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的运动习惯会相互“传染”?
锻炼时,别抛下你的“另一半”
编译 张俊
《
青年参考
》(
2015年03月25日
23
版)
|
|
一方的行为模式,会影响另一方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吗?最新研究发现,无论丈夫还是妻子,其对健身活动所持的态度,都会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对方的“呼应”。由此可见,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我们的个人意图,还与我们的身边人息息相关。
在研究人们锻炼的原因时,科学家以往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个体心理和环境条件上,这不难理解。但近些年,运动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那些彼此关联的、覆盖面更宽的因素,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以及单身、已婚、无子女或就业情况……等等。
此类课题的研究结果,有时可预测,有时却令人惊讶。例如,单身男女一般比已婚者锻炼得多,而结婚会改变这种状况——男性婚后倾向于做更多锻炼,女性婚后常常锻炼得比以前少。另外,职场男性通常比无业男性锻炼得多——办公室白领也不例外。
“为人父母”是导致锻炼时间缩水的主要原因。科学家注意到,即便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锻炼强度也会显著降低,尽管她们比无子女的女性更忙碌,如从事烹饪、清洁乃至为蹒跚学步的孩子“保驾”。对只有一个孩子的父亲来说,他们的锻炼水平通常与当爸爸前没有差异,但如果他们有了两个或更多子女,正式的锻炼时间便免不了急速减少。
关于在儿女成年后的岁月里婚姻对锻炼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在此期间,配偶一方的锻炼日程改变是否会以及如何影响另一方),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为弥补这方面的缺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翻阅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社区中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针对中年夫妻的健康调查问卷。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参与者不止一次参与调查。日前,在于巴尔的摩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与会者对这项研究的结论进行了颇具启发性的解读。
统计显示,总共3261位健康的中年已婚男女成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5岁,每人至少回答过两次调查问卷,两次的间隔为6年左右。
作为基准,研究人员根据第一次答卷反馈的情况,首先考察这些中年人是否达到了增进健康所必须的锻炼标准,具体参考数值为:每周至少进行5次30分钟左右的锻炼。
接下来,科学家们试着确定:这些中年夫妻是否在两次问卷之间的时间段内改变锻炼习惯?进一步讲,他们的锻炼习惯在那几年是更趋接近,还是差异更大了?
基本结论是,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夫妻们的锻炼日程逐渐变得“惊人地相似”——
如果一位女性在首次接受调查时达到推荐的锻炼标准,但其丈夫达不到,那么在此后数年内,后者达标的概率比那些与不爱锻炼的女性结婚的男性高出70%;类似地,如果一位丈夫在首次调查期间的锻炼水平足够高,但其妻未达标,那么在第二次调查时,她能达到推荐标准的概率,也要比那些嫁给不爱锻炼的男士的女同胞高40%。
反之,如果配偶一方在两次问卷期间减少锻炼,另一方通常会“紧随其后”。这一点实在不是那么令人鼓舞。
主持该项目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劳拉·柯布指出,考虑到上述结论全来自受试者自我报告的信息,所以,“无法证明”配偶一方的锻炼习惯如何直接影响另一方。她承认,“其他共同的生活方式”——如退休或搬到新社区居住等——也可能造成类似效果。
不过,柯布强调,夫妻的锻炼习惯随时间推移而趋同,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想激励自己的配偶强身健体,你自己不能光说不练,而需要以身作则,适当提升自身的锻炼强度;同样,如果希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你就得想方设法,引导你的妻子或丈夫加入你的锻炼计划,否则,你自己会很容易受到诱惑,成为四体不勤的“沙发土豆”。
美国《纽约时报》
一方的行为模式,会影响另一方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吗?最新研究发现,无论丈夫还是妻子,其对健身活动所持的态度,都会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对方的“呼应”。由此可见,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我们的个人意图,还与我们的身边人息息相关。
在研究人们锻炼的原因时,科学家以往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个体心理和环境条件上,这不难理解。但近些年,运动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那些彼此关联的、覆盖面更宽的因素,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以及单身、已婚、无子女或就业情况……等等。
此类课题的研究结果,有时可预测,有时却令人惊讶。例如,单身男女一般比已婚者锻炼得多,而结婚会改变这种状况——男性婚后倾向于做更多锻炼,女性婚后常常锻炼得比以前少。另外,职场男性通常比无业男性锻炼得多——办公室白领也不例外。
“为人父母”是导致锻炼时间缩水的主要原因。科学家注意到,即便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锻炼强度也会显著降低,尽管她们比无子女的女性更忙碌,如从事烹饪、清洁乃至为蹒跚学步的孩子“保驾”。对只有一个孩子的父亲来说,他们的锻炼水平通常与当爸爸前没有差异,但如果他们有了两个或更多子女,正式的锻炼时间便免不了急速减少。
关于在儿女成年后的岁月里婚姻对锻炼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在此期间,配偶一方的锻炼日程改变是否会以及如何影响另一方),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为弥补这方面的缺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翻阅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社区中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针对中年夫妻的健康调查问卷。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参与者不止一次参与调查。日前,在于巴尔的摩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与会者对这项研究的结论进行了颇具启发性的解读。
统计显示,总共3261位健康的中年已婚男女成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5岁,每人至少回答过两次调查问卷,两次的间隔为6年左右。
作为基准,研究人员根据第一次答卷反馈的情况,首先考察这些中年人是否达到了增进健康所必须的锻炼标准,具体参考数值为:每周至少进行5次30分钟左右的锻炼。
接下来,科学家们试着确定:这些中年夫妻是否在两次问卷之间的时间段内改变锻炼习惯?进一步讲,他们的锻炼习惯在那几年是更趋接近,还是差异更大了?
基本结论是,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夫妻们的锻炼日程逐渐变得“惊人地相似”——
如果一位女性在首次接受调查时达到推荐的锻炼标准,但其丈夫达不到,那么在此后数年内,后者达标的概率比那些与不爱锻炼的女性结婚的男性高出70%;类似地,如果一位丈夫在首次调查期间的锻炼水平足够高,但其妻未达标,那么在第二次调查时,她能达到推荐标准的概率,也要比那些嫁给不爱锻炼的男士的女同胞高40%。
反之,如果配偶一方在两次问卷期间减少锻炼,另一方通常会“紧随其后”。这一点实在不是那么令人鼓舞。
主持该项目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劳拉·柯布指出,考虑到上述结论全来自受试者自我报告的信息,所以,“无法证明”配偶一方的锻炼习惯如何直接影响另一方。她承认,“其他共同的生活方式”——如退休或搬到新社区居住等——也可能造成类似效果。
不过,柯布强调,夫妻的锻炼习惯随时间推移而趋同,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想激励自己的配偶强身健体,你自己不能光说不练,而需要以身作则,适当提升自身的锻炼强度;同样,如果希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你就得想方设法,引导你的妻子或丈夫加入你的锻炼计划,否则,你自己会很容易受到诱惑,成为四体不勤的“沙发土豆”。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