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亲朋好友如相问,一颗“伤心”在玉壶

海归最怕奇葩问题:出国为啥不做代购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23日   15 版)

    对于海归来说,走亲戚是免不了的“回国程序”,总少不了被七大姑八大姨包围问长问短。对于亲戚朋友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和要求,许多留学生招架无力,只能默默“吐槽”。

    “XX很便宜吧?帮我带一个”

    留学生回家被亲戚朋友问到最多的,恐怕就是:“出国为啥不顺便做做代购?”“XX在国外很便宜吧?帮我带一个”……

    刚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不久,小李就体会到了“被代购”的酸甜苦辣。尽管她每天忙碌地往返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还是经常收到亲戚朋友请她帮忙买东西的信息,商品清单从奢侈品、衣服、化妆品、保健品到婴儿用品,几乎无所不包。

    当时,香港刚出台禁令,规定每次向内地邮寄奶粉或每人每天携带奶粉离港超过两罐就属于违法,查出来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被判监禁两年。以至于每次听到亲朋好友问她是不是在香港“就非常紧张”,甚至连跟导师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都不敢轻易告诉亲友,因为“不是去游山玩水的,根本没时间大采购”。

    “每天的课业负担挺重的,还得想办法发表论文,帮学校给研究生代课,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小李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她租住的宿舍在山上,每天去学校得先下山,再上山,光步行就要花不少时间。再加上香港中文大学距离闹市区很远,她偶尔才能抽空和朋友去逛一逛,买些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因为种种困难,小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所有代购要求,包括给舅舅的小女儿买奶粉。“有人可能闲暇时间多,顺便做代购赚点钱,也当作消遣。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她表示,“好在父母能理解我的难处,亲戚们也不会强求。”

    小A刚到香港留学不久,恰好遇上iPhone 6全球首发,供不应求的内地水货价格已被炒到了1万元以上,港版售价折合人民币才4400元左右。因此,各路亲戚朋友都开始拜托小A帮忙代购,甚至包括一些多年未曾联系的老同学。

    亲朋好友不知道的是,当时购买iPhone 6需要香港居民身份证或本地手机号,而且得每天早上8点在苹果公司官网上抢代码。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只要没课,小A都会早早起床上网,结果一部没抢到,反而被别人埋怨。

    还有一次,一位开药店的朋友拜托小A在香港药店买一批货,正逢期末考试季、根本没时间出门的的小A顾及朋友情谊,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到了12个小时,专门抽出一天休息时间去逛街,还特意对比了好几家超市、药店的价格。然而,对方却抱怨她找到的价格“比淘宝上还贵,是不是没有货比三家”。

    “本来帮亲戚朋友代购就很尴尬,赚钱不赚钱都不太对,有时还费力不讨好。”小A说,对方的不理解和不体谅,让她“非常心寒”,她果断将此人拉进了微信黑名单。

    最近一次放假回家前,行李箱里装满了香水、眼影、衣服、香烟的小A心酸地发现,这些东西大多是给亲友代购的物品,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礼物很少。后来,她“毅然”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拒绝代购的“宣言”:“我不想一整天都去逛街,让我专心学习会儿吧!我是来留学的,不是采购员!”

    “终身大事”没解决被围攻

    一个月后,已经决定辞职的小马即将完成工作交接,结束早已让她心力交瘁的海外职业生涯。在新加坡传媒公司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小马几乎每天都得加班到晚上8点以后才能吃饭,周末也经常临时被召回公司全天加班,还得时不时地出镜扮演受访群众。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让她不仅患上了腰肌劳损,还因生活不规律不时陷入情绪低潮。

    辞职后,恢复了“自由身”的小马可以经常回国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这让她无比期待。但身在和睦大家庭的她也担心,自己的个人生活会被爱八卦的亲戚问个底儿朝天。

