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汽东风合并?真相还要飞一会儿!

张昊天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22日   23 版)

    “一汽、东风敲定战略合作,合并或成定局?”农历正月还没过,这一极富震撼效果的新闻标题再度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显然,在2016年汽车销量增速达到阶段性高点、2017年市场走势尚不明朗的当下,有关上述两大央企联手的任何消息,都会引起持续的遐想和争论。

    一汽与东风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2月17日,两家企业在长春就共同创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相关公告称,此举系“加强央企协同协作,加快核心技术能力构建的一次重要实践,体现了中央企业积极推动汽车强国战略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以一汽董事长徐平、东风董事长竺延风为首,双方主要负责人及战略规划、研发技术中心等部分负责人均出席了签约仪式,此次合作规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官方消息并未提及技术合作以外的内容,但“整体合并”等关键词依然频繁出现在媒体的延伸解读当中。事实上,从2015年年中开始,有关一汽、东风整合的传言便不断出现。当时,徐平根据中央安排,离开自己执掌多年的东风,前往此前因徐建一落马而遭遇“人事地震”的一汽任职,他在东风一把手的位置,则由身为一汽“老领导”的竺延风接任。

    此后,尽管面临经济“新常态”,这两家行业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央企均巩固了各自的地位;2016,东风汽车总销量427万辆、一汽为314万辆(均包含合资及商用车品牌)。若双方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合并,则意味着新生的“巨无霸”将包揽中国汽车总产量的约1/4,营收达到近1500亿美元,成为继大众、丰田、戴姆勒、通用和福特之后的全球第6大车企。

    如此宏伟的假设无疑具有诱惑力。过去一年多以来,来自两家企业的多位匿名人士表示看好双方合并的前景,理由之一是此举有利于人员流动,特别是可以给中层管理人员更多机会。但也有分析指出,与铁路和航空系统的先例不同,一汽和东风目前均以旗下合资企业为销量和利润支柱,整体合并这种动作势必受到外方牵制,多头博弈的背后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此外,一汽总经理职位的空缺也被视为双方谋求合并的迹象,但2月上旬,随着王国强和安铁成两名高管升任集团副总,一汽新一轮人事调整启动,就此又出现了各种彼此矛盾的分析。

    政策层面,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及,“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列入鼓励进行重组整合的领域之中”。不过,从现有经验看,超大型央企的重组与合并往往需要由国资委牵头,通过由上而下方式推动,而非仅由合并双方的意志决定。而截至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并未披露涉及一汽、东风合并的明确信息。

    回到此次合作本身,一汽、东风表示,通过共建技术中心,未来将在五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构建前瞻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基础和先行技术研究成果;发展智能网联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及轻量化技术;培养汽车技术创新人才,推进汽车科技创新与先进成果转化;投资高投资强度的试验验证设施设备;培育双方共同的战略供应商。从公开消息看,本次合作的主要着眼点依然在于增强成本控制能力,符合大型车企近年来加强合纵连横的趋势。

    立足于行业高度观察,一汽与东风在历史上颇具渊源,双方领导的换岗也凸显了国家对央企在汽车产业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期待,但必须看到,两家企业的深度整合涉及千亿产值、千万产能与数十万员工,程序之繁杂、利益格局之大,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理顺。因此,双方从技术合作等难度较低的方向展开接触,是在顶层设计缺位的情况下的现实选择;至少,在国家释放出明确信号前,就双方能否复制中车与中航两大巨头先例的猜想,仍将高悬于半空。

 

在冰雪世界与途观L共舞
一汽东风合并?真相还要飞一会儿!
新TIIDA内外兼修,打造年轻化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