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外媒:中国民众期待冬奥改变生活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04日   12 版)

    7月31日,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北京民众在“鸟巢”前庆祝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7月31日,经国际奥委会投票,北京成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写道,北京将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纽约时报》指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奥运历史中,北京是第一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新华社在评论中写道:“荣耀再次属于中国。”中国的普通民众则期待冬奥会改变他们的生活。

------------------------------------------------------------------------

    北京低调庆祝申冬奥成功

    7月31日晚,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说出“北京”二字时,北京申冬奥陈述人之一姚明在欢呼雀跃、互相拥抱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红了眼睛。

    “我反应有点慢。难以置信,我们真的赢了。”这个身高2.29米的“小巨人”笑着告诉《纽约时报》,“这是奥运会回到北京的最佳时机。”

    忙碌的北京在那一刻似乎凝固了时间。写字楼中爆发出欢呼声,人们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了购物中心大屏幕。一时间,“北京赢了”、“中国加油”等消息迅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举办2022年冬奥会一定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76岁的张昭石(音)兴奋地表示,“这次胜利会让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更自信。”

    不过,《华盛顿邮报》注意到,与2001年第一次申奥成功时的举国欢庆相比,中国人这次的喜悦显得低调、短暂了许多。当年很多人熬夜守在电视机前,为了庆祝北京胜利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但这次,人们很快回归了各自的生活。

    “我真的不关心。”30岁的金融分析师张硕(音)说,“那些冬季体育运动不是我的菜,它们非常昂贵。”但回忆起14年前让整个首都为之沸腾、陌生人在街头互相拥抱的盛况,他仍相信,“对所有中国人来说,申奥成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说,几十年来,政府宣传和教科书将举办奥运会描述为综合国力的体现,第一次申奥成功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标志着国家胜利回归世界舞台,意味着全世界的尊重。举办2008年奥运会并赢得史上最多的金牌,结束了这一“长期痴迷”。第二次成为奥运东道主,更加自信的北京理性了很多。

    “在奥运方面,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怀越来越少,开始真正享受比赛。”香港大学历史学教授徐国琦(音)告诉《华尔街日报》,“他们已经经历过那些了。”

    北京是个“安全可靠的选择”

    当欢乐的气氛席卷北京,数百名聚集在阿拉木图共和国宫外的哈萨克斯坦学生和政府官员最后看了一眼大屏幕,在沉默中迅速散开。这已是阿拉木图第三次与冬奥会擦肩而过。

    哈萨克斯坦希望奥委会将其视为“小国”,表示举办冬奥会是“发展中国家”的绝佳机会,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在投票前的最后一分钟还在慷慨激昂地陈述,但北京仍以4票的微弱优势胜出。英国路透社称,国际奥委会作出了“历史性的选择”。

    《华盛顿邮报》对北京胜出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报道称,哈萨克斯坦的面积和西欧差不多,人口比佛罗里达州还少,经济发展较落后。阿拉木图有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更“实惠”的办赛预算,但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阿拉木图的落败并不令人意外。相比之下,北京是无可置疑的“种子选手”。

    但在美国“商业内参”网站看来,北京同样不是个完美的选项。这座城市的地形和气候并不十分适合举办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距离北京160公里,即使乘坐新建的高速铁路也需50分钟才能到达。更令其他国家运动员担心的是,空气污染已是困扰北京的老问题。

    不过,法新社指出,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让国际奥委会相信北京有能力成功举办冬奥会。巴西“Globo”网站称,北京具备三大优势: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以及通过奥运会推广冬季运动项目的契机。

    “北京是个安全可靠的选择。”巴赫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们知道中国会兑现承诺。”

    阿拉木图对最终结果表示重在参与。“通过申办冬奥会,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哈萨克斯坦的惊人进步。”哈申冬奥委员会副主任安德烈·克留科夫告诉《华盛顿邮报》,“仅此一点,对我们国家而言就是重大胜利。”

