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番茄炒蛋中飘散出海外华人的乡愁

作者[美]弗朗西斯·林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22日   03 版)

    在中餐里,番茄炒蛋这道菜就像空气,时刻存在,却不可描述。对久居海外的华裔移民和他们的后代来说,这道菜的色、香、味成为他们寻找身份认同感的媒介,以便在植根于如今所在之地的同时,在自身和家族的“根”之间建立起哪怕是最细微的连接。

    过去两年,我和许多人一起做过饭,其中有用解剖刀给鸡肉去骨的菲律宾护士;有在同一个盘子里吃饭、以强调对彼此责任的一家塞内加尔人;有一位试图通过分享实打实的甜美滋味减轻离婚痛苦的墨西哥冰棒制造商;有一位制作pierogi(一种类似饺子的半圆馅饼)的斯洛伐克大师,她在动身去美国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打开畜栏的大门,将饲养的动物放生;有一名波兰素食主义者学习如何做炖肉,只为分享母亲的菜谱;还有一个巴勒斯坦家庭通过每晚吃感恩节食物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在撰写有关美食的专栏文章时,我为他们能将这些故事托付给我而感到荣幸。至于我自己,身为中国移民的后代,我写下的所有这些文字也是在向自己的写作对象致敬,就像我对自己的父母致敬那样。这是因为,父母承受着身处两个世界的夹缝间的负累,在找到立足点的同时,不得不在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之间搭起桥梁。

    几周前,我突然特别想吃番茄炒蛋。这道菜肴以酸甜美味的番茄汁液裹着轻炒的鸡蛋,会激发全身的愉悦感,让你很容易就快速吞咽下大碗米饭。当初我在唐人街工作的时候,这道菜是那个社区的流动快餐车售卖的主打产品。如果再往里面加入牛肉,就成了我弟弟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道菜。这里说的“最喜欢的一道菜”,是指在弟弟人生的头8年里,它基本是他唯一喜欢吃的食物。以至于有一次,为了某种显然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原因,我把番茄酱挤到了弟弟的苹果汁里,就为捉弄他。我们打了一架,他赢了,我被迫喝掉了那杯果汁。

    中国人提起番茄炒蛋的时候,往往会说那是自己学会的第一道菜,在他们离家以后让自己填饱肚子的菜,会激发突如其来又不可抗拒的欲望的菜。但是,当我突然想吃这道菜时,却不知该怎么做。我查阅了自己的中文烹饪书,发现没有一本菜谱收录它。我也知道,如果向母亲询问这道菜的做法,就跟让她描述如何系鞋带一样,几乎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做番茄炒蛋已经完全成了她的肌肉记忆。在中餐里,这道菜就像空气,时刻存在,却不可描述。

    我知道我自己整不出这个菜谱,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怎么做这道菜,就跟我的汉语越来越生疏、每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农历新年是一样的。毕竟,我本身不是移民,我只是两个移民的儿子,所以,我对父母长大的那个世界只有已磨损的、二手的认知。受一种文化的影响却不生活在其中,就像处在一段异地恋里;通过大肆表白感情和偶尔华丽现身,它也能得到维持,但你无法在周日早上一起与“她”喝杯咖啡——做那些小事,那些让日常生活得以维系的事。我知道,我要想知道这个菜谱,就得从同胞那里获取它,没有其他方法。

    我上网不断地查找,用心改良自己已经知道的工序。终于,我看到了烹饪书作者吉纳维芙·柯的做法,从中学到:在把鸡蛋倒入番茄里之前,只需轻轻翻炒一下。我还看了希希·王在“严肃饮食”网站上的帖子,也从里面学到了一些很棒的创意,比如在鸡蛋中加入米酒,在酱汁中加入番茄泥。我还读了几十篇博客文章,它们大多数是在一遍遍讲述着同样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思乡的故事,想念母亲做的饭,想家。我读了下面的评论,也是一样的调调:“谢谢你,谢谢你,我很怀念这道菜,谢谢,谢谢。”

    读完所有这些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的华裔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试图补上一种自己觉得应该深入骨髓的知识,于是,他们找到别人的菜谱,以便在植根于如今所在之地的同时,在自身和家族的“根”之间建立起哪怕是最细微的连接。

    作者是《纽约时报》美食专栏特约撰稿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

 

番茄炒蛋中飘散出海外华人的乡愁
为了健康,试试“爱情调控”吧
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