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伊“新冷战”令中东雪上加霜
袁野
《
青年参考
》(
2016年01月13日
02
版)
|
|
沙特与伊朗展开“中东版冷战”不仅导致地区分裂,还对反恐及能源市场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域外大国的影响力降低,中东局势的走向将愈发难以捉摸。
2016年伊始,中东就上演了剧情跌宕的“开年大戏”:一周之内,沙特和伊朗两大地区强国从处死教士、焚烧使馆到断绝外交,直至发起无差别空袭,事态演进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媒体用“准战争”来形容两国关系之恶劣。
这当然有些夸张,毕竟,沙伊断交已非首次,使馆被炸的传言也未能掀起波澜。即便如此,沙特带领一群兄弟国家“围剿”伊朗的动机仍是昭然若揭;我们至少可以说,一场中东版的“新冷战”已拉开大幕。
观察家几乎都用教派冲突来解释沙伊反目的根源。其实,历史上,无论哈里发时代、阿拔斯时代还是奥斯曼时代,伊斯兰世界都未出现过以教派划界的大规模冲突。但这一次,裂痕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清晰——“阿拉伯之春”以来,自诩为逊尼派领袖的沙特为反击“什叶派新月”殚精竭虑:镇压巴林示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出兵也门……莫不如是。
此次,沙特处死什叶派教士使危机带上了浓厚的教派色彩,巴林、卡塔尔等国跟风同伊朗断交,海合会、阿拉伯联盟扮演了类似北约的角色。危机把逊尼、什叶两大阵营的矛盾公开化,逼迫各国站队的作用由此显现出来;不论当事国是否故意诉诸教派因素,逊尼、什叶之争都已取代巴以问题,成为中东冲突的核心,算是中东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或许,教派之争可以和冷战年代的意识形态对立进行比照,二者背后都是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利益争夺。亨廷顿早就在《文明的冲突》中预言了伊斯兰世界会因若干权力中心相互竞争而发生分裂,如今,伊拉克和埃及已经出局,土耳其尚在世俗和宗教之间摇摆,最大的争夺者只剩伊朗和沙特。
伊朗的地理面积、人口、历史传统和工业化水平使其有潜力担当伊斯兰世界领袖,而随着伊拉克战争和伊核协定等一系列变化的发生,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和军事威胁逐步消失,中东地缘政治的天平正逐渐倒向德黑兰一侧,沙特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加上对美国背弃其安全承诺的不满、沙特军队在也门的行动不顺、在叙利亚推翻阿萨德的努力遭遇挫折,种种不利使利雅得的王公贵族忍无可忍,终于披挂上阵。
这场“新冷战”自然会催生一系列代理人战争,与冷战时期如出一辙。可以预见,沙特在也门势必全力再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它也将加大投入,撕下面具与伊朗展开全面争夺。这些对刚刚见到一丝曙光的叙利亚和平进程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国际反恐形成合力的希望恐怕也将化为泡影。
当然,既然是“冷战”,则事态离“热战”尚远。沙特已表示“不允许两国爆发战争”,言外之意是,顶多打打擦边球。虽然两国都很自傲,但爆发全面教派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双方都缺乏开战的意愿和能力。域外大国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且,没有任何大国希望沙伊陷入新的冲突:美国正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它最希望的就是地区力量均衡;欧洲面对难民危机已穷于应付,根本承受不了更多的混乱;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积极斡旋,试图缓和紧张局势。没有大国的支持或默许,相信中东是不会爆发全面战争的。
战争打不起来,但冲突也不会迅速平复。事实上,中东的教派矛盾已经被煽动起来,各地区强国似乎都已厌倦了受大国摆布,想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冷战时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如今在中东恐怕也将再现。
中东的“新冷战”势已成形。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斗争和博弈将更加激烈,教派、地缘冲突加剧,使反恐形势趋于复杂化,进一步搅动世界能源市场。加上一些曾在中东呼风唤雨的大国逐步失去对局面的把控能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加遥遥无期。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沙特与伊朗展开“中东版冷战”不仅导致地区分裂,还对反恐及能源市场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域外大国的影响力降低,中东局势的走向将愈发难以捉摸。
