊在海上的德军潜艇;广播的目的则是瓦解德国人的战斗意志。就连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也十分肯定PWE的工作,他在1943年11月的笔记中写道,“这些电台从事着非常巧妙的宣传,从广播内容可知,英国人对其摧毁的和没有摧毁的目标心知肚明。”

    假新闻如何令听众信服?

    德尔莫和他的同僚多为媒体从业者出身,懂得如何为自己的地下广播吸引人气。他在回忆录中提到,目睹希特勒成功利用有关“犹太人阴谋”的假新闻来赢得支持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只不过,他的抨击对象换成了纳粹分子,而非犹太民族。为此,播音材料需要遵循一定套路,德尔莫将其概括为“真相、真相、假货、真相、假货”,“通过把色情段子、粗鲁谩骂和对战争前线的真实报道混杂在一起,我们的广播越来越不可抗拒。”

    整个战争期间,德尔莫的PWE成了名副其实的假新闻制造厂。除了广播,该机构还伪造了数以万计的德语报纸,上面全是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阵亡士兵名单,有钱人把德国马克换成瑞士法郎,商店囤积稀缺商品,纳粹官员与士兵的妻子偷情,部队哗变,传染病流行……用德尔莫的话说: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PWE;该机构的员工必须具备新闻专业知识、艺术细胞、搞笑天赋外加一副好肠胃,以便适应各种令人不适的负面消息。

    战时宣传是否值得投入如此大的人力和物力?英国政府相信,此举不仅迷惑了敌人,削弱了他们的战斗意志,还耗费了德国的战争资源,让他们为阻止广播、封杀假报纸和传单并平息谣言而疲于奔命。“首领”的定期播音尤其成功,以至于它一度愚弄了美国驻柏林大使馆——华盛顿对德宣战前,有美国外交官告诉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秘密电台的存在是纳粹政权和军队之间分歧加剧的证据。据说,罗斯福日后得知真相,开怀大笑。

    此类心理武器的威力无法量化,但根据PWE自身的评估,地下广播在“德国武装部队成员中的受众之广前所未有”。有证据表明,柏林、维也纳和北非等地都有“首领”的粉丝,甚至“在大西洋俘获的德国水兵也承认听过”。可见,虽然德国人被禁止收听未经授权的广播电台,一旦暴露就会被处以刑罚,但渴望小道消息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气。

    PWE还发现,纳粹盖世太保为追踪“首领”费尽心机,“但他们似乎普遍相信,该电台位于德国境内或欧洲德占区。甚至有德国电台的雇员认为,‘首领’是在移动的车辆上播音。”

    “用真话给谎言以公信力”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PWE的工作物有所值。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阿瑟·哈里斯就非常讨厌用战机运载传单而非炸弹。他宣称,除了当厕纸,这些传单什么用都没有。

    即便如此,二战中的绝大部分交战国依然对“黑色宣传”青睐有加。纳粹德国利用战前建立的国际短波广播网络,反复播放各国右翼分子的言论,以此论证法西斯统治的合理性。而在太平洋战场,一名绰号“东京玫瑰”的日本女播音员同样被美军士兵又爱又恨。美国国内听众同样是轴心国宣传机器的目标:德英双语的“自由美国之音”电台声称自己潜伏在美国中西部某地,但事实上,这个由纳粹宣传部控制的电台以德国不莱梅为大本营。

    随着1944年诺曼底登陆临近,PWE加大了欺骗力度。全新的“加莱军人电台”和“大西洋短波电台”应运而生,主要面向驻守“大西洋防线”的德军士兵。这两个电台全天播出真实新闻、流行舞曲乃至美国爵士乐,只是在关键部分加入误导性信息,其目的就是用似是而非的报道干扰德国情报机构和军队指挥官的判断,让他们误判攻击开始的时间和地点。

    诺曼底登陆前后的每晚,美国空军平均空投25万份《军队新闻》,后者是专为德军订制的宣传品。统计显示,超过50%的德军收听过电台,许多人相信《军队新闻》胜过本国媒体。

    令人遗憾的是,“首领”的播音生涯在战火熄灭前落下了帷幕——出于调整业务重心的考虑,丹尼斯·德尔莫为他安排了一个“壮烈牺牲”的结局。1943年11月11日的第700期节目播出期间,一名装成盖世太保的PWE员工“突袭”了“首领”的播音室,一通“我抓住你了”的叫骂声过后,收音机里传出枪声,旨在让人相信“首领”已被当场击毙。

    遗憾的是,另一位过度紧张的PWE员工把提前录制的枪声重放了一遍,让精心设计的剧本露了破绽。德尔莫对这个失误不太在意。此后一年半里,他继续狂热地进行着宣传活动,通过广播和传单,炮制出一篇篇真假难辨的“前方报道”,甚至利用便携式电台,随着盟军在欧陆攻城略地不断推进,将更多听众纳入自己的影响范围。

    正如德尔莫本人所言,他的工作就是“说足够的真话,从而给谎言以公信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

 

冒牌“德国电台”瓦解纳粹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