    “奥运会不适合我们。”40岁的阿拉木图人萨根告诉《纽约时报》,“花那么多钱对我们的预算是很大的打击,我担心经济在赛后崩溃。所以我很高兴,国际奥委会做了个不错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节俭”

    哈萨克斯坦民众的想法并非杞人忧天,举办“烧钱”的奥运会,对经济是个不小的挑战。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称,2008年,中国为举办奥运会花费了约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更是创下了耗资5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6亿元)的纪录。相比之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的预算称得上相当节俭了。

    据“商业内参”网站报道,今年6月,美联社和市场研究公司GFK联合进行的调查发现,近90%的美国人支持美国城市申办奥运会,但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申奥的支持率只有61%。考虑到申奥要花费当地公共资金后,这一比例迅速降至52%。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称,瑞典斯德哥尔摩、波兰克拉科夫、挪威奥斯陆等欧洲城市先后退出申奥竞争,原因是财务问题、民众反对和对安全问题的担忧。7月27日,囊中羞涩的波士顿在纳税人的反对下,宣布放弃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

    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巴赫的说法称,可持续发展是北京申冬奥成功的关键因素。国际奥委会用8个字评价北京的预算:科学、合理、务实、可信。平均10美元(约合人民币62元)一张的冬奥会日常门票,也显得格外亲民。

    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北京一再强调“可持续”和“节俭”,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在北京地区只需新建一个场馆,造雪成本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台机器每小时可造20吨雪,且造雪最多只需要张家口日常供水的2%至3%。

    此外,北京、张家口的奥运村赛后将作商品房出售,延庆奥运村将作为酒店使用。北京冬奥申委还承诺,通过开发冬季运动市场,让冬奥会留下“强大的遗产”。

    “中国是人口大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强烈愿望。2008年奥运会后,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使用率达80%以上。”北京冬奥申委宣传部长王惠告诉《环球邮报》,“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节俭。对中国来说,奥运会的结束是可持续利用场地遗产的开始。”

    冬奥红利将惠及百姓

    张家口崇礼县的刘春芝(音)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餐厅和宾馆,为夏天避暑、冬季滑雪的游客提供服务。“我每年能挣10万元,我儿子是滑雪教练,每年挣4万元。冬奥会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生意。”她告诉《华尔街日报》。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很多张家口人期待冬奥会带来的潮涌而至的游客和投资拉动当地的经济。在这个一夜成名的“奥运小城”,改变已悄悄开始,很多矿山关闭,矿工转而从事旅游业。

    自2008年以来,北京2100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去年的人均43910元。现在,每到周末,曾经冷清的张家口到处是驱车3小时来放松的北京人。冬奥申委张家口运行中心副主任张春生告诉《华盛顿邮报》:“新兴的中产阶级有钱有时间,需要空间享受休闲活动。我们希望可以满足他们。”

    加拿大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滑雪人口已从1996年的1万人增长至超过1000万人,举办冬奥会有望带动3亿民众参与冰雪运动。若真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冬奥会红利带动下,未来,中国冰雪产业每年将创造约325亿元的收入。

    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所说:“我们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这关乎冬季运动的未来。”

    “我从没滑过雪,但随着冬奥会的到来,我真的很想带着儿子去体验一把。”40岁的农民吴勇(音)说,“我只是希望滑雪的费用能便宜些,我和丈夫挣得不多。”

    62岁的老汉张世元(音)年纪太大不能滑雪,但他相信“奥林匹克精神能让我在麻将桌上少花点时间,多运动”。21岁的地铁工人小帅(音)对滑雪不感兴趣,因为路程远、价格贵,但对他而言,北京胜出是件好事,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

    大多数北京市民期待冬奥会改善北京的环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时就已证明了其治理空气污染的能力。王惠信心十足地表示,不需要等到2022年,北京民众就可以享受到干净的空气,“不是‘APEC蓝’,不是‘冬奥蓝’,而是‘每日蓝’”。

 

外媒:中国民众期待冬奥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