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首要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三边足球:因为“任性”,所以流行

作者[美]丹尼尔·奥博豪斯 编译 郑大为 《 青年参考 》( 2015年09月09日   22 版)

    三边足球的创始人阿斯戈·约恩

    参赛各方在开球前交流,希望确定某种“同盟关系”。

    三边足球在欧洲各国街头已颇为流行

    当绿茵场上的对阵者从两方变为三方,足球运动的陈规旧俗便遭到了彻底的颠覆。源于左翼思想家的创意,在先锋艺术家推动下成为现实,三边足球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崛起。


    夏末的一个凉爽傍晚,钟声回荡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尖塔之间,宣告今天正在变为昨日。地处闹市区的塔克西姆广场上寂静异常,和2013年土耳其民众在此集会示威时的喧嚣形成了强烈反差。偶尔有几个警察在街角闪过,意在防备抗议者卷土重来。

    时钟指向深夜。不知从何时开始,陆续有人影从广场四周的小巷中出现,并用夹杂着少许德文的英语低声交流。这些不速之客脱去外套,用它们在广场中央围成六边形。在涤纶织物散发出的淡淡味道中,他们拿出足球,传球、射门……完全无视巡警的目光。

    不到半小时,这场球赛便引来了数百人围观,谈笑声打破了宁静。奇怪的是,场上同时有三支球队在竞技,球员们阵型随意,也不在乎球是否出界——这恰恰是“三边足球”的精髓所在。那些在旁监视的军警应该不会意识到,广场上正在进行一场足球革命。

    马克·戴森说:“那是一场令人吃惊的比赛,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三边足球赛事,简直棒极了!”作为德特福德三边足球俱乐部成员,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公众推介这项运动。

    重构工作和享乐间的界限

    发明三边足球这项“脑洞大开”的运动的,是丹麦艺术家、哲学家阿斯戈·约恩。半个世纪前,此君是“国际情境主义组织”成员,整日与无政府主义者、左翼活动家和先锋艺术家为伴。不论是对资本主义的前景,还是对反资本主义知识分子的表现,他都感到失望。于是,约恩开始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寻求创造性替代方案,重构工作和享乐间的界限。

    戴森解释说,约恩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左翼领域,以至于他很难用语言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思想。最后,他诉诸于对足球这项运动加以改造,以此隐喻自己的理论创新。

    为凸显反权威精神,三边足球的首要规则就是“没有规则”:这项运动只需要一个球、3支球队、六边形的球场,除此之外,任何东西都可以随时修改。

    有别于一对一赛制的足球,决定三边足球胜负的不在于谁进球多,而在于谁失球少。这种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颠覆传统足球的指导思想,即对抗性、侵略性和确定性。约恩认为,传统足球使得球员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则和死板的战术踢球,且必须有明确的赢家和失败者。

    而在三边足球中,这些约束大都不复存在。“我们一开始比赛,就会跟其他队伍商量‘我们结盟好吗’,或采取类似战术。”戴森说,“但无论如何运用计谋,比赛都不会按设想进行,你并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盟友、谁是对手。你没准会想当然地认为‘如果争胜,就会取胜’,但这项运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这就是约恩所谓的‘绝对自发性’的最高境界。”

    不请自来的球员是不可或缺的风景

    阿斯戈·约恩没能活着看到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1973年他去世后,三边足球看起来和他的哲学观点一样,似乎注定会被遗忘。然而到了1994年,一群参加英国格拉斯哥冬季学会、深受情境主义影响的建筑系学生,让这项运动起死回生。

    这群人由激进左翼人士、先锋派艺术团体成员及伦敦心理地理协会成员组成,他们的兴趣在建筑学之外。正是在那里,戴森认识了费边·托普赛特,后者当时正在翻译约恩的丹麦语著作。这次邂逅,开启了两人的亲密友谊,进而促成了三边足球的复兴。

    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如果说约恩是三边足球之父,托普赛特就是三边足球之子。在那一年的会议上,后者突然向众人提出,要实际验证一下这项奇特的运动是否真有意义。由他领头,众人换上运动服,不畏格拉斯哥的严寒,开始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三边足球比赛。

    “开球前,大家一个劲儿地抽烟喝酒。”戴森回忆说,“最开始的5到10分钟,大约50人只知道跟在球后头跑。大伙儿都不是职业选手,当时的场景看起来一定既混乱又搞笑。比赛前后进行了大约半小时,因为天气冷得要命,我们最终提前鸣哨,跑回了酒馆。”

    这场首秀不那么亮眼,但从此开始,三边足球在各国民间兴起。2011年,戴森偶遇艺术家内尔·特兰斯彭,发现后者所属的群体对三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伦敦东南的德特福德街区举办常态化联赛。那里不但是欧洲艺术氛围最浓的地区,还有一座可免费出入的福特汉姆公园,没有执法人员监管。“政府部门一般都会对使用草皮者收费,以冲抵维护费和警方维持秩序的费用。”戴森说,“福特汉姆公园有很多醉汉,这也是其可爱之处,他们总会来观赛,偶尔还跑进场地参战。”

    这些不请自来的家伙并不令组织者讨厌,反而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戴森诠释:“这是一项开放而自由的运动。我们建立了球队,但其他人只要想参加,就可以随时上场。”

    这项运动具有“极端的包容性”

    三边足球的拥趸普遍相信,这项运动具有“极端的包容性”,参与者要在内心保持对世界的清醒认识,更要把种种突破常规的举动当做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

    这一点得到了杰夫·安德鲁斯的赞同,他是德特福德三边足球俱乐部的经理。这项运动不仅把开创者的理念变成了现实,还摒弃了传统足球的弊端,即受制于大型俱乐部和大企业的资金。“三边足球的时代已经到来,”安德鲁斯表示,“我们的场地免费,我们不需要政府或商业赞助,这完全符合平等精神和国际主义价值观。”

    得益于托普赛特等人的大力推广,三边足球在欧洲蔚然成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也有了定期联赛。土耳其、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粉丝成立了各自的队伍。这意味着,各国公众对这项运动的兴趣,正如它的初衷所强调的那样,轻易突破了文化和民族的藩篱。

    三边足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组织者甚至于2014年在丹麦的锡克尔堡举行了首届三边足球世界杯赛,时间几乎与巴西世界杯同步。最终,来自土耳其、立陶宛、英国、法国、波兰、丹麦和德国的7支队伍,为争夺冠军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混战。

    在英国伦敦,人们组织了由6支队伍参与的卢瑟·布里塞特联赛(编注:这个名称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位运动员),每月第一个周日在德特福德街区同时进行两场比赛,赛期从每年9月持续到次年6月。“主宰卢瑟·布里赛特联赛的仍然是超现实主义者,抑或无政府主义者,当然也可能二者兼有。”马克·戴森解释道,“我们深受街头文化影响,比如海报,比如涂鸦。随时随地,我们尽一切可能,追求‘少工作、多比赛’。”

    ▋青年文化平台VICE美国站

 

三边足球:因为“任性”,所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