2016年伊始,中东就上演了剧情跌宕的“开年大戏”:一周之内,沙特和伊朗两大地区强国从处死教士、焚烧使馆到断绝外交,直至发起无差别空袭,事态演进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媒体用“准战争”来形容两国关系之恶劣。
这当然有些夸张,毕竟,沙伊断交已非首次,使馆被炸的传言也未能掀起波澜。即便如此,沙特带领一群兄弟国家“围剿”伊朗的动机仍是昭然若揭;我们至少可以说,一场中东版的“新冷战”已拉开大幕。
观察家几乎都用教派冲突来解释沙伊反目的根源。其实,历史上,无论哈里发时代、阿拔斯时代还是奥斯曼时代,伊斯兰世界都未出现过以教派划界的大规模冲突。但这一次,裂痕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清晰——“阿拉伯之春”以来,自诩为逊尼派领袖的沙特为反击“什叶派新月”殚精竭虑:镇压巴林示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出兵也门……莫不如是。
此次,沙特处死什叶派教士使危机带上了浓厚的教派色彩,巴林、卡塔尔等国跟风同伊朗断交,海合会、阿拉伯联盟扮演了类似北约的角色。危机把逊尼、什叶两大阵营的矛盾公开化,逼迫各国站队的作用由此显现出来;不论当事国是否故意诉诸教派因素,逊尼、什叶之争都已取代巴以问题,成为中东冲突的核心,算是中东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或许,教派之争可以和冷战年代的意识形态对立进行比照,二者背后都是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利益争夺。亨廷顿早就在《文明的冲突》中预言了伊斯兰世界会因若干权力中心相互竞争而发生分裂,如今,伊拉克和埃及已经出局,土耳其尚在世俗和宗教之间摇摆,最大的争夺者只剩伊朗和沙特。
伊朗的地理面积、人口、历史传统和工业化水平使其有潜力担当伊斯兰世界领袖,而随着伊拉克战争和伊核协定等一系列变化的发生,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和军事威胁逐步消失,中东地缘政治的天平正逐渐倒向德黑兰一侧,沙特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加上对美国背弃其安全承诺的不满、沙特军队在也门的行动不顺、在叙利亚推翻阿萨德的努力遭遇挫折,种种不利使利雅得的王公贵族忍无可忍,终于披挂上阵。
这场“新冷战”自然会催生一系列代理人战争,与冷战时期如出一辙。可以预见,沙特在也门势必全力再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它也将加大投入,撕下面具与伊朗展开全面争夺。这些对刚刚见到一丝曙光的叙利亚和平进程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国际反恐形成合力的希望恐怕也将化为泡影。
当然,既然是“冷战”,则事态离“热战”尚远。沙特已表示“不允许两国爆发战争”,言外之意是,顶多打打擦边球。虽然两国都很自傲,但爆发全面教派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双方都缺乏开战的意愿和能力。域外大国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且,没有任何大国希望沙伊陷入新的冲突:美国正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它最希望的就是地区力量均衡;欧洲面对难民危机已穷于应付,根本承受不了更多的混乱;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积极斡旋,试图缓和紧张局势。没有大国的支持或默许,相信中东是不会爆发全面战争的。
战争打不起来,但冲突也不会迅速平复。事实上,中东的教派矛盾已经被煽动起来,各地区强国似乎都已厌倦了受大国摆布,想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冷战时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如今在中东恐怕也将再现。
中东的“新冷战”势已成形。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斗争和博弈将更加激烈,教派、地缘冲突加剧,使反恐形势趋于复杂化,进一步搅动世界能源市场。加上一些曾在中东呼风唤雨的大国逐步失去对局面的把控能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加遥遥无期。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