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吓跑游客
旅游业如何走出恐袭阴霾
本报特约撰稿 郭炘
青年参考
(
2016年08月03日
13
版)
7月18日,法国尼斯,士兵在街头巡逻。恐怖袭击使法国旅游业遭受重创。
近年来,一些传统热门旅游国家、城市频遭恐怖袭击,导致其旅游业和相关行业受到重创,全球旅游业版图被逐渐改写。在安全形势堪忧的当下,游客会流向哪里?那些遭遇恐袭的旅游目的地,该如何走出阴霾?
恐袭拖累旅游业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晚,南部城市尼斯欢庆的气氛被一场恐怖袭击打破。一名突尼斯裔法国男子驾驶卡车冲进正在欣赏烟花的人群,造成84个鲜活的生命陨落,202人受伤。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拉大了全球经济的“伤口”,令笼罩在恐怖主义阴霾下的旅游业再受打击。
尼斯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热门旅游城市,以阳光沙滩闻名于世。尼斯遇袭后,人们感慨,似乎没有哪个旅游目的地让人心里踏实。
“这是一个转折点。”奢侈品顾问弥尔顿·佩德拉萨(Milton Pedraza)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坦言,“你原本认为(恐袭)仅仅发生在一国首都,以及人们聚集的地方,但现在它无处不在。”
恐怖分子针对欧洲旅游目的地的频繁袭击,已对旅游业造成巨大打击。瑞银最新报告显示,今年6月,全球旅游支出下滑14%。
尼斯恐袭是不到18个月内法国发生的第三次重大国家安全事件。去年11月,“伊斯兰国”(IS)恐怖分子在巴黎的酒吧、餐馆和剧院等多处地点发动连环袭击,造成130人丧生。当年1月,法国讽刺漫画刊物《查理周刊》编辑部和一家犹太超市遭袭,17人死亡。
今年开年至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及该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先后5次遭遇恐怖袭击。去年,突尼斯、泰国、埃及也被恐怖分子侵扰。恐袭让这些将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备受打击。
日历翻回到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本土旅游业大幅萎缩,美国居民出境游的意愿随之下降。同年底,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年受上述事件影响,前往美洲、中东和北非旅游的人数大为减少,全年跨国旅游人数为7.05亿,增幅由预期的3%降至1%。
旅游、航空、酒店、零售无一幸免
官方数据显示,旅游业是法国收入的大头,占GDP的约7%。去年,法国共迎来近8450万名游客,他们创造的消费额约为3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57亿元)。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近来一连串的恐怖袭击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游客锐减,旅游业和相关行业损失惨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巴黎今夏的酒店入住率本就低于平均水平,尼斯遭袭后,入住率更是进一步下滑。其他欧洲旅游城市也难逃相同的命运,酒店数据公司STR的初步统计显示,伦敦酒店入住率同比下跌2.7%,阿姆斯特丹下跌8.3%。
就航空业而言,旅游数据分析公司ForwardKeys称,前往尼斯的航班预订率减少了57%,法国整体的航班预订率下跌20%。另有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搭乘定期航班抵达法国的游客减少了5.8%。该公司还表示,总体来说,游客前往法国度假的预订率下降了11%,比利时下降了23%,土耳其下降了31%。
分析人士指出,航班和酒店预订率的下滑,蔓延至近期没有遭受恐袭的国家和城市。暴力与经济停滞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的恐慌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影响。
一些专注旅游业或与其相关的公司股价受到拖累。自年初以来,英国旅游集团Thomas Cook的市值蒸发了52%。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最近发布盈利预警,称下半年收入会下滑8%至9%,原因是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欧洲反复发生恐袭”拉低游客的航班预订率。
奢侈品零售业也不能幸免。爱马仕国际表示,上半年销售增长大幅放缓,首要原因是欧洲多次发生恐袭、汇率出现波动。
企业、游客双双“调整”
面对传统旅游目的地因安全问题大量流失客源的现状,旅游公司不得不对业务进行调整。
“今年,我们对前往土耳其、埃及、突尼斯的旅游项目全部重新规划,将这些国家120万的预计客源转向西班牙等地,前往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游客人数上升了27%,这就是目前我们应对的方式。”Thomas Cook首次财务官迈克尔·希利(Michael Healy)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介绍。
作为个体,游客也在进行“调整”。目前,很多人把目光转向加勒比海等地区,将这些以往相对小众的旅游地作为新的度假目的地。另据ForwardKeys消息,飞往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航班预订率今年同比上升了7.8%。
