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遭监视20载

FBI案卷中的文豪马尔克斯

本报特约撰稿 姜琳 《 青年参考 》( 2015年09月16日   20 版)

    中年时代的马尔克斯

    解密档案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起的20余年间,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进行了长期监视,原因只是后者曾为古巴通讯社服务过一段时间。


    带着妻儿来到华盛顿后,加西亚·马尔克斯立刻住进豪华酒店,月租为200美元。他相信能在美国收获更多写作灵感,却不知道自己刚一入境,就已进入联邦调查局(FBI)的黑名单。

    时值1961年,埃德加·胡佛领导的联邦调查局秘密创建了有关这位哥伦比亚作家的案卷,并在此后24年间不断丰富其内容。甚至在马尔克斯成为各国领袖的亲密友人,并凭借引人入胜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种监视仍在暗中进行。

    外界无从知晓美国政府监控马尔克斯的动机。可以查实的是,马尔克斯在美逗留期间,曾为一家古巴通讯社服务,而他本人也以左派自居,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私交不错。

    有趣的是,联邦调查局更新案卷时,或许是负责此事的特工偷懒,他们直接从马尔克斯的畅销作品上拷贝了他的肖像,将复制来的照片放进了加盖有“秘密”两字的卷宗里。

    厚厚的案卷中包括马尔克斯在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和西班牙语出版物上发表的不少文章。1982年,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刊发的关于马尔克斯获得诺奖的报道中,美国情报人员一本正经地在“马尔克斯是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亲密友人”一段话下面划了线。

    明里受褒扬,暗中遭盯梢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根据法律,有关马尔克斯的卷宗本应在早些年公布,但直到今年8月,联邦调查局才从中挑选了137页予以公开,其余的133页仍未得到解密。

    今天看来,以间谍嫌疑跟踪一名外国作家,美国政府似乎有些风声鹤唳。然而将时钟拨回半个世纪前,不光马尔克斯,就连海明威这样成名已久的美国本土作家,都曾在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强力部门“挂名”,在全美范围内遭到持续跟踪——美方采取这种做法并不是因为某人有什么错误或犯了罪,而是冷战时期惯用的“预防性措施”。

    这与美国政要的公开表态形成了显著反差。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绰号“加博”的马尔克斯身兼小说家、记者、剧作家、政治评论员等多重角色,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偶像。随着他声望日隆,美国政商界的达官显贵纷纷抛出橄榄枝。克林顿执政期间时,马尔克斯多次去白宫拜访;据说,前者在上大学时首次读到《百年孤独》,就成了马尔克斯的铁杆粉丝。

    2014年4月17日,87岁高龄的马尔克斯在墨西哥病故后,白宫在第一时间发去唁电,称马尔克斯为“美洲人的声音和代表”。奥巴马总统提到:“这个世界失去了一名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一个我自年轻时代就很喜欢的人。”克林顿则在发表讲话时声称,“在过去20多年里,我很荣幸成为马尔克斯的朋友,从而了解他伟大的心灵和杰出的思想。”

    英语水平遭美特工“吐槽”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联邦调查局秘密案卷的开头部分,一条由FBI大佬胡佛亲自签发的手令赫然在目,落款为1961年2月8日,上面写道:“无论马尔克斯为何而来,他一进入美国,就要派人紧紧盯住。”同一天的另一条记录强调了马尔克斯与古巴拉美通讯社的联系,联邦调查局认定,后者吸纳了“很多共产主义者”。

    相当一部分材料直接发往胡佛案头。对多疑的胡佛来说,能够证明马尔克斯身负某种秘密使命的线索似乎很多:这位作家曾多次出入古巴首都哈瓦那,一度被委任为古巴电影学院的名誉院长,并在古巴政府提供的别墅里度假;对卡斯特罗,马尔克斯不吝褒美之词,称前者“有简朴的习惯,不懈追求梦想,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言语谨慎,举止优雅……”

    同年4月,监视者在卷宗里添加了马尔克斯为古巴官办媒体工作的情况。相关材料提到,时年33岁的马尔克斯正在报道一名被指控谋杀的古巴人,情报人员还特地在那篇报道旁加了批注:“这家伙的英语很烂,看起来,他关于此次审判的报道不太可能获得重视。”

    事实上,马尔克斯和妻儿入住酒店后,整日深居简出,甚少会客,让希望窥探其一举一动的特工颇为头痛。从公开的档案看,FBI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1961年7月的一份备忘录显示,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先后与9名线人接头,试图归纳出马尔克斯的出行习惯。

    “他从不属于任何政治组织”

    初次随父亲来到美国时,马尔克斯的大儿子罗德里戈只有两岁。日前,身在洛杉矶从事电影制片工作的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强调,马尔克斯全家人当时对FBI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但媒体最新的爆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他说:“考虑到一个哥伦比亚人来到美国,却为古巴通讯社服务这个事实,如果他不引起注意,那反倒不正常了。”

    在罗德里戈的印象中,父亲曾不止一次提过,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跟踪,跟踪者通过口哨声彼此呼应。只不过,他们当时没猜到,这些不速之客有美国政府背景。

    略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是因为“不够激进”,马尔克斯赴美几个月后就被拉美通讯社解聘了。罗德里戈解释说:“我父亲不是正式的共产党员。实际上,他发表过一些关于他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的文章,里面的观点是混淆的……他从来不属于任何政治组织。”

 

FBI案卷中的文豪马尔克斯
美监狱严控囚犯阅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