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听听外国人对本国的评价又何妨

作者 [日] 村山宏   青年参考  ( 2016年12月14日   03 版)

    现代国家间的竞争不再光靠比拼军事实力,包括特色美食在内的软实力愈发重要。在这方面,倾听外国人的意见并非献媚,而是为了获得有助于完善自我的参考。

---------------------------------------------------

    不久前,法国餐饮指南米其林首次为上海的餐厅进行评级,有1家餐厅获得表示最高等级的三星,7家餐厅获得两星,18家餐厅获一星。获得三星的不是沪菜餐厅,而是粤菜餐厅“唐阁”。相比之下,日本东京有12家三星餐厅、54家两星、161家一星,数量远超上海。

    米其林的评审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饕,他们匿名走访各地餐厅,秘密品尝全球美食,采用与法国相同的标准进行评级。即便如此,一些中国网友还是对此次评审结果表达了不满,如“没必要让外国人来评中国菜”、“是尝遍中国八大菜系之后做出的评价吗”,等等。

    笔者的观点是,对美食的喜好因人而异,好不好吃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中国菜,尤其是粤菜和沪菜。我年轻时曾经喜欢法国菜,但随着年龄增长,光顾法式餐厅的次数越来越少。

    当然,有了米其林指南,外国游客至少能知道去哪里吃饭不会失望。中国人觉得好吃的菜,外国人不一定觉得好,这与中国人不觉得欧洲菜好吃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在人员流动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通过外国人的味觉判断出好吃的菜并进行评级的做法依然不能忽视。

    东京、大阪、京都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加起来足有22家,同时,也有日本人疑惑“这家餐厅怎么也能评上三星”。即便如此,日本的主厨们还是会前往获得三星的餐厅品尝,检验哪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何能获得好评,因为这关系到料理品质的提高、变化和发明创造。

    听一听外国人对本国美食的评价又何妨?我们可以藉此了解在什么方面进行什么样的改进就能做出更好吃的饭菜。比如说,味道是不是太浓了?欧美国家已逐渐开始不再喜欢口味过重的料理,因为口味过重不但会破坏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且有害健康。讨厌人工调味料的倾向也越来越强。要是什么菜都放味精,味道不是都差不多了吗?

    重视外国人的评判并不是为了献媚,只是因为外国人的观感往往会对本地产业和文化振兴产生巨大影响。获得米其林星级评价的日本餐厅里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游客。参考评级的并不是欧美人,实际上是亚洲游客。所以说,星级餐厅也是一国的软实力。

    如今,全球各地都在竞争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人,让新鲜的价值观、想法和技术在与本国文化融合、偶尔也会冲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类似情况越多,国家和地区就越能产生附加值。反之,外国人(恐怖分子除外)不愿靠近的地方不会产生新的价值,会落后于时代。

    笔者多次主张,现代社会不再光靠比拼军事实力等硬功夫,有吸引力的文化等软实力变得更重要。例如,当年东日本大地震时,全世界的日本迷(不少是日本动漫爱好者)纷纷向日本伸出援手。这对在地震中遭受沉痛打击的日本人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笔者希望日本与中国能就吸引外国粉丝的软实力一较高下。何况,有魅力吸引外国人的国家通常不容易受到战争的伤害——哪个国家会攻击作为第三者的外国人居住区呢?即便是某个地方要遭受攻击,喜欢这个地方的粉丝也可能加以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没有轰炸京都,就是因为遭到了国内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人们的反对。

    不过,米其林餐厅评级对个人来说也是种烦恼,因为便宜又好吃的平价餐厅上榜后,游客往往爆满,无法预约到座位。去年,某拉面店获得了一星评价,导致店门口每天一大早就排长队。事实上,每到发表米其林评级的年底,都有人祈祷“希望那家店别被米其林发现”。

    (作者是“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编辑委员。)

    日经中文网

 

“后真相”时代,谁来定义假新闻?
听听外国人对本国的评价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