5月,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到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传统热门旅游国家的澳大利亚游客数量下滑12%至35%。悉尼科技大学旅游专业讲师大卫·贝鲁门(David Beirman)指出,恐怖袭击及叙利亚难民危机,无疑令欧洲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减。“你听说欧洲一个地方有恐怖袭击,就会认为其他地方也不安全。”他对澳大利亚新闻网说,“长途旅行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倾向于到离家更近,或更友好、更安全的地方旅行。”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该国夫妇塞尔克(Sylke)和乌尔里奇·科兹洛夫斯基(Ulrich Koslowski)是旅游发烧友,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公寓墙上挂满了他们旅行的照片。
夫妇二人对很多新地方兴趣浓厚,想去走走看看。他们原本打算下一站去土耳其,或许是伊斯坦布尔、安塔利亚。不过,恐怖袭击彻底打乱了旅行计划。今年,他们没去土耳其,而是选择在德国北部的费马恩岛度假。在德国,选择境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海滨度假胜地被预订一空。
31岁的埃丝特·罗斯坎(Esther Roskam)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她曾与朋友商量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但都对安全忧心忡忡。去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国际高速列车上发生枪击案,造成两人重伤、1人轻伤。“我们曾为是否会再次发生恐袭争论不休。”罗斯坎对NBC说,最终,墨西哥坎昆成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
恐袭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会长久?
旅游目的地遭恐袭后,游客一般会对这个地方敬而远之多久?著名旅游网站“CNTraveler”援引国际旅游业协会研究总监罗谢尔·特纳(Rochelle Turner)的话称,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国家的稳定程度,袭击是否针对游客,以及当地政府的应对措施。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在遭遇恐袭重创后,平均来说需要约13个月的时间恢复。而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的恢复时间更长:旅游目的地爆发传染病,恢复需21个月;出现环境灾难,恢复需24个月;政治动荡,恢复需27个月。该机构发现,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发生爆炸后,几周后游客人数就回到之前的水平;2005年英国爆炸案对游客数量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今年3月,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恐怖袭击。当时,市场权威调查机构Euromonitor就表示,它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影响是“短期至中期的”。“袭击或导致旅行预订率下滑10%至20%。不过,预计不会造成长期影响,因为欧洲旅游业调整能力很强,恢复速度非常快。”该机构旅游项目经理娜代日达·波波瓦(Nadejda Popova)对英国《每日电讯报》称。
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副教授耶加内(Yeganeh Morakabati)也对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直言,旅游业富有弹性,人们的记忆很短暂,“若袭击只有一次,影响就很小。过去的例证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也有例外。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9·11”发生后,到访美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即刻陡降”,直至2007年才回升至恐袭前的水平。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巴黎旅游业分析师乔治斯·帕纳约蒂斯(Georges Panayotis)对旅游业迅速恢复没那么有信心。他表示,法国酒店业目前损失严重,去年11月的恐怖袭击后,该国酒店营业额下滑了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最近的尼斯袭击大大超出帕纳约蒂斯的预期,他建议采取紧急措施提升酒店安保。
为吸引顾客,一些行业正被迫“割肉”自救。据NBC报道,欧洲酒店给出的折扣最高达20%。美国至欧洲的机票价格也逼近几十年来的最低位,相比去年夏季机票价格上涨10%的正常行情,今年同期飞往巴黎的机票较1个月前便宜了15%。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仍有一些游客认为值得为巨大的折扣冒险。迈克·卡塔尼亚(Mike Catania)是一家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下个月将去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旅行。“恐惧不足以剥夺我们跨越国界的机会,”卡塔尼亚说,“而且价格太吸引人了,不容错过。”
近年来,一些传统热门旅游国家、城市频遭恐怖袭击,导致其旅游业和相关行业受到重创,全球旅游业版图被逐渐改写。在安全形势堪忧的当下,游客会流向哪里?那些遭遇恐袭的旅游目的地,该如何走出阴霾?
