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品牌争相植入“007”电影,值吗?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02日   14 版)

    第六代“007”丹尼尔·克雷格戴的腕表是欧米伽赞助的。

    自2012年《大破天幕杀机》起,喝了50年马天尼的邦德换了口味,改喝喜力啤酒了,原因很简单:喜力砸了重金。

    第五代“007”皮尔斯·布鲁斯南喝雪树伏特加马天尼时的优雅举止,已成为该系列电影中的经典镜头之一。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银幕上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之所以魅力十足,离不开植入电影的各大奢侈品牌对他的“包装”。而当下正在全球热映的第24部“007”系列电影《幽灵党》中至少有17个植入广告,创下了“007”系列电影之最。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品牌想“傍上”邦德,需要掏多少钱?究竟值不值呢?


    有商业品牌植入,更有国家形象植入

    随着“007”系列第24部电影《幽灵党》10月26日在英国首映,那个颇有女人缘的英国特工又回来了。只不过,按照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银幕上的邦德先生除了同邪恶分子展开较量外,还得负责品牌推销工作——有眼尖的观众发现,《幽灵党》至少有17个植入广告,创下了“007”系列电影之最。想必当年英国作家伊恩·兰开斯特·弗莱明(Ian Lancaster Fleming)在塑造邦德这一形象时,不会想到他日后会从事如此有“钱途”的“副业”。

    植入广告已成为“007”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幽灵党》中,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等豪车品牌成为赞助商;邦德使用的手机是电影发行公司索尼制造的;穿的西装是Tom Ford的;雪树伏特加(Belvedere)、堡林爵香槟(Bollinger)和喜力啤酒(Heineken)则成为邦德的饮品,尽管影迷批评他在上一部“007”电影《大破天幕杀机》中,不喝伏特加马天尼,改喝啤酒,看上去“就像蓝领工人”。

    24部“007”电影的植入广告组成了一个奢华的品牌王国,而这一切还得从1962年说起。这一年,首部“007”影片《诺博士》上映。影片中,邦德手上的劳力士“潜航者”手表,开启了“007”电影的植入广告之门。从此,从西装到饮料,从手机到手枪,从腕表到豪车……和邦德一起征服观众的奢侈品牌不胜枚举。

    “007”电影中不仅有商业品牌植入,更有国家形象植入,比如《幽灵党》开头那段发生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戏码,就是墨西哥最好的国家形象广告。影片中,邦德与对手在直升机上打斗,摇摇晃晃的直升机在墨西哥城上空穿梭,地面上则挤满了身着奇装异服、庆祝当地传统“亡灵节”的民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去年11月24日因“黑客门”被披露的索尼影业员工电邮显示,墨西哥官方希望《幽灵党》能塑造该国的正面形象,并要求由墨西哥著名女星史蒂芬妮·席格曼(Stephanie Sigman)出演邦女郎艾丝特拉。作为回报,墨西哥将赞助影片出品商索尼影业和米高梅影业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

    邮件曝光后,上述两家影业公司都辟谣称,绝对不会为了收赞助而硬往剧本里安插内容,“将以创作为第一重点来拍电影”。但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墨西哥官方后来承认向片方赞助了2000万美元,但表示没有要求改戏。片方也表示,影片展现的墨西哥元素,以及墨西哥女星出演邦女郎均为“巧合”。

    不管怎么说,“007”系列电影通过票房和植入广告获取了丰厚的收入是不争的事实。英国路透社表示,若以2015年的价格计算,自《诺博士》上映以来,“007”系列电影的票房总收入已达1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62亿元),市场营销收入约为40亿至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86.2亿~482.8亿元)。

    各品牌为“傍上”邦德绞尽脑汁

    为了能“傍上”詹姆斯·邦德这个魅力十足的帅哥,各大品牌绞尽了脑汁,和同行进行一番“明争暗斗”。

    就拿被视为男人品位象征的手表来说,邦德最初戴的是劳力士,但它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被日本精工表取代,在1989年“回归”后,于1995年被欧米伽取代。从此,邦德手上戴的都是欧米茄手表。该品牌到底为此花了多少钱目前还不清楚,但想必不是小数目,因为影片对欧米伽的凸显着实“用力”,比如在2006年的《大战皇家赌场》中,邦女郎问邦德:“你戴的是劳力士吗?”邦德答:“我戴的是欧米伽。”而今年的《幽灵党》更是给了欧米伽数秒钟的表盘特写。

