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身份迷思”令美国流血

孙兴杰   青年参考  ( 2016年06月22日   02 版)

    由国家赋予的法律与政治身份,无法包含公民个体的多重特质。个体身份的复杂化,意味着未来的白宫主人需要在多元主义与美国特性间寻求平衡,国家内部的整合愈发困难。


    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夜总会的悲剧过去了十多天,凶手奥马尔充满仇恨的言论,依然回荡在美国人心头。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虽然“伊斯兰国”(IS)一再宣称要对这一大规模流血事件负责,但至今没有确切证据显示,这是该组织策划的、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其实,同性恋、少数族裔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早已让该案超越了恐怖主义的范畴,人们更应反思,在多元主义时代如何建立彼此宽容与共存的秩序?

    无论美国政府抑或目前参加大选的两党候选人,都没有立刻给奥兰多枪击案打上“国际恐怖主义”的标签。奥巴马表示,凶手的所作所为是“恐怖行径和仇恨行为”,潜台词或许是:在西方的传统中,这样的“懦夫行为”是非常令人不齿的。另一方面,跨国反恐开始容易,结束很难,如果它只是“独狼”式袭击,美国不能被IS牵着鼻子走。

    不是国际恐怖主义,那这起枪击案为什么会发生?9·11事件后,美国人曾无辜地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厌恶我们?而这次枪击案之后,问题变成了:“我们”到底是谁?已被击毙的枪手奥马尔本身就是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而酒吧里的遇难者,也是美国人。

    塞缪尔·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书中,接连发问:到底谁是美国人?或者说美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特质?他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不过他有句话说得非常中肯:“国家利益来自国家特性。要知道我们的利益是什么,就得首先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奥马尔不会再开口说话了,但从他的一些行为可以看出端倪。据嫌犯的父亲说,几个月前,奥马尔曾看到两个同性恋男子在接吻,这可能是刺激他发动袭击的导火索。奥巴马则提到:“对同性恋社群的袭击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攻击。”如果这只是针对同性恋群体的袭击,问题就更严重了,也超过了亨廷顿所担心的、因移民而造成的对美国特性的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及媒体的发展,让全球进入一个身份觉醒的时期,原先由国家赋予个人的法律与政治身份,已经远远不能包含多种多样的特质。文化多元主义超越了原先设定的地域特色、族群区别。多元主义的发展与个体权利的崛起是同步的,如何维持多元共处和共存是个问题。当国家这样的宏大身份不再是唯一之后,国家内部的整合就成了突出问题。

    奥马尔不仅仅是教徒,也可能是仇视同性恋的人,到底哪个身份让他变成了凶手?不宽容,是划分“我者”与“他者”的一种办法,也会让奥马尔这样的人把枪口对准那些他看不惯的人。当年美国的立法者赋予民众持枪权,作为对个人自由的一种保障,而现在,枪支不是被用来自卫,而是用来自杀或者杀死异己。这次惨剧再次激起了关于控枪的讨论。的确,枪支给极端分子以杀人的便利,但大刀也可以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比如在卢旺达。

    亨廷顿留下的“我们是谁”,是美国面临的最尖锐挑战。“大熔炉”是否能够继续炼出“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倡导仍是美国政治的主流,但身份觉醒带来的冲击让“政治正确”处于被检视与反思之中。枪击案可能搅动大选,更深远的是,未来的政治领袖需要在多元主义与美国特性间寻求平衡,不能再以“我们美国人”来粉饰太平了。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师。)

 

英国“退欧”公投为欧盟敲响警钟
“身份迷思”令美国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