恐袭拖累旅游业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晚,南部城市尼斯欢庆的气氛被一场恐怖袭击打破。一名突尼斯裔法国男子驾驶卡车冲进正在欣赏烟花的人群,造成84个鲜活的生命陨落,202人受伤。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拉大了全球经济的“伤口”,令笼罩在恐怖主义阴霾下的旅游业再受打击。
尼斯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热门旅游城市,以阳光沙滩闻名于世。尼斯遇袭后,人们感慨,似乎没有哪个旅游目的地让人心里踏实。
“这是一个转折点。”奢侈品顾问弥尔顿·佩德拉萨(Milton Pedraza)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坦言,“你原本认为(恐袭)仅仅发生在一国首都,以及人们聚集的地方,但现在它无处不在。”
恐怖分子针对欧洲旅游目的地的频繁袭击,已对旅游业造成巨大打击。瑞银最新报告显示,今年6月,全球旅游支出下滑14%。
尼斯恐袭是不到18个月内法国发生的第三次重大国家安全事件。去年11月,“伊斯兰国”(IS)恐怖分子在巴黎的酒吧、餐馆和剧院等多处地点发动连环袭击,造成130人丧生。当年1月,法国讽刺漫画刊物《查理周刊》编辑部和一家犹太超市遭袭,17人死亡。
今年开年至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及该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先后5次遭遇恐怖袭击。去年,突尼斯、泰国、埃及也被恐怖分子侵扰。恐袭让这些将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备受打击。
日历翻回到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本土旅游业大幅萎缩,美国居民出境游的意愿随之下降。同年底,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年受上述事件影响,前往美洲、中东和北非旅游的人数大为减少,全年跨国旅游人数为7.05亿,增幅由预期的3%降至1%。
旅游、航空、酒店、零售无一幸免
官方数据显示,旅游业是法国收入的大头,占GDP的约7%。去年,法国共迎来近8450万名游客,他们创造的消费额约为3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57亿元)。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近来一连串的恐怖袭击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游客锐减,旅游业和相关行业损失惨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巴黎今夏的酒店入住率本就低于平均水平,尼斯遭袭后,入住率更是进一步下滑。其他欧洲旅游城市也难逃相同的命运,酒店数据公司STR的初步统计显示,伦敦酒店入住率同比下跌2.7%,阿姆斯特丹下跌8.3%。
就航空业而言,旅游数据分析公司ForwardKeys称,前往尼斯的航班预订率减少了57%,法国整体的航班预订率下跌20%。另有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搭乘定期航班抵达法国的游客减少了5.8%。该公司还表示,总体来说,游客前往法国度假的预订率下降了11%,比利时下降了23%,土耳其下降了31%。
分析人士指出,航班和酒店预订率的下滑,蔓延至近期没有遭受恐袭的国家和城市。暴力与经济停滞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的恐慌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影响。
一些专注旅游业或与其相关的公司股价受到拖累。自年初以来,英国旅游集团Thomas Cook的市值蒸发了52%。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最近发布盈利预警,称下半年收入会下滑8%至9%,原因是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欧洲反复发生恐袭”拉低游客的航班预订率。
奢侈品零售业也不能幸免。爱马仕国际表示,上半年销售增长大幅放缓,首要原因是欧洲多次发生恐袭、汇率出现波动。
企业、游客双双“调整”
面对传统旅游目的地因安全问题大量流失客源的现状,旅游公司不得不对业务进行调整。
“今年,我们对前往土耳其、埃及、突尼斯的旅游项目全部重新规划,将这些国家120万的预计客源转向西班牙等地,前往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游客人数上升了27%,这就是目前我们应对的方式。”Thomas Cook首次财务官迈克尔·希利(Michael Healy)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介绍。
作为个体,游客也在进行“调整”。目前,很多人把目光转向加勒比海等地区,将这些以往相对小众的旅游地作为新的度假目的地。另据ForwardKeys消息,飞往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航班预订率今年同比上升了7.8%。
