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被弹劾 “宫斗”未结束
巴西:新总统≠新时代
本报记者 张慧
青年参考
(
2016年09月07日
05
版)
9月4日,罗塞夫的支持者在圣保罗抗议弹劾案,并为特梅尔举行“葬礼”。
8月31日,巴西第一任女总统罗塞夫被弹劾。一个不受欢迎程度与她不相上下的男人,肩负起为陷入衰退的巴西修复创伤的责任。
巴西走进新时代?
8月31日,巴西议会以61票赞成、20票反对的结果终止了罗塞夫的总统职务,理由是她未经国会批准,用公款资助州和联邦的社会计划。
两小时后,副总统和代总统特梅尔宣誓就职巴西总统,他将完成罗塞夫剩余的任期。下一任选举产生的总统将于2019年元旦就任,而特梅尔已宣布不会参加竞选。
宣誓就职时,他表示:“从今天开始,人们对政府的期望更高了。我希望在这两年零4个月中完成我们宣誓的目标——让巴西重回轨道。”
前往中国参加G20峰会成了他的“功绩”,他表示自己长途跋涉是为了“向世界显示我们的政治和法制是稳定的,我们必须展示我们的国家仍有希望”。
不过,只有14%的巴西人在7月的民调中对特梅尔的执政感到满意;62%表示更希望提前举行大选来解决政治危机。
新的选举需要特梅尔主动辞职,现在看来,他并没有这个打算。
当选后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特梅尔称自己的就职标志着“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9月3日他在中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巴西多年的危机已经过去。“虽然我们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不景气,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给巴西带来的痛苦挣扎,已经成为过去。”
特梅尔上台和罗塞夫下台,标志着执政13年的巴西工人党正式让位给巴西民主运动党(PMDB)。该国“Brazzil”网站称,弹劾总统不仅给政府带来巨变,也给该国的未来带来很大影响——腐败指控继续笼罩着特梅尔的临时政府,“罗塞夫下台是政治阴谋”的怀疑会萦绕政坛多年,而特梅尔的全白人男性内阁也将持续受诟病。此外,他的政府会受到巴西工人党及其左派联盟的反对,而他提出的通过削减开支、养老金应对财政预算不足,也可能遭到国会和民众反对。
巴西政治顾问朱利亚诺(Juliano Griebeler)告诉美国《时代》杂志,人们对特梅尔的评价是好是坏,取决于他能否拯救连续6个季度下滑的GDP,而强大的国会和缺乏行动力的内阁将使他“面临一系列非常艰难的讨价还价”。
参加G20峰会前,特梅尔在上海见证了9项中巴合作协议的签署,涉及内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农业。他表示中国是“巴西最需要的合作伙伴”,巴西“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
罗塞夫打算卷土重来
被弹劾的前总统罗塞夫没有详细阐述未来的计划,不过她已明确表态,不打算退出政治舞台。“他们以为打败了我,但他们错了。”议会公布投票结果后,她说。
9月2日,她在巴西利亚对国际媒体谴责了弹劾程序。“无论我是何身份,都会坚决反对这一任政府。”她说,“我们的责任也是那些不支持政变者的责任,那就是尊敬和维护巴西的制度。我会用尽一切上诉手段,因为这是正确的抗争方式。”
9月1日,罗塞夫向最高法院上诉,希望废除弹劾她的结果。但该国法律专家认为,这基本不可能实现。独立调查人员并没有发现她违反了任何财政责任法,而投票弹劾她的人中,有多人因腐败调查而与她有直接利益冲突。
特梅尔就职后飞赴中国参加G20峰会,他指定的副总统马亚(Rodrigo Maia)在此期间代理总统职务。9月2日,马亚签署了法律修正案,允许总统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动用联邦资金。讽刺的是,如果这项修正案早些通过,罗塞夫的罪名便不成立了。而这项修正案正是罗塞夫在任时推动的。
罗塞夫失去了总统职位,却在另一场参议院投票中获得了胜利——参议院就禁止她在8年内担任公职进行表决,最终这一提议被驳回。因此,她信心满满地对支持者表态:“我不会和你们告别的。我要说的是,我们很快就能再见。”
罗塞夫下台,引发了巴西同左翼政党执政的南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巴西和委内瑞拉召回了驻对方国家的大使,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则对驻守该国的巴西大使下了逐客令。
