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企业家到慈善家有多远

作者 才让多吉   青年参考  ( 2016年07月27日   03 版)

    好的慈善行动需要参与者的亲身感悟,需要他们改变现实的冲动,需要他们一点一滴地前行,以期给未来带来改变。就此而言,中国企业家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杭州第二中学的陈为根(音)是我的英文老师。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他,他推着自行车,脸色不太好。陈老师告诉我,他本来有机会去澳大利亚一个星期,教了一辈子英文,从来没有去过英语国家,他想去,但可能争取不到名额。我安慰他:没关系,等您身体稍微好一点,我送您去,想去哪就去哪儿。但没想到两个月以后,陈为根老师走了!”

    “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情早点做,可能就没有遗憾。如果我早一点碰到他,如果我有一点感恩的心去看一下老师,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我想趁着现在还有一点实力,也许能够把我们选出来的(乡村)教师……”

    讲故事的人叫马云,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上的身价超过200亿美元;而据媒体报道,在杭州,陈为根这样的退休教师,平均退休金约为每月5000元。

    不能说陈老师没有马云聪明,更不能说普天下的穷人都比马云懒惰。存在彼此收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差距,是因为人类在积累财富过程中的不公平真实地存在。

    这些年,很多中国人学美国几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从政治、文化到教育,看看中国留美学生的数量就知道。但是,有一点中国人不喜欢学,那就是慈善公益捐款,即便巴菲特、比尔·盖茨等都到中国来为慈善布道,效果也不见得多好。现在,马云站了出来,并获得了潘基文、扎克伯格等重量级人士的声援。

    在美国,年人均捐款约为1000美元;在中国,根据新华网2014年7月的一则报道,人均一年捐款大约为1.76元人民币。另据2016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亿万富豪人数为568位,超过美国的535位。这说明,中国人“不差钱”,捐款却不多。

    面对社会募捐,不少中国中产阶级认为自己赚钱不易,不该被“道德绑架”;富豪则声称,管着那么多人的“饭碗”就是行善,自己是“捎带手赚了点钱”而已,地主家余粮也不多——虽然他开着比巴菲特贵百倍的豪车,他一顿饭的花费超过很多人一年的收入。

    “你们中国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曾有一位意大利官员问我。我回答,中国老百姓缺少社会福利,攒钱防病防老;中国富人赚点钱卑躬屈膝,也不容易……不料那个意大利人继续质问:难道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赚钱比富人容易,难道他们不看病,不养老?

    经济行为、社会行为、道德行为是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三套车。中国以家庭为核心,波纹式扩张、近者亲远者疏的熟人社会,决定了这个国家从来不缺乏亲缘性利他规则,中国缺少的是互惠性利他的社会运转规则,即便中国人不差钱,对社会捐款也迟钝。

    康德说:“没有人注定活在贫困中,帮助穷人维持基本的生活不再是施善,而是我们的义务。”这是对“人类该如何用社会和道德行为来运转这个世界”给出的实质性表达。

    1866年12月,一位31岁的美国人在日记里写道:“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可就是这个美国人,在随后的20年里一直逐利而居,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大亨。

    1886年10月,他的弟弟去世。两个月后,他的母亲去世。1889年,他最得力的助手被炼钢高炉炸死。1901年,他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此后,他陆陆续续在纽约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

    他就是钢铁大王、倡导富人应该把钱捐出来的安德鲁·卡内基,他留给后人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到死还很有钱,那真是件可耻的事情。”

    百年前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有相似之处,也处在炫富和过度消费的时代。当时美国的富人经常组织数百人的聚会。帝国大厦门前,穿裘皮大衣的女人,一个班、一个排地走过。明星、富商风光无限,记者、作家追捧他们,用尽溢美之词。

    然而谁都知道,一边是富人醉生梦死,一边是穷人生不如死的社会,注定难以为继。贫困是社会的肿瘤,根源是人类不够聪明,缺少可靠的政治、社会及法律安排。卢梭说:“通过法律获得的并非一定就是正义的,法律不过是富人将最初剥夺来的财富合法化的外衣。”

    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著作《贫困与饥饿》中写道:“饥饿是人们吃不到食物,而不是没有足够的食物。”在那些政治和经济体制只为满足腐败的少数人的国家里,最需要食物的人往往得不到它。在美国,被扔掉的食物占到购买的食物的40%之多。

    世界的改变不是靠几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公益不是简单的发善心,而是基于平等、公正和社会财富有效分配的社会行动。好的慈善行动需要参与者的亲身感悟,需要他们改变现实的冲动,需要他们用天鹅绒般的柔软,一点一滴地前行,以期给未来带来改变。

    同卡内基一样,马云也曾遭人鄙视,但因为陈为根老师的事,因为他自己做教师的经历,因为他和乡村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他开始为中国乡村教育出钱、出观点、出行动。当然,一切刚刚开始,从一个企业家到一个慈善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仍需看好鼠标,谨慎点赞。

    (作者是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金融时报》中文网

 

从企业家到慈善家有多远
做个“最佳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