5月,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到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传统热门旅游国家的澳大利亚游客数量下滑12%至35%。悉尼科技大学旅游专业讲师大卫·贝鲁门(David Beirman)指出,恐怖袭击及叙利亚难民危机,无疑令欧洲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减。“你听说欧洲一个地方有恐怖袭击,就会认为其他地方也不安全。”他对澳大利亚新闻网说,“长途旅行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倾向于到离家更近,或更友好、更安全的地方旅行。”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该国夫妇塞尔克(Sylke)和乌尔里奇·科兹洛夫斯基(Ulrich Koslowski)是旅游发烧友,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公寓墙上挂满了他们旅行的照片。
夫妇二人对很多新地方兴趣浓厚,想去走走看看。他们原本打算下一站去土耳其,或许是伊斯坦布尔、安塔利亚。不过,恐怖袭击彻底打乱了旅行计划。今年,他们没去土耳其,而是选择在德国北部的费马恩岛度假。在德国,选择境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海滨度假胜地被预订一空。
31岁的埃丝特·罗斯坎(Esther Roskam)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她曾与朋友商量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但都对安全忧心忡忡。去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国际高速列车上发生枪击案,造成两人重伤、1人轻伤。“我们曾为是否会再次发生恐袭争论不休。”罗斯坎对NBC说,最终,墨西哥坎昆成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
恐袭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会长久?
旅游目的地遭恐袭后,游客一般会对这个地方敬而远之多久?著名旅游网站“CNTraveler”援引国际旅游业协会研究总监罗谢尔·特纳(Rochelle Turner)的话称,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国家的稳定程度,袭击是否针对游客,以及当地政府的应对措施。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在遭遇恐袭重创后,平均来说需要约13个月的时间恢复。而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的恢复时间更长:旅游目的地爆发传染病,恢复需21个月;出现环境灾难,恢复需24个月;政治动荡,恢复需27个月。该机构发现,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发生爆炸后,几周后游客人数就回到之前的水平;2005年英国爆炸案对游客数量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今年3月,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恐怖袭击。当时,市场权威调查机构Euromonitor就表示,它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影响是“短期至中期的”。“袭击或导致旅行预订率下滑10%至20%。不过,预计不会造成长期影响,因为欧洲旅游业调整能力很强,恢复速度非常快。”该机构旅游项目经理娜代日达·波波瓦(Nadejda Popova)对英国《每日电讯报》称。
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副教授耶加内(Yeganeh Morakabati)也对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直言,旅游业富有弹性,人们的记忆很短暂,“若袭击只有一次,影响就很小。过去的例证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也有例外。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9·11”发生后,到访美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即刻陡降”,直至2007年才回升至恐袭前的水平。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巴黎旅游业分析师乔治斯·帕纳约蒂斯(Georges Panayotis)对旅游业迅速恢复没那么有信心。他表示,法国酒店业目前损失严重,去年11月的恐怖袭击后,该国酒店营业额下滑了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最近的尼斯袭击大大超出帕纳约蒂斯的预期,他建议采取紧急措施提升酒店安保。
为吸引顾客,一些行业正被迫“割肉”自救。据NBC报道,欧洲酒店给出的折扣最高达20%。美国至欧洲的机票价格也逼近几十年来的最低位,相比去年夏季机票价格上涨10%的正常行情,今年同期飞往巴黎的机票较1个月前便宜了15%。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仍有一些游客认为值得为巨大的折扣冒险。迈克·卡塔尼亚(Mike Catania)是一家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下个月将去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旅行。“恐惧不足以剥夺我们跨越国界的机会,”卡塔尼亚说,“而且价格太吸引人了,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