弹劾总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8月31日晚,愤怒的罗塞夫支持者在圣保罗砸碎了银行和商店的玻璃,以及一辆警用SUV。为了控制局面,防暴警察动用了催泪瓦斯和眩晕弹。部分罗塞夫的支持者宣称,将想方设法弹劾特梅尔,尽管专家认为这很难实现。“特梅尔的政党是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最大党,仅凭这一点,弹劾他就不太可能。”巴西国际关系专家尼迈耶(Jose Luiz Niemeyer)告诉美国《圣路易斯邮报》。
特梅尔谴责反对他的政府的街头抗议是“孤立和不民主的”,同时他十分想得开地表示,在“弹劾总统这种复杂政治事件”之后发生小规模抗议“是非常正常的”。他相信巴西需要时间来平复,“第一天就风平浪静绝不现实”。
他还表示,这些抗议活动完全不令他挂心,而期待他甫一接任就有高支持率也是没道理的。“他们只是些破坏性的小团体,而非大规模的民主抗议。”特梅尔在杭州表示。
75岁的特梅尔是黎巴嫩移民的后裔,因为善于与政治对手谈判、协作,获得了“管家”的外号。他最“招风”的新闻就是迎娶了比他年轻40多岁的玛塞拉(Marcela)。这位曾经的选美佳丽年仅32岁,因为对特梅尔爱得深沉,特意将他的名字文在了脖颈后面。
作为巴西最大党的领导人,特梅尔担任下议院领袖长达10年。2010年,罗塞夫选择这位圣保罗议员作为竞选伙伴参加大选,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联姻”的考虑,他们之间一直维持着公事公办、相敬如“冰”的关系。
2014年,这两人的组合再次当选后,该国经济结束了快速增长的蓬勃期,政治动乱和街头抗议接踵而至。随后东窗事发的巴西石油公司腐败丑闻,让两人都陷入被动。罗塞夫没有被指受贿,对她的指控更多的是失职。特梅尔涉嫌收受利益,尽管他坚称清白,并且没有受到刑事起诉,圣保罗选举法庭还是裁定,他在2014年起的8年内不得参与竞选。
“关于特梅尔对罗塞夫釜底抽薪的议论,将在巴西持续很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拉美研究所负责人钦库纳斯(Harold Trinkunas)告诉《时代》杂志,“整整一代人都会对他的行为感到不屑。”
钦库纳斯指出,巴西真正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的。“巴西的国际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相信它是兼顾民主制度和经济增长的模型,这种影响力已被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削弱了。”
8月31日,巴西第一任女总统罗塞夫被弹劾。一个不受欢迎程度与她不相上下的男人,肩负起为陷入衰退的巴西修复创伤的责任。
巴西走进新时代?
8月31日,巴西议会以61票赞成、20票反对的结果终止了罗塞夫的总统职务,理由是她未经国会批准,用公款资助州和联邦的社会计划。
两小时后,副总统和代总统特梅尔宣誓就职巴西总统,他将完成罗塞夫剩余的任期。下一任选举产生的总统将于2019年元旦就任,而特梅尔已宣布不会参加竞选。
宣誓就职时,他表示:“从今天开始,人们对政府的期望更高了。我希望在这两年零4个月中完成我们宣誓的目标——让巴西重回轨道。”
前往中国参加G20峰会成了他的“功绩”,他表示自己长途跋涉是为了“向世界显示我们的政治和法制是稳定的,我们必须展示我们的国家仍有希望”。
不过,只有14%的巴西人在7月的民调中对特梅尔的执政感到满意;62%表示更希望提前举行大选来解决政治危机。
新的选举需要特梅尔主动辞职,现在看来,他并没有这个打算。
当选后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特梅尔称自己的就职标志着“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9月3日他在中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巴西多年的危机已经过去。“虽然我们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不景气,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给巴西带来的痛苦挣扎,已经成为过去。”
特梅尔上台和罗塞夫下台,标志着执政13年的巴西工人党正式让位给巴西民主运动党(PMDB)。该国“Brazzil”网站称,弹劾总统不仅给政府带来巨变,也给该国的未来带来很大影响——腐败指控继续笼罩着特梅尔的临时政府,“罗塞夫下台是政治阴谋”的怀疑会萦绕政坛多年,而特梅尔的全白人男性内阁也将持续受诟病。此外,他的政府会受到巴西工人党及其左派联盟的反对,而他提出的通过削减开支、养老金应对财政预算不足,也可能遭到国会和民众反对。
