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篮球场到商界

科比的投资之道

本报记者 张慧   青年参考  ( 2016年08月31日   14 版)

    杰夫·斯蒂贝尔

    科比

    对于篮球迷来说,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他拿出了可观的收入投资青少年体育和教育项目。随着今年4月14日结束最后一场比赛,科比的身份已从篮球巨星,变为兼顾公益和收益的投资人。


    只听了5分钟就决定投资

    今年夏天,专门从事在线教育的中国初创公司Vipkid找到科比,希望获得他的投资。科比特意来到中国,和该公司的核心团队见了面。

    科比说,他只听了5分钟就决定投资这个项目。“这个平台会带来改变。”科比表示,“我们要寻找的就是能为社会增加价值的公司。无论是通过教育还是营养,目的都是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

    这是这位NBA前湖人队后卫与商业伙伴杰夫·斯蒂贝尔(Jeff Stibel)最近刚刚完成的投资项目。斯蒂贝尔是投资经验丰富的商人,曾担任网站搭建平台Web.com的CEO。他与科比2013年在洛杉矶建立的创投基金Bryant Stibel,已拿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投资初创企业。斯蒂贝尔称,他们开出了多张数百万美元的支票,却没有透露创投资金剩余的数额。

    “按照我们的想法,本来不打算公开宣传。”斯蒂贝尔说。但他们还是没能躲开公众的视线。8月22日,两人受纽约证交所的邀请敲了开市钟,科比的退役也给他们的创投基金带来了大量关注。

    科比说,他投身科技世界是为了向创业者和科技公司学习,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建议和资金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发展。比如,科比曾促进专注第一人称故事的在线媒体公司Players Tribune转型,让他们更多关注深层和幕后的故事。

    “关键是要理解公司存在的意义。”科比说,“比如读者读了一篇文章,内化了其中的信息,并且揽镜自照,思考这篇文章对他们生活的启示。”

    科比打算将类似思考带到更多的企业。他会对创业者说:“想想你的产品,它和作为创始人的你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与人性有什么联系?”

    科比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在明星球员和投资人之间,他更希望以后一种身份被人们铭记。他说耐克CEO马克·派克(Mark Parker)是他的偶像,也是其转型为投资人过程中的导师。

    科比的金钱观

    当科比与湖人队签下第一份职业篮球合同时,他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3年的合同给他带来了350万美元的收入。那是1996年,科比只有17岁,刚刚高中毕业。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科比的篮球职业生涯带给他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9亿元)的收入,让这位退役球员对金钱有了独特的认识。“你作为湖人队球员的梦想实现后,需要找到一个方式为家人和朋友投资。”科比在写给年轻的自己的信中称,“我的意思是投资,而不是赠予。”

    37岁的科比认为,向兄弟姐妹和朋友提供物质满足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总有一天你会认识到,你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其实是在拖他们的后腿。你以为自己在照顾他们,实际上那只是让你自我满足。你只看到了他们的笑脸,而忽略了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

    科比相信,对亲朋好友真正的帮助是投资他们的未来,比如资助他们上学,帮助他们通过工作面试,或者鼓励他们成为所在行业的领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他们越来越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作为结果,你们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

    而转变为投资人的决定,与科比的金钱观一脉相承。

    科比在科技领域并非行家,却是有先见之明的投资人。“他经常去中国,认为那里有强劲的经济潜力。”斯蒂贝尔说。

    很多年轻的NBA球员希望寻找比广告代言更长期可靠的生财之道,这时,他们就会向科比征求投资建议。除了科比外,其他NBA球员也在大量投资科技企业,只不过更加侧重与体育相关的公司。斯蒂贝尔表示,他和科比不和别人攀比,但不排斥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科比和斯蒂贝尔投资的项目包括手机游戏开发商Scopely、法律服务公司legalZoom、销售软件开发商Datanyze和RingDNA、餐馆预定软件Reserve、运动检测软件制造商FocusMotion、房地产软件House Canary,以及软饮制造商Juicero、餐饮分享软件Dysh等。

    据悉,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前,科比和斯蒂贝尔就曾向其投资,但两人的收益并未公开。

    名人挤入投资圈

    英国《卫报》称,在涉足风险投资的体育明星中,科比尚属新人。他的“前辈们”已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可观的财富,即使在硅谷赔上一小笔,也不至于青黄不接。

    2013年,9次进入NBA全明星阵容的卡梅隆·安东尼(Carmelo Anthony)和商人斯图尔特·戈德法布(Stuart Goldfarb)合作,成立了Melo7 Tech Partners,这家风投公司已注资多家新兴科技企业。

    4次赢得美国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乔·蒙塔纳(Joe Montana),是种子基金公司Liquid 2 Ventures的合伙人之一。2015年,网坛传奇人物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和风投公司一起,为初创公司Mayvenn注资。

    这些体坛明星的选择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后者更倾向在退役后作为教练或解说继续留在熟悉的领域,还有一些人则干脆改行,找一份平凡的工作,享受普通人的安稳人生。而今天的退役名人堂成员更愿意投身商业。

    “为什么这些体育明星青睐商业和投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创业和金融学教授斯蒂文·尼尔·卡普兰(Steven Neil Kaplan)告诉《卫报》,“我想,明星进入投资界的心态和所有人的完全一样,因为金钱很性感。而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他们是否应该对投资感兴趣’,以及‘他们是否擅长投资’。这才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热衷变身投资人的不仅是体育明星,摇滚乐队林肯公园在哈佛商学院进修后,也涉足风投领域。这支成功的乐队号称需要“多元化、跨多个业务的垂直收入来源,以减轻金融风险,扩大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为此,他们推出了“专注于消费者早期和成长期”的风险投资公司Machine Shop Ventures,专门投资“与林肯公园品牌一致,能通过科技和设计创新吸引消费者”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该公司相中的项目包括股票交易应用程序、专业的电子竞技组织和无线充电设备。

    说唱歌手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演员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和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也纷纷加入投资人行列。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暗示,离开白宫后很可能对风险投资行业兴趣浓厚。

    哈佛商学院教授乔希·勒纳(Josh Lerner)说,名人涌入风投界有两种解读:一方面证明风险投资是商业金字塔的顶端,吸引非专业人士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名人风投可以被看作“名人效用”的自然延续,他们希望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影响公众,销售产品。

    不过,名人风投公司的共同点是,都希望摘掉名人的帽子。“我们不是‘名流投资者’,如果无法增加价值,我们就不会投资。”Machine Shop Venture的网站上写道。

    斯蒂贝尔告诉《华尔街日报》:“我们投资公司不是为了让它们用科比的名字背书,那么做没意思。有意义的是增加真正的价值。”

    戈德法布告诉美国科技类博客TechCrunch,虽然他很愿意利用安东尼的人脉,但“我们从来不在商业项目中打出安东尼的旗号”。

    与此同时,高科技行业的创业者未必需要毫无经验的名人给他们指导。不过,有些风险投资者认为,名人的加入是好现象。投资机构Storm Ventures的合伙人安舒·夏尔马(Anshu Sharma)表示,名人把钱拿来投资总比挥霍强。“如果更多名人能花钱支持初创公司,而不是把钱用来购买纽约的天价豪宅,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科比的投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