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美国:“有钱有闲”不存在?

本报记者 高珮莙   青年参考  ( 2016年09月21日   13 版)

    对美国富人而言,凌晨4点“最有效率”

    凌晨4点起床并结束每天的祈祷后,33岁的拉斯·佩里(Russ Perry)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处理电子邮件、企业财务,然后去健身房锻炼一会儿,6点半准时回家做早餐。此时,他的一个女儿已经起床,“结束了我的孤独时光”。

    佩里是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平面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自从和妻子组建家庭并有了孩子后,他就不得不提早起床,以免被繁琐的日常事务搞得手忙脚乱。去年第三个女儿出生后,他把闹钟调到了凌晨4点。他告诉美国《华尔街日报》,早晨4点到6点是他一天中“最有计划性和组织性的时间”。

    包括农民、乘务员、外汇交易员和邮政工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早起,是被工作所迫,但也有许多人出于个人意愿,坚持在日出前起床。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到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许多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都是如此。

    企业家、作家彼得·夏克曼(Peter Shankman)每天晚上穿着健身服睡觉,还要求自己在醒来后的10秒内穿上运动鞋,因为“你很难穿着鞋子睡回笼觉”。律师兼博主露丝·卡特(Ruth Carter)有个可以设定程序的咖啡壶,每天凌晨3点45分准时开始工作。因为不愿意打扰客户休息,职业教练劳伦·米利根(Lauren Milligan)把发邮件的时间定在早上7点半到8点。

    美国的企业高管普遍对早起十分追捧。库克凌晨3点45分开始日常工作,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在智能投顾公司Ellevest的CEO萨利·克劳切克(Sallie Krawcheck)眼中,没有哪个时间“比凌晨4点更有效率”。就连心理学家乔西·戴维斯(Josh Davis)都认为,这段无人打扰的静谧时光,可以让人更有效率地完成重要工作。

    美国《大西洋月刊》称,美国精英男性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工作狂,他们比穷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富人工作更长时间,缩减休闲时间的力度比任何人都大。他们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试图创造更多财富和攀上事业高峰。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在文章中写道,“创造财富对他们来说是富有乐趣的过程”。

    贫困的年轻人比以往更闲,并乐在其中

    “每当我看到这个数字,都会吃惊不已。”今年6月,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埃里克·赫斯特(Erik Hurst)在布斯商学院发表演讲时,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惊人的”统计数据。2015年,在21岁到30岁的没有大学学位的年轻人中,22%在过去的12个月中没有工作。20多岁的男性高中毕业生曾是美国最可靠的劳动力来源,但本世纪,这个群体的就业率下降了10%。

    “这些年轻、技术水平较低的男性工作机会变少,结婚的可能性随之降低,他们更有可能与父母、亲戚一起生活。”赫斯特告诉《大西洋月刊》。他的研究表明,这些经济状况糟糕的美国年轻人将3/4的闲暇时间花在了玩电脑游戏上,并因此感到快乐。事实上,该年龄段年轻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过去高就业率时。

    年轻人在贫困中仍能过上满意的生活,无疑令人感到欣慰。但赫斯特警告称,他们的长期前景可能比现在更为黯淡——劳动力市场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他们没有配偶、家庭和工作,人至中年仍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只能在廉价的娱乐活动中寻求麻醉。

    然而,当《大西洋月刊》记者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将这段演讲在推特网上发布后,许多人持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拥有闲暇时间没什么错,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的想法十分悲哀。毕竟,许多劳动者对未来的期许正是,富人和穷人拥有同样多的休闲时光。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经典论断。他预测21世纪的人们每周只工作15小时,未来社会的主要挑战将不再是紧迫的经济问题,而是如何管理充裕的闲暇时间,明智、愉快、健康地生活。

    1957年,《纽约时报》书评作者埃克里·巴尔诺(Erik Barnouw)也提出了同样的想法。他预言,随着工作更多依靠机器完成,人们将把休闲视作赋予生活意义的主要途径。

    但60年后,他们的预言并没有实现。对很多美国富人来说,工作而非休闲定义了他们的生活;从工作中获取生活必需物质财富的穷人,整体休闲时间反而增加了。

    廉价的娱乐为失业者提供片刻欢乐

    在人们的一贯印象中,富人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穷忙族像陀螺般转个不停,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大西洋月刊》认为,有3个理论能够解释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

    首先,对穷人而言,有吸引力的工作越来越少,而廉价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

    随着大萧条和几十年来的制造业衰退,劳动力市场在没有大学学历的年轻人面前树起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增长最快的就业机会大多集中在零售、教育、医疗、护理等领域,这并非传统观念中男性擅长的工作。即使是零售行业的雇主也不愿雇用黑人,因为潜在客户可能将他们视作威胁。

    同时,娱乐已成为廉价的商品,可以为那些贫穷的失业者提供片刻欢乐。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发展,让通信、音乐、电视、电影、游戏、文本等娱乐方式变得廉价而充足。

    其次,在富裕的美国精英中,“炫耀性勤奋”正在流行。他们互相攀比,野心勃勃地试图让自己显得更上进。在他们看来,工作是复杂的词汇,意味着积累资金、追求地位,并能够承担许多昂贵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获得满足的是工作本身。尽管在这个工作狂的盛会中,许多人私下也许会希望少做一些工作,睡到太阳升起。

    第三个理论适用于所有收入水平的人。由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休闲活动正在渗入工作,工作也正在渗入休闲。

    收音机曾是客厅的一件摆设,人们为了听音乐必须待在家里。汽车无线电收音机将人们从客厅中解放了出来,可以装在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则让他们从电视屏幕前离开。人们可以用手机听音乐、看视频、读报纸、玩社交媒体,但这些移动的休闲工具同时也是工作必备品。老板知道每个下属都有智能手机,他们可以在周六早上阅读电子邮件。

 

美国:“有钱有闲”不存在?
品牌标志走进简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