巴西政治顾问朱利亚诺(Juliano Griebeler)告诉美国《时代》杂志,人们对特梅尔的评价是好是坏,取决于他能否拯救连续6个季度下滑的GDP,而强大的国会和缺乏行动力的内阁将使他“面临一系列非常艰难的讨价还价”。
参加G20峰会前,特梅尔在上海见证了9项中巴合作协议的签署,涉及内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农业。他表示中国是“巴西最需要的合作伙伴”,巴西“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
罗塞夫打算卷土重来
被弹劾的前总统罗塞夫没有详细阐述未来的计划,不过她已明确表态,不打算退出政治舞台。“他们以为打败了我,但他们错了。”议会公布投票结果后,她说。
9月2日,她在巴西利亚对国际媒体谴责了弹劾程序。“无论我是何身份,都会坚决反对这一任政府。”她说,“我们的责任也是那些不支持政变者的责任,那就是尊敬和维护巴西的制度。我会用尽一切上诉手段,因为这是正确的抗争方式。”
9月1日,罗塞夫向最高法院上诉,希望废除弹劾她的结果。但该国法律专家认为,这基本不可能实现。独立调查人员并没有发现她违反了任何财政责任法,而投票弹劾她的人中,有多人因腐败调查而与她有直接利益冲突。
特梅尔就职后飞赴中国参加G20峰会,他指定的副总统马亚(Rodrigo Maia)在此期间代理总统职务。9月2日,马亚签署了法律修正案,允许总统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动用联邦资金。讽刺的是,如果这项修正案早些通过,罗塞夫的罪名便不成立了。而这项修正案正是罗塞夫在任时推动的。
罗塞夫失去了总统职位,却在另一场参议院投票中获得了胜利——参议院就禁止她在8年内担任公职进行表决,最终这一提议被驳回。因此,她信心满满地对支持者表态:“我不会和你们告别的。我要说的是,我们很快就能再见。”
罗塞夫下台,引发了巴西同左翼政党执政的南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巴西和委内瑞拉召回了驻对方国家的大使,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则对驻守该国的巴西大使下了逐客令。
弹劾总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8月31日晚,愤怒的罗塞夫支持者在圣保罗砸碎了银行和商店的玻璃,以及一辆警用SUV。为了控制局面,防暴警察动用了催泪瓦斯和眩晕弹。部分罗塞夫的支持者宣称,将想方设法弹劾特梅尔,尽管专家认为这很难实现。“特梅尔的政党是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最大党,仅凭这一点,弹劾他就不太可能。”巴西国际关系专家尼迈耶(Jose Luiz Niemeyer)告诉美国《圣路易斯邮报》。
特梅尔谴责反对他的政府的街头抗议是“孤立和不民主的”,同时他十分想得开地表示,在“弹劾总统这种复杂政治事件”之后发生小规模抗议“是非常正常的”。他相信巴西需要时间来平复,“第一天就风平浪静绝不现实”。
他还表示,这些抗议活动完全不令他挂心,而期待他甫一接任就有高支持率也是没道理的。“他们只是些破坏性的小团体,而非大规模的民主抗议。”特梅尔在杭州表示。
75岁的特梅尔是黎巴嫩移民的后裔,因为善于与政治对手谈判、协作,获得了“管家”的外号。他最“招风”的新闻就是迎娶了比他年轻40多岁的玛塞拉(Marcela)。这位曾经的选美佳丽年仅32岁,因为对特梅尔爱得深沉,特意将他的名字文在了脖颈后面。
作为巴西最大党的领导人,特梅尔担任下议院领袖长达10年。2010年,罗塞夫选择这位圣保罗议员作为竞选伙伴参加大选,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联姻”的考虑,他们之间一直维持着公事公办、相敬如“冰”的关系。
2014年,这两人的组合再次当选后,该国经济结束了快速增长的蓬勃期,政治动乱和街头抗议接踵而至。随后东窗事发的巴西石油公司腐败丑闻,让两人都陷入被动。罗塞夫没有被指受贿,对她的指控更多的是失职。特梅尔涉嫌收受利益,尽管他坚称清白,并且没有受到刑事起诉,圣保罗选举法庭还是裁定,他在2014年起的8年内不得参与竞选。
“关于特梅尔对罗塞夫釜底抽薪的议论,将在巴西持续很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拉美研究所负责人钦库纳斯(Harold Trinkunas)告诉《时代》杂志,“整整一代人都会对他的行为感到不屑。”
钦库纳斯指出,巴西真正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的。“巴西的国际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相信它是兼顾民主制度和经济增长的模型,这种影响力已被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