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得了心理疾病,你敢告诉老板吗

作者 Hanna Ewens 编译 易雨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08日   13 版)

    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存在持续的心理问题却不敢告诉老板,我们会互相发送代表紧张的网络表情或拿精神失调期开玩笑,但在工作场合不敢如此随便。

    在理想世界中,雇主不会因为你“抱恙”而戴上有色眼镜。如果愿意,任何患病的人在自尊自爱和坚持治疗的情况下,仍能从事某些工作。但现实远没有这么美好,特别是在眼下的经济环境中,雇主不愿为病人冒险。

    “当我精神崩溃时,我的工作单位没给过一点支持。”现年30岁的莎拉·米歇尔回忆道,她曾在伦敦做办公室工作,已为人母,罹患躁郁症,“他们对我说,‘今天你能待在家里办公吗’‘你能来上半天班吗’,这对我的康复毫无帮助。当我回到工作岗位,他们不是在背后指指点点,就是公开发邮件聊我的八卦……被我视为朋友的同事也躲躲闪闪,这让我的病更严重了。”

    同事和上司的不理解迫使米歇尔辞职,专心治疗。之后她一直从事自由职业,因为这种性质的工作让她更容易找到不介意其疾病的雇主。“你很难在简历中把自己的病症解释清楚,”她说,“我希望开诚布公,但当我在面试中提到自己患有躁郁症时,对方通常无法接受。”

    需要强调的是,坦承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会也不应该换来误解和惩罚,有时这么做还能极大地改善你的工作环境。反欺诈调查员保罗在二十来岁时饱受焦虑和抑郁困扰,但幸运的是,办公室里都是照顾他的老大姐,工作环境中充满了女性主导的关爱氛围。“这让处于低谷的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得以成为乐于助人的好人。”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值得期待的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正视和理解像抑郁和焦虑这样的心理问题。然而,观念进步的同时,企业对这些心理问题“网开一面”的原因不容忽视:它们很普遍,也是被大众认可的“可治愈”病症。

    有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会间或出现,有时则会持续一段时间。它们被视为“普通”心理疾病,即使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人也会得。但其他心理问题依旧被夸大,人们给予患病者的是过分关注,而不是同情。

    26岁的汉娜在伦敦一家公司从事行政管理的全职工作。她告诉老板自己有些精神问题,但没说那其实是边缘人格障碍。

    “如果你从事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周围人很难相信他们之中存在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她说,“我曾听同事开过此类玩笑,或对此品头论足,如果他们知道实情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我身上有自残的伤疤,别人看到肯定会不舒服。而且他们会认为,如果我想继续和他们共事,就得保持‘正常’,并且不出任何纰漏。”

    事实上,不少患有如边缘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躁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人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接受妥善看护,但也有很多患者在得到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汉娜不认为自己比没有精神病史的同事差,只是与众不同而已。“发病时,我确实无法工作,可能两天什么都做不了,但当我精神饱满时,一天半就能完成一周的工作。”她表示,“最终工作量可以达到平衡。”

    好消息是,美国已出台法律维护心理疾病患者的工作权利。《平等法案2010》规定,雇主不能歧视患有精神病的员工。如需获得残障证,病症至少要持续12个月并影响正常生活。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有了法律约束,雇主必须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同时提供相应的帮助。然而,纸上的文字想要落实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想维权就得起诉雇主,但这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此外,抑郁和焦虑情况虽然时有发生,也有加重的可能,但你无法保证发病期会持续12个月,因此很难在技术层面上得到法律的保护。

    同时,维权还意味着员工必须把自己的状况告知老板,这么做压力山大,也不保险。2011年的心理调查显示,1/5的受访者不愿让雇主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担心这会把自己划进第一批裁员名单。

    经营心理健康类电子杂志《Doll Hospital》的贝瑟尼·拉蒙特认同目前的制度存在漏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考虑安全、幸福感、生存等实际问题,”她指出,“你不想因为诚实丢了饭碗,毕竟你在公司的地位没那么重要。”

    举例来说,按小时计薪的临时工不敢对老板坦白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工作时间,实话实说无疑是自断生路;职场新人同样如此,他们刚熬过无薪实习期,不想在事业起步时遭遇重大挫折。

    相比员工坦白自己的状况,老板更应该从一开始就营造出有益身心健康的愉悦工作环境。一些办公场所已意识到其重要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正积极应对“心理事务”,他们建立了“心理健康保卫”项目,为出现相关问题的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咨询疏导服务,并指导管理层正确处理下属的求助和报告。

    事实上,企业在保护员工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多可做的事,比如给予压力大的人灵活的工作时间,请领导发起一对一的坦诚沟通,以及举办全员讲座,营造愉悦的办公环境。

    ▋北美青年文化网站“Vice”

 

得了心理疾病,你敢告诉老板吗
你比想象中更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