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模拟联合国”:培养中国未来的外交官

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主媒体中心(MPC)主席 钟源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03日   10 版)

    2015年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式嘉宾合影

    提起“联合国”,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国际组织,大领导是秘书长,安理会能出兵,还有什么否决权……但提到“模拟联合国”,恐怕很多人会露出一副不知所云的表情。联合国,怎么还能“模拟”呢?

    事实上,作为一种青年人自行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已在世界各地走过了数十个春秋。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青年人根据会议架构,扮演特定国家的外交官,进行仿真的联合国会议议程,与“各国代表”进行磋商与讨论,以求就特定议题达成“国际共识”。

    参与一场模联会议可不简单:在会前,代表们要熟悉自己即将讨论的议题,进行充分的学术准备,了解自己所模拟国家的国家利益、立场与政策;在会上,代表们则要积极发言,与其他“各国代表”展开公开或私下的讨论,解决可能发生的冲突,在利益探讨上求同存异,以求各方均能达成一致。这不仅考验着学生们的演讲、辩论、组织、策划、管理、研究和写作水平,也训练着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领导团队、拓展国际视野的能力。

    模拟联合国活动最早诞生于联合国尚未成立的时候:1927年,美国哈佛大学第一次举办“模拟国际联盟”活动,被看做是模拟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雏形。

    1993年,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这是模联活动第一次落地中国。然而,由于这届大会从组织到参加,全部由中国各国际学校的外国学生一手包办,使得中国人并没有获得参与到这次模联活动中的机会。

    而作为中国外交外事研究的龙头高校,外交学院在1995年6月3日举办了中国大陆史上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北京11所高校的71名代表在一天会期内,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发言与辩论,并通过了两份决议草案。这是中国学生首次在自己的国家参与模联活动,也让中国青年人对联合国和多边外交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

    曾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的外交学院教授袁士槟,作为中国第一届模联活动的发起人,在第一届外交学院模联会议闭幕式时满怀期望地说:“我们期望看到第二、第三……届模拟联合国活动!”而当袁教授2012年1月病逝时,模联活动早已在十数年间落地开花,在全国范围内兴盛开来。

    如今,不仅热心国际事务、多边外交的大学生们都希望积极参与、组织模联会议,就连许多优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都踏入了模联的大门。各大高校、高中初中、民间企业、非政府组织,都开起了自己的模联会议。仅在2015年前4个月,全国范围内就有近百场校际间大中规模的模联会议召开,各种小会议更是不计其数。

    而作为中国模联事业的先行者与领头人,外交学院也从2002年开始举办“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成为国内高校举办模联会议的先行者。

    凭借外交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对联合国与多边外交的深入研究,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从一开始就保持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与会议质量,成为全国“模联人”心向往之的目标,甚至还有来自亚洲、欧洲多国的代表专程飞赴北京参会。同时,为保证代表的学术能力,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名额并未随中国模联参与者的飞速增加而大规模膨胀,而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规模,因此大会常出现“一席难求”的情况。

    “青年视界,大同远景”,是2015年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主题。

    模拟联合国作为一项促进青年人投身多边外交事业的活动,不仅扩展了中国青年对国际事务的“视界”,也促进了中国“未来外交官”的培养,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旨在创建和谐世界的“大同远景”。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中国模联事业发展20年之际,将继续前进,让更多人了解、参与模联活动,为中国外交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模拟联合国”:培养中国未来的外交官
“模联”中国20年,我们到底在模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