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剧变震惊世界
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的最后时光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6年12月28日
28
版)
1991年12月25日,苏联人在电视机前观看戈尔巴乔夫的告别演说。
25年前,苏联以异常平静的方式走进了历史。超级大国轰然崩塌的背后是无数因素的共振,其余韵在此后几代人的胸中回荡不休。
1991年12月25日晚,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由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正式走到台前。随后,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绵亘几十年的冷战画上句号。
苏联解体时没有典礼亦无暴动,只有克里姆林宫对面的斯巴斯克塔传来沉闷的钟声。和平常每15分钟一响不同,这种持续好几分钟的钟声,只有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响起。
俄罗斯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Viktor Yerofeyev)目睹了这一幕。当时,他去克里姆林宫斜对面的朋友家做客。多年后,叶罗菲耶夫告诉“德国之声”网站,那一夜发生的事情就像一场玩弄概念的游戏,莫斯科民众漠然地各回各家,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寒风中升起的白蓝红三色旗,就像新生的俄罗斯一样不停地颤抖”。
远离红场的一幢公寓里,教师纳迪娅·阿韦纳里乌斯(Nadia Avenariu)通过电视收看了戈尔巴乔夫的告别演说,“其实最开始我很喜欢戈尔巴乔夫,可惜他并不了解苏联人民,他应该首先考虑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次才是公开化和民主,但他的做法恰恰相反”。
时隔25年,《纽约时报》在一篇追忆往事的报道中写道,苏联解体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很少有人能料到,曾经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会在短短一年内分崩离析。
苏联的衰落并非一蹴而就
哈佛大学的乌克兰籍历史学教授浦洛基(Serhii Plokhy)在《最后的帝国:苏联的末日》一书中提到,苏联解体的最终时间定格在1991年12月25日,但超级大国的衰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浦洛基表示,经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美国的白热化对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已走上下坡路。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起“战略防御计划”(坊间通称“星球大战”),投入的资金达到1万亿美元;而同一时期,苏联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不到这个数。
苏联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强大军事力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也盛名难负。为了维持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苏联持续不断地将巨量资源投入其中,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均衡性;莫斯科还要应付阿富汗战场的巨大消耗,财政方面愈发捉襟见肘。
浦洛基的著作用整整一个章节,描述了苏联解体前几年凋敝的经济状况——工业生产效益下降,失业人数连连上升,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在莫斯科的某个市场,一位老妇人挑了3个西红柿,1公斤西红柿竟然需要22卢布,用当时的汇率算,22卢布相当于50美分,这已经是这位老妇人当月十分之一的养老金。“她叹了口气,把西红柿放了回去。”
与此同时,苏联全境累积多年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1990年前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相继爆发武装冲突,立陶宛率先脱离联盟,戈尔巴乔夫逐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提到,当时,戈尔巴乔夫已经准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让各加盟共和国获得更多独立性。1991年3月,莫斯科推动了一次公民投票,超过70%的人赞成保留苏联,但他们认为,改革后的苏联应该是一个由拥有平等权利的主权共和国组成的新型联邦。
苏联国内的强硬派准备放手一搏,希望通过暴力机器来挽救国家,却在实际操作层面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美国新闻网站“pantagraph.com”称,戈尔巴乔夫为保证苏联不彻底分崩离析,邀请各加盟国领导人在莫斯科郊外的官邸进行谈判,并约定在1991年8月20日签署一份新的国家条约,但众所周知,由于一场以失败告终的政变,这份条约没有机会诞生。
民众在动荡中迷失了方向
在苏联最后的岁月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革派与保守派持续交锋,渔翁得利的却另有其人。《纽约时报》提到,苏联国内的军队领导人逐渐发现,自己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被拉拢和示好的对象。
