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歌剧和爷爷的京戏
孙骁骁
青年参考
(
2016年11月30日
26
版)
在纽约生活了近4年,我接待过不少国内的亲友。大家初来纽约,除了想去看看时报广场、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大都会博物馆等几个必去景点外,最常被提起的还有“去看场百老汇”。
很多国人,包括我自己,在来美国之前,都以为“百老汇(Broadway)”是个专门上演音乐剧的地方。后来渐渐知道,这样的认识并不全面。“百老汇”是一条贯穿曼哈顿南北的大道,由于大道两旁分布着众多剧院,因而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在41家“百老汇剧院”中,其实只有4家的门牌上标有“百老汇”。有些坐落在百老汇大街上的剧院,不能被称作“百老汇剧院”。这是因为,要被称作“百老汇剧院”,首先得满足能容纳超过500位观众的要求。观众席在100至500之间的剧院,只能算作“外百老汇剧院”(off-Broadway),在这些剧院上演的剧目,没有参加美国戏剧协会为表彰优秀百老汇作品设置的“托尼奖”的资格。
前段时间,大学老友携家带口来纽约玩,提前一周就跟我打好招呼要“看百老汇”。于是早早帮他们一家子订了歌剧《阿拉丁》,座位是最好的中央池座票。我想,像《阿拉丁》这种情节简单、台词不多、娱乐性又强的音乐剧,就算不懂英文,应该也能欣赏得了。结果,上半场还没结束,朋友的爸爸便酣然入眠。中场休息时,朋友的父母姐弟离场回了酒店,留下我和朋友看完全场。
我自然替那些被浪费的好座位感到惋惜,但转念一想,还真怪不得朋友的家人。要欣赏“百老汇”,首先得稍微有点英语基础。之后,还要面对“音乐剧”这一音乐形式的挑战。对多数并非专业学习音乐的人而言,是否能欣赏某种音乐类型,直接取决于其对该音乐类型的熟悉程度。比方说,北京大爷爱听京戏,东北大娘爱看二人转。
大部分歌剧都不是用英语演唱的,而是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有时还有俄语和捷克语。要欣赏它,除了靠座位跟前小屏幕上的翻译,还得提前做一大堆准备工作,比如,曲作者和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剧情梗概,演出当日的指挥是谁……对作品越熟悉,在现场越能体会歌剧中的趣味。
即便如此,要真正欣赏歌剧,也需要漫长的熏陶过程。身体不会撒谎!作为一个常常光临剧院的“歌剧迷”,我必须羞愧地承认,除了第一次看歌剧时因为新鲜感没有睡着,之后的每一次都没能清醒地撑到散场。难怪有位前辈曾跟我说:“欣赏歌剧的诀窍在于,要比所有人更晚睡着,但要比他们更早醒来。”
小学时,我在深圳上的是外语学校,学校是会庆祝圣诞节的。好多西方的圣诞颂歌,我都是在那时习得。学校会举办美国地理知识大赛,我还不知鄱阳湖、洞庭湖的时候,便能背出美国五大湖的名字了。高中时,西方流行乐还未在中国扎根,小伙伴们会去华强北淘打口碟,或者去东门老街拜托有电脑的商户把外文歌刻录到光盘里。后来,有了HitFm88.7,MTV台也落地中国,Billboard排行榜上的欧美金曲才不再是稀罕物。大学去了北京,每次到钱柜K歌,英文歌占据一半……我们似乎是在美国流行音乐中被一步步“西化”。
过年,一家子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爷爷会偶尔换到戏曲频道。每次还没等他开口对电视里的生旦净末评说一二,我便已逃进书房,干别的事去了。据我观察,家父也欣赏不了传统曲艺,他常年在车里播放的莫文蔚和黄小琥,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不时换成《歌剧魅影》和《猫》,或是剑桥大学的King’s Singers无伴奏合唱。
几天前,在纽约中城的公寓里,正当我用微波炉加热周末从唐人街打包回来的皮蛋瘦肉粥时,电台里放了一首曲子。听到熟悉的旋律时,我浑身像触了电,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歌曲里虽然有西洋乐器,但旋律分明就是咱中国的。后来一查,原来是马友友的丝绸之路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十面埋伏》。
那个瞬间,我突然想和爷爷好好听场戏,听他评说那戏里人生,以及他像我这般大时,登台唱样板戏时的光景……
数日前,在纽约城市中心举行的国际舞蹈音乐节上,一位中国音乐家演唱了哈萨克族民歌《燕子》。他低吟时,全场观众都屏息聆听;随着演唱转向激越,整个剧院的空气都震荡了起来。明明是一首赞美心爱姑娘的歌,却被他唱得辽阔而苍凉。
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儿时的深圳,很少见到过冬的燕子。所以,当有一天,我在阳台的檐脚上发现一个搭建中的燕窝时,欣喜地唤来奶奶,告诉她这个“喜讯”。在这之后的几年里,“燕子”再也没出现过。
直到这次听到这首《燕子》,关于儿时的记忆全部涌了出来。细想,自己何尝不是迁徙的燕子,穿梭在东西半球之间。飞舞在他乡的燕子,会有同类听得懂它的啼鸣吗?若是飞回了旧巢,它是否还记得曾经唱过的歌?
