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航海界珠峰”的18天
吴仲彬
《
青年参考
》(
2015年03月18日
10
版)
|
装吊船只 |
|
吴仲彬在直升机上协助航拍。 |
|
工作人员正在绑紧桅杆。 |
提及环球航海,除了感叹顶尖水手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和精湛的操作技艺外,我们这些普通人总会多少觉得,它和自己太有距离了。虽然很多人在童年都曾梦想成为“航海之王”,去征服世界,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这一腔热血也渐渐放凉。
不过,恰恰有这么一群“纯粹的人”,不羁地追寻着儿时梦想,践行着“life at extreme”(极限生活)这句话。他们就是,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选手和工作人员。
该帆船比赛是世界顶尖的离岸帆船赛事,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作为赛事的惟一奖励,它的奖杯自从1973年赛事初创时便被全世界的航海家视为至高荣耀。为完成这一“世界上耗时最长的职业体育赛事”,东风、阿布扎比等来自全球的7支参赛船队,在10个月时间里穿越四大洋,造访五大洲的11个停靠港。
今年年初,参赛船队抵达中国的停靠港——海南三亚帆船港。我作为赛事志愿者,有幸与赛事的主办方和船队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在志愿服务的18天里,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登上直升机协助航拍,第一次乘游艇出海协助拍摄,第一次协调指挥港口机械装卸帆船……
一丝不苟装吊“海上不倒翁”
“还是第一次吊这么贵的东西。”曾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吊车司机林师傅在吊运赛艇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先用挂钩上的绳索把桅杆绑紧,船上的人拧下螺栓,一点点把桅杆卸下后由吊臂移到岸上,再自下而上地把桅杆一点点在支架上放平。接下来,再用同样的方法把船体吊上船架。
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但耗时却远超我的想象,每吊一艘赛艇平均需要3个多小时,对司机和指挥者的耐心和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更关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各方务必聚精会神 ,容不得一丝马虎。
船坞的荷兰监工Benny平时爱说爱笑,面庞晒得黑中透红,充满了航海人特有的幽默感和豪迈气概。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却像变了个人,严谨甚至近乎苛刻,深邃的眼窝里透着不容置喙的目光。
“一点小小的刮蹭都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至少30万欧元”,他一再这样提醒我们。
全部吊船工作持续了两天,大家起初的新鲜感也完全被长时间提心吊胆的疲劳感所取代。不过,总算松了口气时,Benny紧绷的脸上也恢复了惯有的笑容。
帆船是齐心协力的运动,即使一个小小的装吊工作也需要一群人高度配合完成。
想起几天前迎接东风号到港的时候,前赛段的参赛队员也在岸边迎接。队友靠岸后,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喜悦难掩。这种基于生死危难的深刻,怕是要超出“队友”二字。
当港内赛的5艘船都冲破海雾出现在视野中时,开船师傅问我:“你知道帆船还有一个什么名字吗?”不留时间给我猜测,他说:“海上不倒翁。”
恰好此时,橙灰相间的Avimedica船以近乎贴近海面的倾斜角度驶来,我一下子被这个比喻打动了。就好像,灰色的海雾一下子都消散了,也没有任何有关比赛的紧张感、归期不定的焦虑感或前后无依的孤独感,茫茫海面上只剩下颜色鲜艳的小小不倒翁,腆着圆圆的肚子,悠悠地在海上飘。再远的航行,似乎都因为这个比喻变得富有童真和浪漫。而我,也模模糊糊体会到了水手内心柔软的情怀。
大雾大浪中的小翻译
最后两天的工作是跟随沃帆赛的官方媒体,乘坐冲锋艇,跟拍进行港内赛的5支船队。我的工作是充当英语翻译。
摄影师非常挑剔,以至于船速、方向等等都必须“一切以他的指令为中心”,同时还要照顾到他的巨大镜头,防止突然加速而使得水花落在上边。
第二个下午,在海上漂泊的感觉让我疲惫不堪。不仅是因为多变的指令和永远找不到的最佳方位,还有褪去的新鲜感,以及,被大陆遗弃的失落感。偏偏在我开始低落时,需要航行到更远的地方——最后一天的港内赛变换了航程,帆船需要到达南海观音像后再折回港内,大约增加了30海里左右的航程。
跟随参赛船队到南海观音的冲锋艇最后剩下3艘:裁判艇、TV Boat和我所在的Photo Boat。由于摄影师想拍帆船驶向终点的照片,冲锋艇只能以最高速超过所有船,在南海观音附近等候。越往中心走,海雾越大,海浪也越烈,我被从头到脚灌了好几波海浪,眼睛由于海水的刺激酸胀得完全睁不开,而摄影师还在不停拍着我的肩膀,让我向师傅翻译并指明他想要的位置。
即使是多云天,由于海风猛烈,我脸上的海水很快只剩下了盐的结晶,怎么也抹不完,越抹脸上越疼。风擦过耳朵的猎猎声响和船撞击海面的闷响,让我难以听清我左边的摄影师和右边的开船师傅究竟在说什么。这段航行,漫长得好像永远不会结束。
