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应对“萨德”,冷静比激情重要

作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7年03月08日   02 版)

    “萨德”入韩,揭开了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不再是美国对华包围圈中更容易被“撬动”的环节。“萨德”风波实质上是中美而非中韩关系的一个“劫”,欲妥善应对,实力和勇气必不可少,审慎的判断和清晰的大局观更加重要。

---------------------------------------------------------

    在舆论的一片声讨中,韩国乐天集团依然同政府签署了出让“萨德”系统部署用地的协议。美国战区反导系统进驻朝鲜半岛的脚步声,由此变得愈发清晰。

    问题的严重性不止于此。按照五角大楼某些智囊的如意算盘,继韩国之后,美方将探讨在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设立“萨德”基地的可能性,其目的就是不断完善基于“第一岛链”的前沿反导体系,结合既有的情报搜集能力,向中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

    就“萨德”加速扩军一事,日本的态度应该没有悬念。于东京而言,此乃美日同盟牢不可破的铁证,其不仅不会反对,而且多半会求之不得。事实上,美国此前已经在日本部署了与“萨德”性能相似的雷达,日方用态度证明了何为“铁了心绑在山姆大叔的战车上”。

    至于菲律宾,若非杜特尔特上台后及时“拨乱反正”,以该国军方和亲西方人士一贯的作风,追随日本恐怕是大概率事件。台湾当局迫于海峡两岸巨大的力量差距,一再宣称不会考虑让“萨德”进驻,但我们不能忘记,性能更强的“铺路爪”雷达已在台扎根多时。

    由此看来,韩国对美国部署“萨德”的态度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很多人不知道,“萨德”系统1987年就已启动研制,比中韩建交还早5年。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自美方2014年首次提出动议算起,经历了两年多的波折与拖延,“萨德”眼下依然尚未真正在韩部署到位,这实际上已给中方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谋划应对措施留下了时间窗口。

    “萨德”掀起的风波,是华盛顿“亚太再平衡”思路的直接结果,不太可能因美国政府的更迭发生变化。不少国人对首尔的“背信弃义”深感愤慨,但透过此事能再一次看到,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今日韩国却远未真正独立自主,其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指挥权不在自己手上,经济、外交乃至政治人物的更迭都受制于人。如果美国强行推动反导系统的部署,韩国接受抑或抗拒将变得无关紧要。何况,在“朝鲜拥核”逐渐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韩国国内进步力量反对“萨德”的立论基础遭到了削弱。

    2015年3月,韩国外长曾表示,就是否接受“萨德”,以及是否加入亚投行,韩国政府将“综合分析国家利益,然后自主判断并做出决定”。如今看来,这句话讽刺意味十足。

    “萨德”入韩,揭开了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现实。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相较日本,韩国依然称得上是美国亚太盟国中“摇摆性”更强的那一个。无论是参加亚投行还是参加反法西斯胜利阅兵,都凸显了青瓦台试图左右逢源的心态。从这种意义上讲,“萨德”部署就位,并不意味着韩国不再是美国对华包围圈中更容易被“撬动”的环节。

    实际上,相比“热血青年”们的群情激昂,中国官方对“萨德”问题的态度始终是冷静而有节制的,虽然表达了“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但对具体的施压、制裁和威慑十分审慎。鉴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渠道依然畅通,各国外交界人士在幕后的博弈仍将持续;韩国左翼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占据优势的现实,也为事态留下了最后的悬念。

    韩方罔顾中方关切,借“萨德”向美国效忠之举,会被外界赋予“损人不利己”的消极评价。但我们更应看清,部署“萨德”并不单纯是中韩间的问题,其实质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劫”,是美国打出的一张打算拿来与中国讨价还价的军事牌、政治牌。要赢得这个“劫”,实力和勇气必不可少,审慎的判断和清晰的大局观更加重要。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应对“萨德”,冷静比激情重要
总统特朗普刚刚度过“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