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鬼城”:是挑战更是机遇
[英]欧文·哈瑟利 译者 姜琳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10日
20
版)
|
|
“鬼城”的出现,是中国快速推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助于消除中国房地产业的潜在风险,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
在自由记者韦德·谢泼德的新书《中国鬼城》中,游历中国多年的作者通过一幅幅略带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有趣场景,描绘了中国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
本书所称“鬼城”,是对那些设施崭新却人烟稀少的新城的戏称。
其中一个范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附近,看起来简直就是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小镇的“高仿”版本。“它和原型有很多细节上的相似……街道边隐藏的扬声器里传出鸟儿的啁啾……无限循环播放的《音乐之声》影视原声回荡在耳畔……。”
而在浙江省天台市的某地,谢泼德因为坐错了公交车,无意间闯进了一大片空荡荡的高楼和商务区,四下安静得让他只能听到风声和自己的呼吸。所有房子都很新,鳞次栉比的窗棂犹如一个个黑洞,没人住,没有内部装修。
过去这些年,类似现象已引起了西方观察家的注意。谢泼德在写作中引用了欧美媒体的一些报道,后者往往宣称,“鬼城”如此普遍,说明中国楼市泡沫很严重。不过,这本书却没有武断地导向类似结论,在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得与失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后,谢泼德认为:说中国房产业的繁荣完全是假象,有失偏颇。
从法理上讲,在中国,没有谁能真正“拥有”地产——土地国有,租期为70年。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国房产市场缺少机会。根据书中所述,中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利润都是惊人的,大城市的房租不亚于伦敦,政策性廉价房相对欧洲要少得多。难怪日趋壮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将买房作为主要投资手段,许多人借钱也要买房,哪怕自己根本不住。
同样容易把西方人搞糊涂的是,中国的“一座城”并非一堆摩天大楼的集合体,而是指一个地方政府控制的范围。拿重庆来说,“全市”2800万人口,只有450万人住在市区。在以经济增长为最优先的背景下,城市化比发展农业更有利可图,所以,如今中国到处上演着“城市包围乡村”的大戏。书中提到,被高楼包围的城中村成了进城务工者的家园,他们的劳动支持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却无助于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也可以解释,李克强总理为何反复强调“决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
房地产业的火爆引发了一些腐败现象,但作者承认,政府卖地的收益还是被用到“社会服务、教育、卫生保健和福利等领域”去了。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也非常可观,尤其是庞大的地铁网络和高速铁路建设,旨在引导更多城市居民减少使用汽车,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这并不容易,因为跟房子一样,私家车也是中国人凸显“面子”的工具。
政府和地产商的热情不能决定一切。多数新城完工后,在最初一段时间往往几乎没人住,这说明,中国人不愿在买房之外付出多余的成本,只是静待政府将企业引进这个区域,或开办某个大学的分校,或将轨道交通延伸到“鬼城”,从而拉动楼盘升值。
某种意义上说,“鬼城”终归只是暂时现象。若非要说它昭示了什么,也不必从经济角度去解读。作者相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太可能爆裂,毕竟,中国的多数银行是国有的,放任它们破产,对执政者来说没什么好处。如谢泼德所言,上海的浦东新区早年同样是“鬼城”,但现在,那里已是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的确,中国政府近来试图提升廉租房或廉价房的比重,使其占到所有建筑的25%,但这更多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而不能说明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在增加。
按照书中的说法,盲目模仿欧美风格,大批量建造商务中心区和购物广场,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初级阶段的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对利润的渴望将逐步被对促进社会平等的诉求取代。因此,想让众多“鬼城”富有生气,中国人需要转换一下思路。
那么,当这么多新建的城镇终于被人口“填满”之后,又会发生什么?谢泼德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答案,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英国《卫报》
《中国鬼城》(Ghost Cities of China),Zed图书公司2015年4月,192页。
“鬼城”的出现,是中国快速推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助于消除中国房地产业的潜在风险,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
在自由记者韦德·谢泼德的新书《中国鬼城》中,游历中国多年的作者通过一幅幅略带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有趣场景,描绘了中国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
本书所称“鬼城”,是对那些设施崭新却人烟稀少的新城的戏称。
其中一个范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附近,看起来简直就是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小镇的“高仿”版本。“它和原型有很多细节上的相似……街道边隐藏的扬声器里传出鸟儿的啁啾……无限循环播放的《音乐之声》影视原声回荡在耳畔……。”
而在浙江省天台市的某地,谢泼德因为坐错了公交车,无意间闯进了一大片空荡荡的高楼和商务区,四下安静得让他只能听到风声和自己的呼吸。所有房子都很新,鳞次栉比的窗棂犹如一个个黑洞,没人住,没有内部装修。
过去这些年,类似现象已引起了西方观察家的注意。谢泼德在写作中引用了欧美媒体的一些报道,后者往往宣称,“鬼城”如此普遍,说明中国楼市泡沫很严重。不过,这本书却没有武断地导向类似结论,在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得与失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后,谢泼德认为:说中国房产业的繁荣完全是假象,有失偏颇。
从法理上讲,在中国,没有谁能真正“拥有”地产——土地国有,租期为70年。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国房产市场缺少机会。根据书中所述,中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利润都是惊人的,大城市的房租不亚于伦敦,政策性廉价房相对欧洲要少得多。难怪日趋壮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将买房作为主要投资手段,许多人借钱也要买房,哪怕自己根本不住。
同样容易把西方人搞糊涂的是,中国的“一座城”并非一堆摩天大楼的集合体,而是指一个地方政府控制的范围。拿重庆来说,“全市”2800万人口,只有450万人住在市区。在以经济增长为最优先的背景下,城市化比发展农业更有利可图,所以,如今中国到处上演着“城市包围乡村”的大戏。书中提到,被高楼包围的城中村成了进城务工者的家园,他们的劳动支持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却无助于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也可以解释,李克强总理为何反复强调“决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
房地产业的火爆引发了一些腐败现象,但作者承认,政府卖地的收益还是被用到“社会服务、教育、卫生保健和福利等领域”去了。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也非常可观,尤其是庞大的地铁网络和高速铁路建设,旨在引导更多城市居民减少使用汽车,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这并不容易,因为跟房子一样,私家车也是中国人凸显“面子”的工具。
政府和地产商的热情不能决定一切。多数新城完工后,在最初一段时间往往几乎没人住,这说明,中国人不愿在买房之外付出多余的成本,只是静待政府将企业引进这个区域,或开办某个大学的分校,或将轨道交通延伸到“鬼城”,从而拉动楼盘升值。
某种意义上说,“鬼城”终归只是暂时现象。若非要说它昭示了什么,也不必从经济角度去解读。作者相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太可能爆裂,毕竟,中国的多数银行是国有的,放任它们破产,对执政者来说没什么好处。如谢泼德所言,上海的浦东新区早年同样是“鬼城”,但现在,那里已是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的确,中国政府近来试图提升廉租房或廉价房的比重,使其占到所有建筑的25%,但这更多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而不能说明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在增加。
按照书中的说法,盲目模仿欧美风格,大批量建造商务中心区和购物广场,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初级阶段的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对利润的渴望将逐步被对促进社会平等的诉求取代。因此,想让众多“鬼城”富有生气,中国人需要转换一下思路。
那么,当这么多新建的城镇终于被人口“填满”之后,又会发生什么?谢泼德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答案,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英国《卫报》
《中国鬼城》(Ghost Cities of China),Zed图书公司2015年4月,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