在终点等待时,出现在我视野里的第一艘帆船是Brunel。我不禁惊叹:“第一名竟然是Brunel!”随后立即被师傅嘲笑:“帆船航行靠航线,他航线选这么差,现在走前面而已,过会就不是了。”
果然在大约10分钟后,Brunel消失了,东风号从另一边出现了。我问:“帆船赛比的就是对航线的判断吗?地理知识好就能赢?”师傅摇摇头说:“航线是很基本的,高级赛事的胜利最后靠的是团结合作,水手之间的默契最重要。”
半天体验直升机航拍
乘直升机上天,一直被调侃为“土豪”的象征,而为了协调航拍工作,我“有幸”体验了半天“壕”的生活。
真实的乘机体验远没有冒险电影中那么快意。螺旋桨开始转动时,方圆几百米内都能听到它切削空气的嘶响,我们3个人挤在这1平方米见方的机舱里,也得借助耳麦才能交流。
更要命的是,直升机一下子升高了上百米,由于舱门已被卸掉,四周的冷风呼呼灌进来,兜里的纸像雪片一样飞出口袋。而我自己则一心想着拽紧安全带,生怕被吹落大海。为了掩盖奔涌的肾上腺素造成的恐惧,我还死憋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在机上的这最初10分钟,我感觉就像在游乐场里坐海盗船,被摆荡到最高位却迟迟落不下去。而当我有意识地平复自己的心态,本能的恐惧也逐渐褪去时,我霍然被眼下的美丽景色震住了。
之前从未以这种俯瞰的视角去欣赏大海。与陆地不同,大海从来都不是平的,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或汹涌或细碎的浪花或舒展或交叠地掠过海面。海湾里的山林、土地,像在一刻不停地吮着大海的滋养,而它们又养育了城市文明。
在陆地上飙车固然刺激,却受制于道路的走向。在空中乘机翱翔固然快意,却要密闭于铁盒一样的机舱。唯有在大海上扬起风帆,从流飘荡,才是人类最自由、最刺激的体验。这种对自由和刺激的追求往往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而冒险精神恰是创新的前提,书本中一遍遍出现的“海洋文明”概念在此渐渐清晰起来。
然而,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大陆民族,把海洋文化看成是舶来的思想,认为中国没有航海的底蕴和基础。但是,在三亚、青岛、厦门等沿海城市,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大大小小的帆船俱乐部学习航海。其实,我们有着相当悠久而辉煌的航海历史,抛开郑和下西洋不说,自唐朝起中国的商人和水手就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联结出了一个经济体系。我逐渐意识到,海洋文化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之中。
图片 吴仲彬提供
提及环球航海,除了感叹顶尖水手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和精湛的操作技艺外,我们这些普通人总会多少觉得,它和自己太有距离了。虽然很多人在童年都曾梦想成为“航海之王”,去征服世界,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这一腔热血也渐渐放凉。
不过,恰恰有这么一群“纯粹的人”,不羁地追寻着儿时梦想,践行着“life at extreme”(极限生活)这句话。他们就是,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选手和工作人员。
该帆船比赛是世界顶尖的离岸帆船赛事,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作为赛事的惟一奖励,它的奖杯自从1973年赛事初创时便被全世界的航海家视为至高荣耀。为完成这一“世界上耗时最长的职业体育赛事”,东风、阿布扎比等来自全球的7支参赛船队,在10个月时间里穿越四大洋,造访五大洲的11个停靠港。
今年年初,参赛船队抵达中国的停靠港——海南三亚帆船港。我作为赛事志愿者,有幸与赛事的主办方和船队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在志愿服务的18天里,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登上直升机协助航拍,第一次乘游艇出海协助拍摄,第一次协调指挥港口机械装卸帆船……
一丝不苟装吊“海上不倒翁”
“还是第一次吊这么贵的东西。”曾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吊车司机林师傅在吊运赛艇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先用挂钩上的绳索把桅杆绑紧,船上的人拧下螺栓,一点点把桅杆卸下后由吊臂移到岸上,再自下而上地把桅杆一点点在支架上放平。接下来,再用同样的方法把船体吊上船架。
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但耗时却远超我的想象,每吊一艘赛艇平均需要3个多小时,对司机和指挥者的耐心和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更关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各方务必聚精会神 ,容不得一丝马虎。