    在“007”系列电影里,除了“邦德,詹姆斯·邦德”,最为人耳熟能详的台词恐怕就是那句“伏特加马天尼,摇匀,不要搅拌”了。然而自2012年《大破天幕杀机》起,喝了50年马天尼的邦德换了口味,改喝喜力啤酒,原因很简单:喜力砸了重金。

    “我们不能披露实际的赞助金额,但我们的投资确实很大。”喜力英国高端品牌总监戴维·莱特(David Lette)称。而据英国《卫报》报道,喜力花了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与“007”系列电影达成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包括在电影中植入广告,还包括拍摄“007”主题的广告片——《幽灵党》在英国首映时,喜力便推出了“007”风格的广告片《追逐》,片中主角正是在电影中饰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员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

    “邦德是个酒鬼,他喝香槟,穿上白色礼服时他喝马天尼,但他也应该有喝啤酒的时候。”喜力全球营销活动总监汉斯·艾瑞克·图特(Hans Erik Tuijt)在接受英国《市场营销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道。

    《幽灵党》中,邦德使用的手机是索尼的Xperia Z4。而据美国“商业内参”网站报道,克雷格和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曾拒绝在片中使用索尼或三星等安卓手机,因为“有可能损害詹姆斯·邦德的固有形象”。不过,邦德最终还是用了索尼手机,毕竟,他的“老东家”就是索尼公司。

    没有植入广告就没法拍电影

    路透社称,除了电影植入外,各家赞助商还可以将“007”元素嵌入自己的产品(如雪树为庆祝《幽灵党》英国首映,发布了一款“幽灵党”纪念版伏特加),也可以使用以“007”电影为主题的广告(正如吉列剃须刀和喜力所做的那样)。

    喜力公司将丹尼尔·克雷格的脸印在啤酒瓶瓶身上。向来赞助体育赛事的吉列是首次赞助“007”电影,其母公司宝洁的美容产品传播副总监卡拉·巴克利(Kara Buckley)表示,这是赞助体育赛事以外的另一种(赞助)方式。市场营销顾问、伦敦营销学院讲师雅克·德·考克(Jacques de Cock)更是指出,对于各家赞助商来说,“007”系列电影就相当于电影版的奥运会。

    电影植入如此多的广告,难道就不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吗?实际上,这多少也是制作方的无奈之举。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为了迎合观众对于大场面的喜好,“007”影片的成本越来越高。《幽灵党》的拍摄成本加上宣传推广费用高达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43亿元),成为最烧钱的“007”电影。其中一个于今年6月在摩洛哥拍摄的场景,动用了8418升燃料和33公斤炸药才得以完成。

    巨额投资使得单纯依靠票房的盈利模式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如此一来,植入广告越来越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电影业中,金钱是另一个概念,”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国际银幕》的新闻编辑迈克尔·罗瑟(Michael Rosser)说,“家庭娱乐市场正在下滑,所以电影必须依靠其他方式赚钱,而广告植入确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在完美的世界里,不应该有植入广告。然而现实是,假如你想要一部跟你预期一样精彩的‘007’电影,仅靠善意是无法实现的。”

    类似的观点,丹尼尔·克雷格在拍摄《大破天幕杀机》时也曾表达过。他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没有植入广告,我们就没法拍(电影)……很不幸,但现实就是这样。”

    英国《金融时报》称,“007”的审美观“绝对不是俗气花哨的那种”。邦德身上体现出的成熟优雅,使得和“007”扯上关系的商品都能在销量上实现突破。比如英国奢华山羊绒品牌N Peal的单层翻领羊绒衫(售价269英镑,约合人民币2597元),在《幽灵党》的预告片中亮相后销量飙升。时尚博客Menswear Style戏称,“高领毛衣占领了网络”。

    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是英国手工鞋品牌Crockett & Jones的总经理,他表示,《幽灵党》推动了Crockett & Jones鞋子的销售,“尤其是售价460英镑(约合人民币4441.5元)的Camberley皮鞋”。

    还有一些奢侈品牌,即使没有在电影中“露脸”,也愿意投钱赞助“007”,以期推动销售。法国都彭公司(Dupont)就推出了“007”系列的钢笔和打火机,受到了影迷追捧。

    在英国咨询公司Blended Republic主管克里斯·塞丝(Chris Sice)看来,植入广告的主要受益方是电影,因为“每次宣布一个合作品牌时,媒体就会大肆报道,这也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这些品牌在为邦德电影做推广,买单的却是它们自己”。

 

大品牌争相植入“007”电影,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