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人类才能与机器共存
作者[美]威绍·斯卡
青年参考
(
2017年01月25日
03
版)
通过让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人类可以克服人工智能崛起带来的纷扰,形成人与机器共存的崭新生态。如此,人工智能将创造更多价值,人类的才华亦不至于荒废。
---------------------------------------------------
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已开始影响人类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下,AI已广泛出现,如虚拟助理、超市结账、无人驾驶汽车和探测信用卡交易欺诈。
人工智能带来纷扰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纷扰往往引发恐惧。其实,这股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变革潮流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就像之前的世代那样,我们必须学会超越这种纷扰,在新的时代蓬勃发展。就人类从新技术中挖掘最佳效益的能力而言,改变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笔者最近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学生交谈,他们的兴奋里夹杂着对未来的恐慌。我提了三点:首先,人工智能及由此产生的工业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将影响所有人,而且是永久性的;第二,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巨大的机会去超越它带来的纷扰;第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纷扰将一次次重现,唯一靠谱的策略是让人类变成终身学习者。
许多商业领袖视人工智能为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咨询和外包服务供应商印孚瑟斯公司此前对1600家全球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1%的受访企业领导认为,人工智能在商业和社会中的普及是不可避免的;逾3/4受访对象相信,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积极的全局性的经济变化;1/4的企业已经全面部署了至少一项人工智能技术。
我相信,人类只是忍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纷扰,未免太消极。相反,我们可以积极地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有意义、有目的的方式改变世界。科技可以成为一种伟大的推动力,让人类变得强大,赋予我们力量,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弱势群体创造机会。
举例来说,20世纪初,38%的美国人在农场工作,随后机械化提高了产量,同时减少了雇员人数。现在,农场雇佣工占比不足1%,但整体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农场工作被电信、医疗、制造业、金融服务等新形态工作取代,有些行业是20世纪初的农民无法想象的。
人工智能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从事的职业,以及我们参与的活动。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机会,创造新的体验和职业,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新价值。虽然智能系统可能在执行明确定义的认知任务(解决问题)方面超越人类,但“发现”机会(如认识到一个可以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仍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克服思维和感官局限。正如杜克大学的米西·卡明斯教授所说,我们仍处于摸索如何让智能系统与人类无缝合作的早期阶段。这方面的工作将促进人类与智能系统实现工作共享,以及视角上的共享。这不是人或机器的问题,而是人与机器的问题。
只有人类和机器基于共同的目标开展合作,才能实现突破。当我们达到这样的共生境界,人类将释放巨大潜能。
纷扰与超越的故事已上演了数千年,但变革的步伐在加快,我们需要更快的适应速度。
所以,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将其视为一个终身过程了。我们不能再奖励死记硬背,而应该奖励好奇心和实验,它们是发现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教学大纲应当现代化,鼓励以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强制性的计算机课程实现数字扫盲。
从古至今,人类能够适应,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紧跟技术演变的步伐,调整发展了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升级了理解我们的工具的能力。与阅读和写作一样,数字素养在21世纪成了一项根本需求,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计算机科学。
这些只是小小的开端。政府和企业不应作壁上观,应该帮助发展终身学习的途径,为全世界的人们创建平等的环境。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类潜力面临的唯一局限将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创造的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变得更具人性。
作者出生于印度,曾任美国SAP公司首席技术官,现为印度最大高科技企业之一印孚瑟斯公司首席执行官。
▋《金融时报》中文网
通过让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人类可以克服人工智能崛起带来的纷扰,形成人与机器共存的崭新生态。如此,人工智能将创造更多价值,人类的才华亦不至于荒废。
---------------------------------------------------
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已开始影响人类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下,AI已广泛出现,如虚拟助理、超市结账、无人驾驶汽车和探测信用卡交易欺诈。
人工智能带来纷扰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纷扰往往引发恐惧。其实,这股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变革潮流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就像之前的世代那样,我们必须学会超越这种纷扰,在新的时代蓬勃发展。就人类从新技术中挖掘最佳效益的能力而言,改变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笔者最近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学生交谈,他们的兴奋里夹杂着对未来的恐慌。我提了三点:首先,人工智能及由此产生的工业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将影响所有人,而且是永久性的;第二,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巨大的机会去超越它带来的纷扰;第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纷扰将一次次重现,唯一靠谱的策略是让人类变成终身学习者。
许多商业领袖视人工智能为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咨询和外包服务供应商印孚瑟斯公司此前对1600家全球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1%的受访企业领导认为,人工智能在商业和社会中的普及是不可避免的;逾3/4受访对象相信,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积极的全局性的经济变化;1/4的企业已经全面部署了至少一项人工智能技术。
我相信,人类只是忍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纷扰,未免太消极。相反,我们可以积极地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有意义、有目的的方式改变世界。科技可以成为一种伟大的推动力,让人类变得强大,赋予我们力量,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弱势群体创造机会。
举例来说,20世纪初,38%的美国人在农场工作,随后机械化提高了产量,同时减少了雇员人数。现在,农场雇佣工占比不足1%,但整体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农场工作被电信、医疗、制造业、金融服务等新形态工作取代,有些行业是20世纪初的农民无法想象的。
人工智能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从事的职业,以及我们参与的活动。人工智能将为人类提供机会,创造新的体验和职业,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新价值。虽然智能系统可能在执行明确定义的认知任务(解决问题)方面超越人类,但“发现”机会(如认识到一个可以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仍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克服思维和感官局限。正如杜克大学的米西·卡明斯教授所说,我们仍处于摸索如何让智能系统与人类无缝合作的早期阶段。这方面的工作将促进人类与智能系统实现工作共享,以及视角上的共享。这不是人或机器的问题,而是人与机器的问题。
只有人类和机器基于共同的目标开展合作,才能实现突破。当我们达到这样的共生境界,人类将释放巨大潜能。
纷扰与超越的故事已上演了数千年,但变革的步伐在加快,我们需要更快的适应速度。
所以,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将其视为一个终身过程了。我们不能再奖励死记硬背,而应该奖励好奇心和实验,它们是发现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教学大纲应当现代化,鼓励以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强制性的计算机课程实现数字扫盲。
从古至今,人类能够适应,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紧跟技术演变的步伐,调整发展了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升级了理解我们的工具的能力。与阅读和写作一样,数字素养在21世纪成了一项根本需求,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计算机科学。
这些只是小小的开端。政府和企业不应作壁上观,应该帮助发展终身学习的途径,为全世界的人们创建平等的环境。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类潜力面临的唯一局限将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创造的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变得更具人性。
作者出生于印度,曾任美国SAP公司首席技术官,现为印度最大高科技企业之一印孚瑟斯公司首席执行官。
▋《金融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