本版图片来源 CFP
在纽约生活了近4年,我接待过不少国内的亲友。大家初来纽约,除了想去看看时报广场、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大都会博物馆等几个必去景点外,最常被提起的还有“去看场百老汇”。
很多国人,包括我自己,在来美国之前,都以为“百老汇(Broadway)”是个专门上演音乐剧的地方。后来渐渐知道,这样的认识并不全面。“百老汇”是一条贯穿曼哈顿南北的大道,由于大道两旁分布着众多剧院,因而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在41家“百老汇剧院”中,其实只有4家的门牌上标有“百老汇”。有些坐落在百老汇大街上的剧院,不能被称作“百老汇剧院”。这是因为,要被称作“百老汇剧院”,首先得满足能容纳超过500位观众的要求。观众席在100至500之间的剧院,只能算作“外百老汇剧院”(off-Broadway),在这些剧院上演的剧目,没有参加美国戏剧协会为表彰优秀百老汇作品设置的“托尼奖”的资格。
前段时间,大学老友携家带口来纽约玩,提前一周就跟我打好招呼要“看百老汇”。于是早早帮他们一家子订了歌剧《阿拉丁》,座位是最好的中央池座票。我想,像《阿拉丁》这种情节简单、台词不多、娱乐性又强的音乐剧,就算不懂英文,应该也能欣赏得了。结果,上半场还没结束,朋友的爸爸便酣然入眠。中场休息时,朋友的父母姐弟离场回了酒店,留下我和朋友看完全场。
我自然替那些被浪费的好座位感到惋惜,但转念一想,还真怪不得朋友的家人。要欣赏“百老汇”,首先得稍微有点英语基础。之后,还要面对“音乐剧”这一音乐形式的挑战。对多数并非专业学习音乐的人而言,是否能欣赏某种音乐类型,直接取决于其对该音乐类型的熟悉程度。比方说,北京大爷爱听京戏,东北大娘爱看二人转。
大部分歌剧都不是用英语演唱的,而是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有时还有俄语和捷克语。要欣赏它,除了靠座位跟前小屏幕上的翻译,还得提前做一大堆准备工作,比如,曲作者和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剧情梗概,演出当日的指挥是谁……对作品越熟悉,在现场越能体会歌剧中的趣味。
即便如此,要真正欣赏歌剧,也需要漫长的熏陶过程。身体不会撒谎!作为一个常常光临剧院的“歌剧迷”,我必须羞愧地承认,除了第一次看歌剧时因为新鲜感没有睡着,之后的每一次都没能清醒地撑到散场。难怪有位前辈曾跟我说:“欣赏歌剧的诀窍在于,要比所有人更晚睡着,但要比他们更早醒来。”
小学时,我在深圳上的是外语学校,学校是会庆祝圣诞节的。好多西方的圣诞颂歌,我都是在那时习得。学校会举办美国地理知识大赛,我还不知鄱阳湖、洞庭湖的时候,便能背出美国五大湖的名字了。高中时,西方流行乐还未在中国扎根,小伙伴们会去华强北淘打口碟,或者去东门老街拜托有电脑的商户把外文歌刻录到光盘里。后来,有了HitFm88.7,MTV台也落地中国,Billboard排行榜上的欧美金曲才不再是稀罕物。大学去了北京,每次到钱柜K歌,英文歌占据一半……我们似乎是在美国流行音乐中被一步步“西化”。
过年,一家子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爷爷会偶尔换到戏曲频道。每次还没等他开口对电视里的生旦净末评说一二,我便已逃进书房,干别的事去了。据我观察,家父也欣赏不了传统曲艺,他常年在车里播放的莫文蔚和黄小琥,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不时换成《歌剧魅影》和《猫》,或是剑桥大学的King’s Singers无伴奏合唱。
几天前,在纽约中城的公寓里,正当我用微波炉加热周末从唐人街打包回来的皮蛋瘦肉粥时,电台里放了一首曲子。听到熟悉的旋律时,我浑身像触了电,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歌曲里虽然有西洋乐器,但旋律分明就是咱中国的。后来一查,原来是马友友的丝绸之路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十面埋伏》。
那个瞬间,我突然想和爷爷好好听场戏,听他评说那戏里人生,以及他像我这般大时,登台唱样板戏时的光景……
数日前,在纽约城市中心举行的国际舞蹈音乐节上,一位中国音乐家演唱了哈萨克族民歌《燕子》。他低吟时,全场观众都屏息聆听;随着演唱转向激越,整个剧院的空气都震荡了起来。明明是一首赞美心爱姑娘的歌,却被他唱得辽阔而苍凉。
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儿时的深圳,很少见到过冬的燕子。所以,当有一天,我在阳台的檐脚上发现一个搭建中的燕窝时,欣喜地唤来奶奶,告诉她这个“喜讯”。在这之后的几年里,“燕子”再也没出现过。
直到这次听到这首《燕子》,关于儿时的记忆全部涌了出来。细想,自己何尝不是迁徙的燕子,穿梭在东西半球之间。飞舞在他乡的燕子,会有同类听得懂它的啼鸣吗?若是飞回了旧巢,它是否还记得曾经唱过的歌?
本版图片来源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