在俄罗斯图片杂志《星火》曾经的编辑科若第奇(Vitaly Korotich)看来,苏联的最终命运取决于谁能获得军队支持。一方面,戈尔巴乔夫依然拥有核按钮手提箱,而且他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另一方面,希望将戈氏挤走的叶利钦和各军区长官私交很好。
戈尔巴乔夫也接触了这些军官。但根据科若第奇的说法,叶利钦在走访中明确亮出了底牌,他表示,未来的政府会尽一切可能保证军队的开支,同时大幅提高军队人员的薪水。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在“8·19”政变中,正是叶利钦对军队的影响力导致开进莫斯科的装甲部队临阵倒戈,从而断送了苏联强硬派阻止国家土崩瓦解的最后努力。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虽然苏联这个政治符号存在到了1991年年底,但它的命运在当年秋天就已确定。那年12月8日,叶利钦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郊外的别洛韦日森林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12月25日,完全失去权力的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带着一丝尊严、毫发无损地”离开了办公室。
西班牙《前锋报》驻莫斯科记者拉斐尔·波赫(Rafael Poch)当时就在现场。他向俄罗斯卫星新闻网表示,没有人在红场上哭泣,也没有人庆祝,一切都静悄悄的。
“这个曾在短暂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经历过巨大苦难的国家寿终正寝了。”《纽约时报》写道,外界熟知“巨无霸”轰然倒下的过程,但对它此后经历的动荡没有太多关注。殊不知,在急速倒向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俄罗斯经历了堪比二战的混乱与破坏。
浦洛基在《最后的帝国:苏联的末日》中提到,政治体制的突然变化让整个国家迷失了方向,旧日的社会准则分崩离析,从闯红灯到抢劫,各种违法行为猛增;工厂停工,运输瘫痪,火车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由每15分钟一班减少到每小时一班,全国近半数机场因为燃料短缺而关闭;莫斯科街头,随处可以见到因为没油抛锚而被丢在路边的小轿车。
美国新闻网站“pantagraph.com”提到,时任苏联克格勃领导人瓦季姆·巴卡京(Vadim V. Bakatin)见大厦将倾,主动向时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罗伯特·斯特劳斯(Robert S. Strauss)示好,将苏联政府秘密运行多年、旨在窃听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计划和盘托出。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民众的内心被无助感填满。年轻的女裁缝塔尼亚(Tanya Pavlikova)说:“我不知道我生活在哪个国家——如果这还能称得上是国家的话,这个国家完全散架了。”“pantagraph.com”指出,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异常严重,一个退休工人每月的养老金差不多是200多卢布,但一根香肠就能卖到100卢布。
这段历史仍无法盖棺定论
在西方媒体看来,苏联作为无可争辩的超级大国,其解体造成的最大冲击是人们信念的坍塌。
有关苏联政体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德国科隆大学东欧问题专家西蒙(Gerhard Simon)对“德国之声”表示,苏联解体如此迅速却没有太多暴力,堪称奇迹。但他认为,外界“高估了苏联的实力”。在核武器方面,苏联无疑是强大的,但它在经济上无法与美国抗衡。
也有观点认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华盛顿推出的战略防御计划。英国《卫报》称,美国高调宣传的“星球大战”很可能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战略欺骗,目的就是要将苏联拖入过度军事竞赛的漩涡,加速其经济崩溃。
俄罗斯联邦前第一副总理布尔布利斯(Gennady Burbulis)近日对“美国之音”电台表示,戈尔巴乔夫的确对苏联解体的方式负有责任,但就算没有他,这个国家也无法存续。而在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看来,就“苏联解体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无法给出定论。毕竟,时隔1/4个世纪,仍然有不少俄罗斯人想回到过去。
2016年4月,俄罗斯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发现,56%的受访者对苏联解体感到后悔。在这方面,65岁的尼娜·梅奇塔耶娃(Nina Mechtaeva)算是异类,她说,“现在并不是一切都完美,但我觉得,那些讨论苏联美好的人忘了,我们当时究竟在何种环境下生活——商场和医院总在排队,官员们说着漫无边际的话,国家与世隔绝”。
“苏联已逝,但它依赖的欧亚共同体仍有很强的生命力。”《纽约时报》称,当下的普京政府苦心打造出一个能将大多数人与国家政权团结在一起的体制,这在俄罗斯历史上是少有的;即便如此,这个跨越了两个大洲和两种文化的国家,依然需要面对从内部撕裂的痛苦。
至于“苏联最后一位大人物”戈尔巴乔夫,他在今年6月度过了85岁生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戈尔巴乔夫如今基本不出门,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消磨余生;他胖了些,头顶上那块标志性的胎记不再显眼,但他依然喜欢和朋友喝伏特加,追忆那段无法重来的坎坷时光。
