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安倍谈话”期望过高
作者[韩]金永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12日
02
版)
|
历史事实 |
即将于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发表的“安倍谈话”未必能满足中韩等国的期待。不过,各国亦无须将其视作障碍,而是应灵活行事,掌握对日外交的主动权。
-------------------------------------------------------------------------
外界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战后70周年谈话看作判断韩日关系改善或倒退的分水岭,据说不少人抱着“至少这次能道歉吧……”的期待。然而,笔者近日在东京进行了两天采访后,得出的初步结论却是:我们应对安倍的谈话做好“不满意的准备”。
诚然,没有一位专家可以断定安倍谈话的确切内容,但我从曾任《朝日新闻》主编的船桥洋一口中听说,在负责讨论谈话内容并为安倍提出建议的智囊团中,两名强硬右派的意见输给了多数自由派的意见,令人多少有些心生期待。
庆应大学教授添谷芳秀却表示,他虽然关注韩国的期待和安倍的基本意识形态间可能产生的和谐,但并不抱有太高希望。他还说,对中国来说,韩国的存在感也并不强烈。添谷芳秀和船桥洋一都是精通中国局势的专家,他们的话自然不能小视。
另一个重要性不亚于安倍谈话的大问题是,中日关系回暖可能导致韩国逐渐陷入外交孤立。这恰恰是韩国外交系统,寄希望于“朴槿惠总统表明改善韩日关系意愿后,韩日关系前景就会明朗”的期盼所导致的苦果。
韩国外交人士把国民、可能也把总统,领上了错路。根据船桥洋一的说法,将于9月访美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使是为了改善中美关系,也会把改善中日关系提上日程。依照他的观点,安倍的外交参谋谷内正太郎此前访华,已经找到了改善两国关系的突破口。安倍甚至制定了9月访华和等待中国领导人于明年初访日等充满野心的首脑外交日程表。
表面上看,南海问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但北京已然向美国发出了“无需担心”的信息,美方也自我克制,没有做出过度反应。这从侧面说明,华盛顿希望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相比之下,如船桥洋一所言,“韩日关系太过感情用事,日本只有在面对韩国时才会如此”。韩日关系发展至此,两国媒体负有很大责任。日本《产经新闻》将批判韩国作为一种“噪音营销”策略,《读卖新闻》也在报道韩国问题时极尽煽情之能事。韩国媒体则自从安倍亮相后就过度夸张报道日本的右翼问题,甚至将日本天皇称做“日王”。
这方面的一个反证是,安倍政府于7月中旬在众议院推动通过安保领域的11项相关法案后,日本各地随即爆发了反对示威,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少便利店还悬挂着诗人用红色大字写的传单,上书“无法原谅安倍的政治”。笔者在日本采访到的村山富士前首相和添谷芳秀教授都强调,日本虽陷入了议会民主主义危机,但国民并没整体右倾化。
韩剧在日本仍很受欢迎,曾因“嫌韩示威”而有一半商家关门的新宿韩人城也已复苏,反韩活动的气势已大幅受挫。虽有民族主义者批判安倍对中国做出太大让步,但这些并非日本的主流舆论,也没有针对韩国的相关言论。我们就不要在即将熄灭的火上再浇油了。
可以预测,安倍的谈话不会完全满足外界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像以前一样感情用事,改善韩日关系将遥遥无期。只要安倍表示愿意全盘继承历届首相的谈话内容,我们就可以接受,在安全、文化、经济等大的领域恢复两国关系,才是现实的选择。
维利·勃兰特1969年就任西德总理当天,曾模仿俾斯麦的话自问:“我现在是否近距离感受到了历史?”带领国家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方向发展,是领导人应尽的责任,但若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具备看穿历史的眼光。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
即将于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发表的“安倍谈话”未必能满足中韩等国的期待。不过,各国亦无须将其视作障碍,而是应灵活行事,掌握对日外交的主动权。
-------------------------------------------------------------------------
外界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战后70周年谈话看作判断韩日关系改善或倒退的分水岭,据说不少人抱着“至少这次能道歉吧……”的期待。然而,笔者近日在东京进行了两天采访后,得出的初步结论却是:我们应对安倍的谈话做好“不满意的准备”。
诚然,没有一位专家可以断定安倍谈话的确切内容,但我从曾任《朝日新闻》主编的船桥洋一口中听说,在负责讨论谈话内容并为安倍提出建议的智囊团中,两名强硬右派的意见输给了多数自由派的意见,令人多少有些心生期待。
庆应大学教授添谷芳秀却表示,他虽然关注韩国的期待和安倍的基本意识形态间可能产生的和谐,但并不抱有太高希望。他还说,对中国来说,韩国的存在感也并不强烈。添谷芳秀和船桥洋一都是精通中国局势的专家,他们的话自然不能小视。
另一个重要性不亚于安倍谈话的大问题是,中日关系回暖可能导致韩国逐渐陷入外交孤立。这恰恰是韩国外交系统,寄希望于“朴槿惠总统表明改善韩日关系意愿后,韩日关系前景就会明朗”的期盼所导致的苦果。
韩国外交人士把国民、可能也把总统,领上了错路。根据船桥洋一的说法,将于9月访美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使是为了改善中美关系,也会把改善中日关系提上日程。依照他的观点,安倍的外交参谋谷内正太郎此前访华,已经找到了改善两国关系的突破口。安倍甚至制定了9月访华和等待中国领导人于明年初访日等充满野心的首脑外交日程表。
表面上看,南海问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但北京已然向美国发出了“无需担心”的信息,美方也自我克制,没有做出过度反应。这从侧面说明,华盛顿希望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相比之下,如船桥洋一所言,“韩日关系太过感情用事,日本只有在面对韩国时才会如此”。韩日关系发展至此,两国媒体负有很大责任。日本《产经新闻》将批判韩国作为一种“噪音营销”策略,《读卖新闻》也在报道韩国问题时极尽煽情之能事。韩国媒体则自从安倍亮相后就过度夸张报道日本的右翼问题,甚至将日本天皇称做“日王”。
这方面的一个反证是,安倍政府于7月中旬在众议院推动通过安保领域的11项相关法案后,日本各地随即爆发了反对示威,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少便利店还悬挂着诗人用红色大字写的传单,上书“无法原谅安倍的政治”。笔者在日本采访到的村山富士前首相和添谷芳秀教授都强调,日本虽陷入了议会民主主义危机,但国民并没整体右倾化。
韩剧在日本仍很受欢迎,曾因“嫌韩示威”而有一半商家关门的新宿韩人城也已复苏,反韩活动的气势已大幅受挫。虽有民族主义者批判安倍对中国做出太大让步,但这些并非日本的主流舆论,也没有针对韩国的相关言论。我们就不要在即将熄灭的火上再浇油了。
可以预测,安倍的谈话不会完全满足外界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像以前一样感情用事,改善韩日关系将遥遥无期。只要安倍表示愿意全盘继承历届首相的谈话内容,我们就可以接受,在安全、文化、经济等大的领域恢复两国关系,才是现实的选择。
维利·勃兰特1969年就任西德总理当天,曾模仿俾斯麦的话自问:“我现在是否近距离感受到了历史?”带领国家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方向发展,是领导人应尽的责任,但若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具备看穿历史的眼光。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