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信件内容透出百年变迁 孩子们的纯真始终未变

美国:谁在回复“写给圣诞老人的信”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23日   28 版)

    圣塔克劳斯镇的志愿者们正在整理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

    西方国家中,以美国的圣诞节文化最为丰富多元。对成年人来说,圣诞节意味着假期与“血拼”,而在小朋友们眼里,来自北极的圣诞老人将带给他们实现秘密心愿的机会。

    于是,每年12月,都会有无数封承载着孩子们美好憧憬的信件,涌入美国联邦邮政系统。经过社会各界百余年的努力,“圣诞老人”终于得以完满地回复孩子们的愿望;翻看那些不同时代的来信,则如同打开了一本闪耀着异彩的童话故事选集。

    “朋友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可我不相信。”1939年,12岁的威尔逊·卡尔提斯在给圣诞老人的信中写道。威尔逊的父亲是一名警长,在同歹徒搏斗时殉职,“之后,我就再没有收到过任何东西。我知道自己将变得强大,所以我要勇敢。我喜欢书胜过一切。”

    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以万计的同类信件中,饱含欢笑与眼泪的故事皆不鲜见。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和圣诞老人同名的美国小镇圣塔克劳斯,今年发行了一本名为《寄往圣诞小城》(Letters to Santa Claus)的新书,收录了数十年来收到的各具特色的信件。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官方网站点评说,这些信件展示出孩子们的心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但也表达了纯真的永恒。世界瞬息万变,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从未动摇。他们始终相信,那个白须飘飘、穿着红绒套装的老爷爷,必定能让他们美梦成真。

    说教也是圣诞老人的工作

    美国是移民国家,它的圣诞节文化也是吸收和融汇的产物。据信,圣诞老人初次登陆美国是19世纪初——西欧的一位主教圣·尼古拉斯在圣诞节送礼物的故事,随着大批荷兰移民的到来传入北美;前者的形象随即被纽约地区的新贵一族本土化为“圣塔克劳斯”。

    1810年12月6日,艺术家亚历山大·安德森在纽约历史协会委托下,创造了史上首个“美国式”圣诞老人的形象。他最经典的构思,就是安排“圣塔克劳斯”把给小朋友的礼物放在壁炉前的袜子里。自那以后,圣诞老人给孩子送来惊喜的形象被逐渐认可。

    除了化身“礼物使者”,圣诞老人起初还肩负说教的使命。在中国,家长会告诫孩子,“再哭,大灰狼就来了”;而在两百年前的美国,家长会说,“如果你不听话,圣诞老人就不给你礼物”。这是因为,在安德森笔下,圣诞老人将白桦枝放在了一个淘气男孩的袜子里。

    这种说教通常以书面形式出现。19世纪50年代,诗人亨利·韦德华兹的妻子每年都会以圣诞老人的口吻给3个孩子写信,总结他们过去一年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你有一些调皮捣蛋的个性,我希望你能像吃到又酸又苦的果子一样扔掉它。”一封落款为1853年的信中提到,“做任何事情前,都要试着停下来思考。”

    借孩子们喜爱的圣诞老人之口教他们明辨是非,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所以,在孩子们与圣诞老人互动的早期阶段,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后者的来信,而非前者寄出的信件。

    平安夜前,父母将自己的鞭策与鼓励化作文字,留在壁炉旁,或是附近的袜子里,一些聪明的孩子会给出回信。于是,读者在《寄往圣诞小城》一书中看到了这样的对话:“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听话的好女孩,但如果我得到想要的圣诞礼物,明年保证会乖乖的。”

    全社会为满足孩子而努力

    从四面八方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成为美国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在南北战争时期。1864年,《芝加哥论坛报》敏锐地注意到了这方面的趋势。

    该报写道:邮递员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习惯,大家不用总是跑去邮局,让“圣诞老人敲门”的想象成为可能。随着邮政系统逐渐完善,以及邮费持续降低,疼爱孩子的父母更乐意在圣诞期间支付邮费,等邮递员送信上门,孩子也因此愈发相信圣诞老人的魔力。

    相关诗歌、照片和插画的流行,也为孩子们给圣诞老人写信的想法推波助澜。尤其是受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长篇连载作品《好孩子的父母》和《淘气孩子的父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相信,圣诞老人住在北极,“Santa Claus. North Pole”是他的收信地址。

    不久,全美各地的报纸都开始报道邮局收到寄给圣诞老人信函的新闻。“孩子们对圣诞节愈发期待。”1873年12月,《凤凰城每日报》称。另一位驻扎在斯塔克县的记者也在次年写道,“上周,两个小家伙闯进了民主党的办公室,希望我们帮助他们给圣诞老人寄信。”

    随着信件越积越多,“谁来回复”成为严肃的问题。一些报纸将信件内容公开,征召读者回复,但绝大多数送到邮局的信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公众和媒体开始为孩子发声,抱怨后者的愿望被忽视,有慈善团体直接向《纽约时报》发问,能否找到更好的方式满足孩子?