25年前,苏联以异常平静的方式走进了历史。超级大国轰然崩塌的背后是无数因素的共振,其余韵在此后几代人的胸中回荡不休。
1991年12月25日晚,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由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正式走到台前。随后,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绵亘几十年的冷战画上句号。
苏联解体时没有典礼亦无暴动,只有克里姆林宫对面的斯巴斯克塔传来沉闷的钟声。和平常每15分钟一响不同,这种持续好几分钟的钟声,只有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响起。
俄罗斯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Viktor Yerofeyev)目睹了这一幕。当时,他去克里姆林宫斜对面的朋友家做客。多年后,叶罗菲耶夫告诉“德国之声”网站,那一夜发生的事情就像一场玩弄概念的游戏,莫斯科民众漠然地各回各家,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寒风中升起的白蓝红三色旗,就像新生的俄罗斯一样不停地颤抖”。
远离红场的一幢公寓里,教师纳迪娅·阿韦纳里乌斯(Nadia Avenariu)通过电视收看了戈尔巴乔夫的告别演说,“其实最开始我很喜欢戈尔巴乔夫,可惜他并不了解苏联人民,他应该首先考虑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次才是公开化和民主,但他的做法恰恰相反”。
时隔25年,《纽约时报》在一篇追忆往事的报道中写道,苏联解体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很少有人能料到,曾经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会在短短一年内分崩离析。
苏联的衰落并非一蹴而就
哈佛大学的乌克兰籍历史学教授浦洛基(Serhii Plokhy)在《最后的帝国:苏联的末日》一书中提到,苏联解体的最终时间定格在1991年12月25日,但超级大国的衰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浦洛基表示,经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美国的白热化对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已走上下坡路。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起“战略防御计划”(坊间通称“星球大战”),投入的资金达到1万亿美元;而同一时期,苏联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不到这个数。
苏联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强大军事力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也盛名难负。为了维持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苏联持续不断地将巨量资源投入其中,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均衡性;莫斯科还要应付阿富汗战场的巨大消耗,财政方面愈发捉襟见肘。
浦洛基的著作用整整一个章节,描述了苏联解体前几年凋敝的经济状况——工业生产效益下降,失业人数连连上升,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在莫斯科的某个市场,一位老妇人挑了3个西红柿,1公斤西红柿竟然需要22卢布,用当时的汇率算,22卢布相当于50美分,这已经是这位老妇人当月十分之一的养老金。“她叹了口气,把西红柿放了回去。”
与此同时,苏联全境累积多年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1990年前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相继爆发武装冲突,立陶宛率先脱离联盟,戈尔巴乔夫逐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提到,当时,戈尔巴乔夫已经准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让各加盟共和国获得更多独立性。1991年3月,莫斯科推动了一次公民投票,超过70%的人赞成保留苏联,但他们认为,改革后的苏联应该是一个由拥有平等权利的主权共和国组成的新型联邦。
苏联国内的强硬派准备放手一搏,希望通过暴力机器来挽救国家,却在实际操作层面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美国新闻网站“pantagraph.com”称,戈尔巴乔夫为保证苏联不彻底分崩离析,邀请各加盟国领导人在莫斯科郊外的官邸进行谈判,并约定在1991年8月20日签署一份新的国家条约,但众所周知,由于一场以失败告终的政变,这份条约没有机会诞生。
民众在动荡中迷失了方向
在苏联最后的岁月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革派与保守派持续交锋,渔翁得利的却另有其人。《纽约时报》提到,苏联国内的军队领导人逐渐发现,自己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被拉拢和示好的对象。