船坞的荷兰监工Benny平时爱说爱笑,面庞晒得黑中透红,充满了航海人特有的幽默感和豪迈气概。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却像变了个人,严谨甚至近乎苛刻,深邃的眼窝里透着不容置喙的目光。
“一点小小的刮蹭都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至少30万欧元”,他一再这样提醒我们。
全部吊船工作持续了两天,大家起初的新鲜感也完全被长时间提心吊胆的疲劳感所取代。不过,总算松了口气时,Benny紧绷的脸上也恢复了惯有的笑容。
帆船是齐心协力的运动,即使一个小小的装吊工作也需要一群人高度配合完成。
想起几天前迎接东风号到港的时候,前赛段的参赛队员也在岸边迎接。队友靠岸后,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喜悦难掩。这种基于生死危难的深刻,怕是要超出“队友”二字。
当港内赛的5艘船都冲破海雾出现在视野中时,开船师傅问我:“你知道帆船还有一个什么名字吗?”不留时间给我猜测,他说:“海上不倒翁。”
恰好此时,橙灰相间的Avimedica船以近乎贴近海面的倾斜角度驶来,我一下子被这个比喻打动了。就好像,灰色的海雾一下子都消散了,也没有任何有关比赛的紧张感、归期不定的焦虑感或前后无依的孤独感,茫茫海面上只剩下颜色鲜艳的小小不倒翁,腆着圆圆的肚子,悠悠地在海上飘。再远的航行,似乎都因为这个比喻变得富有童真和浪漫。而我,也模模糊糊体会到了水手内心柔软的情怀。
大雾大浪中的小翻译
最后两天的工作是跟随沃帆赛的官方媒体,乘坐冲锋艇,跟拍进行港内赛的5支船队。我的工作是充当英语翻译。
摄影师非常挑剔,以至于船速、方向等等都必须“一切以他的指令为中心”,同时还要照顾到他的巨大镜头,防止突然加速而使得水花落在上边。
第二个下午,在海上漂泊的感觉让我疲惫不堪。不仅是因为多变的指令和永远找不到的最佳方位,还有褪去的新鲜感,以及,被大陆遗弃的失落感。偏偏在我开始低落时,需要航行到更远的地方——最后一天的港内赛变换了航程,帆船需要到达南海观音像后再折回港内,大约增加了30海里左右的航程。
跟随参赛船队到南海观音的冲锋艇最后剩下3艘:裁判艇、TV Boat和我所在的Photo Boat。由于摄影师想拍帆船驶向终点的照片,冲锋艇只能以最高速超过所有船,在南海观音附近等候。越往中心走,海雾越大,海浪也越烈,我被从头到脚灌了好几波海浪,眼睛由于海水的刺激酸胀得完全睁不开,而摄影师还在不停拍着我的肩膀,让我向师傅翻译并指明他想要的位置。
即使是多云天,由于海风猛烈,我脸上的海水很快只剩下了盐的结晶,怎么也抹不完,越抹脸上越疼。风擦过耳朵的猎猎声响和船撞击海面的闷响,让我难以听清我左边的摄影师和右边的开船师傅究竟在说什么。这段航行,漫长得好像永远不会结束。
在终点等待时,出现在我视野里的第一艘帆船是Brunel。我不禁惊叹:“第一名竟然是Brunel!”随后立即被师傅嘲笑:“帆船航行靠航线,他航线选这么差,现在走前面而已,过会就不是了。”
果然在大约10分钟后,Brunel消失了,东风号从另一边出现了。我问:“帆船赛比的就是对航线的判断吗?地理知识好就能赢?”师傅摇摇头说:“航线是很基本的,高级赛事的胜利最后靠的是团结合作,水手之间的默契最重要。”
半天体验直升机航拍
乘直升机上天,一直被调侃为“土豪”的象征,而为了协调航拍工作,我“有幸”体验了半天“壕”的生活。
真实的乘机体验远没有冒险电影中那么快意。螺旋桨开始转动时,方圆几百米内都能听到它切削空气的嘶响,我们3个人挤在这1平方米见方的机舱里,也得借助耳麦才能交流。
更要命的是,直升机一下子升高了上百米,由于舱门已被卸掉,四周的冷风呼呼灌进来,兜里的纸像雪片一样飞出口袋。而我自己则一心想着拽紧安全带,生怕被吹落大海。为了掩盖奔涌的肾上腺素造成的恐惧,我还死憋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在机上的这最初10分钟,我感觉就像在游乐场里坐海盗船,被摆荡到最高位却迟迟落不下去。而当我有意识地平复自己的心态,本能的恐惧也逐渐褪去时,我霍然被眼下的美丽景色震住了。
之前从未以这种俯瞰的视角去欣赏大海。与陆地不同,大海从来都不是平的,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或汹涌或细碎的浪花或舒展或交叠地掠过海面。海湾里的山林、土地,像在一刻不停地吮着大海的滋养,而它们又养育了城市文明。
在陆地上飙车固然刺激,却受制于道路的走向。在空中乘机翱翔固然快意,却要密闭于铁盒一样的机舱。唯有在大海上扬起风帆,从流飘荡,才是人类最自由、最刺激的体验。这种对自由和刺激的追求往往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而冒险精神恰是创新的前提,书本中一遍遍出现的“海洋文明”概念在此渐渐清晰起来。
然而,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大陆民族,把海洋文化看成是舶来的思想,认为中国没有航海的底蕴和基础。但是,在三亚、青岛、厦门等沿海城市,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大大小小的帆船俱乐部学习航海。其实,我们有着相当悠久而辉煌的航海历史,抛开郑和下西洋不说,自唐朝起中国的商人和水手就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联结出了一个经济体系。我逐渐意识到,海洋文化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之中。
图片 吴仲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