    经历了若干次不成功的尝试,联邦邮政部门终于在1913年决定,只要经过当地邮政部门同意,慈善团体就可以代为回复信件。就这样,在肯塔基州等地,一些民间组织率先开始回复信件,还会根据信的内容提供小礼物,如坚果、糖果以及鞭炮和蜡烛。

    受此启发,各行各业的好心人纷纷用各自特有的方式给孩子们回信,同时,也难免引起一些问题。1913年,报关员约翰·格鲁克在纽约成立了“圣诞老人协会”,专门负责回复当地成千上万的来信。起初,他的努力得到了新闻界、公众和社会名流的赞誉。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该机构索要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支付日益增长的礼物和邮资需求。相关服务推出数年后,人们忽然发现,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曾被人们歌颂为“真人版圣诞爷爷”的格鲁克却赚得盘满钵满。显然,多达几十万美元的善款流进了他的腰包。

    最后的结果是,邮政部门取消了该协会的回信权,并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政策,明文规定哪些个人和团体有资格接受和回复信件,哪些不行。

    “圣诞老人邮局”声名鹊起

    被称为“圣诞老人之乡”的圣塔克劳斯,就是合法接受和回复信件的地点之一,且拥有超然的地位。这个位于印第安纳州迈阿密县、与圣诞老人同名的小镇在百年前名唤圣达菲。1850年,当地居民向联邦政府要求设立邮局,遭拒绝,理由是已经有了同名的地址。

    于是,人们想到了改变镇子的名称。坊间传说,1855年冬,村民们开会讨论改名事宜,突然传来一阵铃铛声,有个在场的孩子脱口而出:“圣塔克劳斯”,小镇的新名字即由此而来。

    镇上很快有了邮局,邮政系统也开始向这里转发一些写着“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1914年,在该镇邮局局长詹姆斯·马丁的牵头组织下,“意料之外的回信”开始被成批地刊登在报刊杂志上类似“信不信由你”的版块中,“圣诞老人邮局”的名头遂广为传播。

    此后百年,孩子们给圣诞老人写信的热情愈发高涨,圣塔克劳斯也从中看到商机,修建了圣诞老人城堡和圣诞老人博物馆;如今,通过名为“圣诞老人的精灵”的官方机构,小镇每年能确保至少1.5万封来信得到及时回复。

    “整个12月,我们都非常非常忙,十几名志愿者每天劳作12~14个小时。我们会赶在平安夜前,通过个性化的笔迹让对方知道圣诞老人看过信了。”帕特·科赫之父是圣诞老人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据她介绍,发自“圣诞老人邮局”的每封回信上都印着特意设计的邮戳。

    “我们不会承诺什么,”科赫补充道,“但会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愿望有人听到。”而且,回信的内容并非千篇一律,当中许多是极富针对性的。比如,孩子们在信中提到踢足球,回信就会鼓励他们“好好踢”,有时还会教导他们将玩具和伙伴分享,又或是尊重别人。

    从礼物清单中看到时代发展

    时至当下,孩子们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已经发展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式:通常以“亲爱的圣诞老人”开头,接下来是简单的自我介绍,通过回顾一年来做过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绩,向圣诞老人证明自己是好孩子,之后再列出想要的礼物清单和原因;结尾前,还要表达一下对圣诞老人的感谢。落款后,把信放进信封,邮寄地址注明“Santa Claus. North Pole”。

    通读《寄往圣诞小城》一书可以发现,小朋友们想要的礼物五花八门:有的喜欢新玩具,有的祈祷家庭和睦,有的想要宠物,甚至还有人想要“时光机”,消除不愉快的回忆。当然,也有成年人的来信,他们中有人希望自己的儿女心想事成,有人祈祷被派往前线的爱侣平安归来,甚至还有人期待圣诞老人送来一个“身材高大、有教养,收入稳定的男朋友”。

    一封封饱含心愿的书信,犹如时间胶囊;稚嫩的字体和纯真的愿望,传递出了不同时代的担忧、渴望和特色。如圣诞老人博物馆现任馆长艾米丽·韦斯纳·汤普森所言,“从一张简单的信纸到写满昂贵礼物的清单,从一块积木到一个iPad,你可以看到世界的发展。”

    《史密森尼杂志》官网文章指出,19世纪70年代,孩子们要求的礼物往往是简单实用的,比如书桌、祈祷书、爸爸正在用的发蜡。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小家伙们开始要求更多好玩的东西,如糖果、娃娃和旱冰鞋。进入21世纪,他们最渴望获得的则是电子产品。

    “他们当然会要求不同的礼物,因为如今已进入电子时代。”阅读了数以千计的、寄给“亲爱的圣诞老人”的信件后,科赫表示,孩子们的纯真并没有改变,“他们想要的东西确实比19世纪30年代时多了不少,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美国:谁在回复“写给圣诞老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