在俄罗斯图片杂志《星火》曾经的编辑科若第奇(Vitaly Korotich)看来,苏联的最终命运取决于谁能获得军队支持。一方面,戈尔巴乔夫依然拥有核按钮手提箱,而且他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另一方面,希望将戈氏挤走的叶利钦和各军区长官私交很好。
戈尔巴乔夫也接触了这些军官。但根据科若第奇的说法,叶利钦在走访中明确亮出了底牌,他表示,未来的政府会尽一切可能保证军队的开支,同时大幅提高军队人员的薪水。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在“8·19”政变中,正是叶利钦对军队的影响力导致开进莫斯科的装甲部队临阵倒戈,从而断送了苏联强硬派阻止国家土崩瓦解的最后努力。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虽然苏联这个政治符号存在到了1991年年底,但它的命运在当年秋天就已确定。那年12月8日,叶利钦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郊外的别洛韦日森林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12月25日,完全失去权力的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带着一丝尊严、毫发无损地”离开了办公室。
西班牙《前锋报》驻莫斯科记者拉斐尔·波赫(Rafael Poch)当时就在现场。他向俄罗斯卫星新闻网表示,没有人在红场上哭泣,也没有人庆祝,一切都静悄悄的。
“这个曾在短暂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经历过巨大苦难的国家寿终正寝了。”《纽约时报》写道,外界熟知“巨无霸”轰然倒下的过程,但对它此后经历的动荡没有太多关注。殊不知,在急速倒向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俄罗斯经历了堪比二战的混乱与破坏。
浦洛基在《最后的帝国:苏联的末日》中提到,政治体制的突然变化让整个国家迷失了方向,旧日的社会准则分崩离析,从闯红灯到抢劫,各种违法行为猛增;工厂停工,运输瘫痪,火车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由每15分钟一班减少到每小时一班,全国近半数机场因为燃料短缺而关闭;莫斯科街头,随处可以见到因为没油抛锚而被丢在路边的小轿车。
美国新闻网站“pantagraph.com”提到,时任苏联克格勃领导人瓦季姆·巴卡京(Vadim V. Bakatin)见大厦将倾,主动向时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罗伯特·斯特劳斯(Robert S. Strauss)示好,将苏联政府秘密运行多年、旨在窃听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计划和盘托出。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民众的内心被无助感填满。年轻的女裁缝塔尼亚(Tanya Pavlikova)说:“我不知道我生活在哪个国家——如果这还能称得上是国家的话,这个国家完全散架了。”“pantagraph.com”指出,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异常严重,一个退休工人每月的养老金差不多是200多卢布,但一根香肠就能卖到100卢布。
这段历史仍无法盖棺定论
在西方媒体看来,苏联作为无可争辩的超级大国,其解体造成的最大冲击是人们信念的坍塌。
有关苏联政体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德国科隆大学东欧问题专家西蒙(Gerhard Simon)对“德国之声”表示,苏联解体如此迅速却没有太多暴力,堪称奇迹。但他认为,外界“高估了苏联的实力”。在核武器方面,苏联无疑是强大的,但它在经济上无法与美国抗衡。
也有观点认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华盛顿推出的战略防御计划。英国《卫报》称,美国高调宣传的“星球大战”很可能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战略欺骗,目的就是要将苏联拖入过度军事竞赛的漩涡,加速其经济崩溃。
俄罗斯联邦前第一副总理布尔布利斯(Gennady Burbulis)近日对“美国之音”电台表示,戈尔巴乔夫的确对苏联解体的方式负有责任,但就算没有他,这个国家也无法存续。而在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看来,就“苏联解体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无法给出定论。毕竟,时隔1/4个世纪,仍然有不少俄罗斯人想回到过去。
2016年4月,俄罗斯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发现,56%的受访者对苏联解体感到后悔。在这方面,65岁的尼娜·梅奇塔耶娃(Nina Mechtaeva)算是异类,她说,“现在并不是一切都完美,但我觉得,那些讨论苏联美好的人忘了,我们当时究竟在何种环境下生活——商场和医院总在排队,官员们说着漫无边际的话,国家与世隔绝”。
“苏联已逝,但它依赖的欧亚共同体仍有很强的生命力。”《纽约时报》称,当下的普京政府苦心打造出一个能将大多数人与国家政权团结在一起的体制,这在俄罗斯历史上是少有的;即便如此,这个跨越了两个大洲和两种文化的国家,依然需要面对从内部撕裂的痛苦。
至于“苏联最后一位大人物”戈尔巴乔夫,他在今年6月度过了85岁生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戈尔巴乔夫如今基本不出门,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消磨余生;他胖了些,头顶上那块标志性的胎记不再显眼,但他依然喜欢和朋友喝伏特加,追忆那段无法重来的坎坷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