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当“商业”遇见“公益”

社会企业:商业回报与社会效益如何双赢?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24日   16 版)

    “路人甲”iPhone应用界面

    福寿百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组织老人参与健康培训课程。

    4个月前,北京人韩靖开发的“路人甲”小额捐款平台上线,在没花一分钱做推广的情况下,该平台至今已吸引了1.6万多名用户,捐赠人数近5000,捐赠笔数过万。

    与传统筹款项目“打苦情牌”不同,“路人甲”是带有答谢机制的捐赠平台。用户完成注册后进行十几元不等的捐赠,就能获得由进驻平台的商家提供的各种优惠券,而且优惠券的额度通常都大于所捐金额,这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回头率”。

    作为桥梁,韩靖巧妙地用“路人甲”连接双方,让商家乐意拿出各类优惠,手机这头的老百姓也愿意捐款做公益。放弃感性的故事宣传,改用商业模式筹款,是韩靖的一次全新尝试。

    本月初,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创业家年会暨社创之星年度总决赛上,韩靖一举摘得总冠军。在他看来,做公益是可以收获快乐的事。通过微捐助,用户不但能获得感谢信和反馈函,还能拿到价值超过10元的商家优惠券,长此以往就能形成有效的捐助链。

    能自己“造血”的公益机构

    近年来,一种全新的公益组织正在各地诞生。不同于传统的“输血式”慈善机构,这些被称为“社会企业”的组织能自己“造血”。它们强调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在获得一定利润回报的基础上,保证自身的长期和可持续运转。

    具体来说,社会企业创始人或社会企业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创业。他们瞄准的,是早已存在且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价值是他们最终的追求,商业利润则是追求社会目标时自然产生的回报。

    在公益圈著名人士、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看来,有些事政府想做却做不好,非政府组织(NGO)想做但做不了,普通企业又不愿做,这个空白就是社会企业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

    徐永光说,社会企业用商业手段达到公益目的,比起一般NGO多了自我造血功能,也不像普通企业那样把商业价值放在第一位。

    本次大赛主办方、友成基金会的理事长王平认为:“在传统观念中,人们一说起公益就想到无私奉献,好像公益永远不能跟金钱利润关联在一起;在新慈善的视野里,公益和商业的界限可以被打破,而且能实现完美融合。简言之,社会企业不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它们的存在可以保证公益事业永续发展和运营。”

    在很多评委看来,大赛总冠军“路人甲”,以及最佳人气奖得主宋燕京倡导的福寿百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都是具备这种特质的行业楷模。“路人甲”通过用户和商家双赢的模式,为公益机构筹得善款;福寿百年养老院则以社区养老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做公益得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关系

    “路人甲”的创始人韩靖,其实已不是第一次在公益领域创业了。早在2006年,他就发动同事创建了名为“help960”的网站,想联合全国的有志之士做公益;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在四川绵竹重灾区创办了抗震救灾社会协调平台;2009年,他和友成基金会合作创建“志在天下”公益网站。

    “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发现,一旦用户对产品的新鲜感过去,网站的访问量会持续走低。我们吸取了教训,要开发出契合人性需求的产品,同时操作要尽可能简单,才能逐渐打开市场。”韩靖把“路人甲”捐助模式称为“惠捐”,即捐赠者也能从慈善行为中受益。“路人甲”的优惠券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能让捐赠人从中“尝到甜头”,也为日后再次捐赠留足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商家也乐于在“路人甲”平台上投放优惠券。为何?在场的不少业内人士向《青年参考》记者表示,一方面商家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展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形象;更关键的是,通过“路人甲”这个媒介,商家获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用户,间接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据《青年参考》记者了解,目前进驻“路人甲”平台的商家包括爱奇艺、东来顺、嘀嗒拼车、天天用车和桔子酒店等。在韩靖看来,做公益不像买房子、购物,是刚性需求,它必须要通过某种途径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关系,才能长久。

    “路人甲”在收到用户的捐款后,会直接转给相关基金会或项目方,不抽取任何回扣。目前,从该平台的手机客户端上,捐款者能明确查到资金的流向,确保专款专用。

    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评委、国内著名培训师杜葵表示,“路人甲”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做公益不再是一味付出,公众可以从中受益——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层面的认可和感谢,同时商家和捐赠者处在一个多维的利益圈中,实现了难得的双赢。

    养老新主张:“小老帮大老”、“家门口养老”

    “经我们统计,参加互助社的老人每人每年节省药费高达1.5万元,这是巨大的市场。”在社创之星年度总决赛上,讲出这番话的是北京福寿百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总干事宋燕京。他集合社区之力创办的养老院,在比赛当天受到了业内诸多人士的好评。

    “老年人的生活改善后,生命能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并没什么高明的医疗手段,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并被反复验证的‘课程’。清早,老人一起晨读晨练,喝营养粥,上午有健康培训以及志愿者的陪伴,下午让老人静坐冥想,晚上泡脚下棋,结束一天的生活。”宋燕京向台下观众介绍道。

    而福寿百年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医生护士坐堂,他们选择用“小老帮大老”的方式开展日常工作,中心只做团队建设、护理辅导和公益讲座。

    “用担心、可怜的态度对待老人,反而会令他们失去生活的动力。”宋燕京表示,“在这个体系中,我们请身体条件好的老人,照顾身体技能稍差的群体,相互帮扶。每个人都不是等待救助的弱者,而是乐于助人的社区建设主力。因为付出,并且乐意付出,他们都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切实的被需要感。”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宋燕京请来几位阿姨“现身说法”。其中一位表示,因为心态转变和各种活动调剂,她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与养老相关的产业将是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点。来自友成基金会的一位评委告诉《青年参考》记者,福寿百年倡导的“在家门口养老”、“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模式是可行度较高的办法。

    宋燕京向《青年参考》记者表示,目前他和团队正在尝试创建公益学院,“将整套模式固定下来就能向更多地方推广,借助公益学院还能培养更多感兴趣的年轻志愿者,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社会效益与商业回报: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企业肩负公益和盈利两种使命,最后能否实现共赢?在韩靖看来,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互补的,企业盈利可以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展公益活动,而公益属性能方便企业对接社会资本。

    从“路人甲”诞生第一天起,韩靖就明确“它绝不会从捐助者身上拿走一分钱”,换言之,公司不会从捐助者身上获利,利润全部来自想要借助平台发放优惠券的商家。

    目前,宋燕京主导的养老互助社已在北京大栅栏地区初见规模,所在社区老人只需缴纳低廉的入会费,便能参与团队活动。除此之外,养老中心还吸引政府注资,联合官方力量全力解决关系每个家庭的养老问题。

    “对我而言,比钱更难解决的是团队问题,如何招募到一批真正热爱老年事业并想投身于此的朋友,是我最大的挑战。”宋燕京对《青年参考》记者坦言,“‘小老帮大老’的理念虽然很明晰,听上去也较为简单,但内容非常复杂,集合了心理、管理、老人生理照顾等多门类的知识。”他和团队目前正在加紧摸索中。

    对于未来社会企业的发展,友成基金会援引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布雷斯特的话称,社会企业在世界尚属新兴行业,从全球来看,英国发展最为领先;至于能否双赢,当社会价值颇高的想法对接坚实的商业平台时,鱼和熊掌就能兼得。

 

社会企业:商业回报与社会效益如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