    “每次回国都会被催着生孩子,爷爷奶奶催,亲戚朋友问,连父母都不停地念叨,好像忙着工作不生孩子就是不务正业一样。”小马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新加坡有不少中国女性不出去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她好不容易凭借过人的英文水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收入不算高被众人认为“还不如回家买菜做饭”,老公也希望她尽快回归家庭生孩子,夫妻俩因为这事没少吵架。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向别人解释清楚,要不要孩子是我自己的事,我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心理准备。”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小马忍不住“吐槽”,“更何况还有现实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入新加坡籍,将来孩子上学要多花钱。”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读博士的高同学有着类似的烦恼。比小马还大一岁的她因为忙于学业至今未婚,也没有稳定的男朋友。这在同学中很正常的现象到了亲戚朋友口中,却成了她最让人担忧的“缺点”。

    未能解决终身大事的留学生被亲友围攻“什么时候找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已不是新鲜事了。每次回国,高同学都要在已经异常紧密的行程中安排一两次相亲,大多数时候对方是在国内工作生活,这让她颇为无奈。

    其实,不到30岁已在美国购房的高同学各方面条件不错,将来工作也很有前途,身边不乏时常献殷勤的追求者,只不过她觉得还没遇到“感觉对的人”。小高对《青年参考》记者说,她在中国男生很少的文科类专业读书,而身边适婚的外国男青年要么特别爱玩,性格不太合适,要么过于追求稳定,已经结婚。

    “可能因为在学校时间久了,总希望按照校园恋爱的模式慢慢酝酿一段感情。”高同学说,“可在家人亲戚眼中我已经是‘剩女’了,必须直奔结婚去。这种观念差异让我感觉很累。”

    奇葩问题令人啼笑皆非

    每次回国,小马都呼朋引伴,把老北京涮羊肉、重庆牛油火锅、安徽臭鳜鱼等美食吃个遍。父母也会在家里做一大桌子菜,心疼地催促女儿多吃几口。但一被问到“你在国外吃不到这个吧”,她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其实回国以后到处吃吃喝喝主要是为了跟久未谋面的朋友聚聚,并不是对这些食物多有热情。”小马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在华人聚居的新加坡吃到正宗的中餐并不难,自己做饭也完全可以复制家乡口味,更何况她对当地物美价廉的肉骨茶、辣椒蟹和椰浆饭情有独钟,并不存在饮食无法适应的问题。

    在美国留学的网友“Caroline”最反感的问题,则是“美国人是不是天天吃垃圾食品”。“如果天天吃汉堡、薯条、煎鸡蛋和墨西哥玉米卷,我也伤不起啊。美国人吃什么跟我没关系,我可以自己去超市里买菜做饭。”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不过你看我回国后一看到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就反胃,应该能猜出大概了,何必要多问呢?”

    饮食习惯不同,是很多人对外国文化的第一印象,好奇的亲戚多问几句也可以理解。而在许多留学生眼中,比吃饭更可怕的就是饭后看电视的时间。因为许多电视台有用英文播出的节目,留学生经常被家人要求“同声传译”,或索性被要求“说几句英语给我们听听”,这种硬着头皮的“表演”往往令人十分尴尬。

    还有许多人对留学有误解或偏见,经常问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比如“去英国,为啥不读牛津”,等等。也有人认为“出国就是去镀金的,出去体验体验生活”;有人相信“在国内成绩倒数的孩子,到美国读高中都是优等生”;还有人操心“女孩就应该安分,到年龄找人嫁了就是了,出国折腾什么”。

    更让人无奈的是,留学生自己都不一定明确规划好的未来,总有七大姑八大姨跳出来替他们操心。有人认为“外国毕竟不是自己家”,也有人说“外国水好土好空气好,回来干啥”。有人抱怨“花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好非要出国,国外读书回来,工作也不好找”,也有人关心留学生“什么时候移民,什么时候拿到绿卡”……

    其实,对于许多留学生而言,回国还是留下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很多人站在岔路口的最后一秒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但身边的亲戚不一定明白这种纠结,只是一味抒发自己的感想。

    不过,回国与亲友团聚的时间毕竟十分珍贵,种种奇葩问题也可能只是出于关心。“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留学生只能默默接受他们的“狂轰滥炸”,或者在朋友面前、社交媒体上偷偷“吐槽”了事。

 

海归最怕奇葩问题:出国为啥不做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