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谁在为朝鲜队喝彩?
本报特约撰稿 舒畅
《
青年参考
》(
2015年01月21日
22
版)
|
朝鲜队的球迷“以寡敌众”,但始终士气高涨。 |
|
澳大利亚时间1月18日,在最后一场小组赛中,中国队(白色球衣)与朝鲜队球员展开拼抢。 |
对朝鲜国足的异国拥趸来说,为这支孤军奋战的队伍加油鼓劲,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胜负本身。
眼下正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凭借近年来的最佳战绩,在小组赛中提前一轮出线。而被认为具备一定实力的朝鲜队,却因连续输给同组的乌兹别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而早早出局,最后一场对中国的“荣誉之战”,又以1:2败下阵来。
中国队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自身实力和运气因素外,球迷的支持功不可没。据亚洲杯组委会官方统计,中国与沙特、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平均每场观众超过1.5万人,中国球迷就有1万多,他们俨然是球场上的“第12人”,难怪中国队主教练佩兰感叹,“中国队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居然找到了主场!”
相比之下,朝鲜队就显得孤独许多,没有众多球迷为他们鼓劲。不过,要说朝鲜队是绝对的“孤家寡人”,那也不尽然——客场作战的他们,还是得到少数不请自来的粉丝的热情追捧,这支场边的神秘“助威团”,和场上的朝鲜球员一样引起了外媒的兴趣。
21世纪的澳大利亚堪称“民族百花筒”,来参加亚洲杯的每支队伍都能得到移民社群的支持,惟独朝鲜队例外。
对这些面容冷峻、寡言少语的球员,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但这并不是说人们真的就对其置之不理,打探朝鲜队情况的努力一直不曾停止。亚洲杯组委会就一直试图追踪朝鲜队队员在澳的生活情况,但即使打通了电话,也很快会被对方挂断。
为弥补尴尬,一些当地的热心球迷自愿成了朝鲜队的临时拥趸。观看朝鲜队的比赛也会有打折票。最令人惊奇的是,助威团中还有来自韩国的“重新统一主义”团体成员。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时报》看来,朝鲜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堪称澳大利亚体育史上最“奇葩”的比赛之一。那场比赛在ANZ体育场内举行,前去观赛的球迷稀稀落落,还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浑身透湿。巨大的体育场内,蓝色座位组成的“海洋”广阔无垠,在雨幕中甚是刺眼。最终,同样少有人支持的乌兹别克斯坦队以一球小胜朝鲜队。
朝鲜队的第二个对手是沙特队,双方在墨尔本的AAMI公园球场展开对决。在现场观赛的英国体育记者注意到,一群来自韩国的“重新统一主义者”早早地聚集在公园外,既为朝鲜队捧场,又打算借机传播自身对国家统一的期待。这些球迷相信,朝鲜半岛将再次成为一个国家;目前,朝鲜民族仍被两个政府分治,但两国民众可以建设沟通的桥梁。
俞哲(音)和妻儿生活在墨尔本。他说:“我20岁来澳求学,如今已在这里生活了26年。我依然支持朝鲜队,不过我的孩子们支持澳大利亚队。”俞哲在澳经营一家名为《快乐朝鲜人》的杂志,是韩国澳大利亚足球协会主席,最近被任命为首尔方面认可的“朝鲜重新统一委员会”特使,他还是本届亚洲杯当地组委会的韩国特使之一。
本届比赛开始前,朝鲜队的助威团就制作了数百面旗帜——全白的底子上镶有一道蓝条,形状是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众所周知,尽管政治理念不同,“实现国家统一”对朝韩两国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不久前,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新年贺词中再次表示,将努力促进半岛统一;千千万万的普通侨民,即使远在澳大利亚,也希望为实现这一宏伟愿景出力。
看到朝鲜队在亚洲杯上奋战,俞哲不无遗憾地表示:“他们没人支持,没有大使馆,没有移民生活在这里,他们甚至没有粉丝,这太悲哀了。所以,韩国侨民会支持他们。毕竟,韩国队不在墨尔本比赛,朝鲜球员来这里时,我们会给他们捧场。”
遗憾的是,粉丝们的旗帜被安保人员没收了。《韩国时报》猜测,这是基于亚足联的授意。看到沙特球迷挥舞本国的绿色旗帜而畅通无阻,一位远道而来给朝鲜队打气的球迷忿忿不平:“我不懂他们的旗子上写的什么(指沙特国旗上的阿拉伯文字)。”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为朝鲜队的每一次配合、每一脚射门喝彩,有几名粉丝情不自禁,高喊“金正恩,好,好,好!”还有一名澳大利亚男子穿着印有朝鲜队徽标的衬衫,试图展开一面巨大的朝鲜国旗,但很快被场边的安保人员劝离了。
在与沙特队的比赛中,朝鲜队一度领先,他们的粉丝狂喜之余,依然流露出遗憾——在场上拼杀的朝鲜球员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面孔,名气最大的郑大世这次也没来。郑大世出生在日本,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扬名,被朝鲜媒体称作“人民的鲁尼”。
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对朝鲜队的异国粉丝来说,为前者加油仍极具深意。按照俞哲的说法,“体育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要知道,足球(还有乒乓球)是朝鲜和韩国最早联合组队参加亚运会的体育项目,每个人都为两国能共同组成一支代表队而喝彩”。
对朝鲜国足的异国拥趸来说,为这支孤军奋战的队伍加油鼓劲,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胜负本身。
眼下正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凭借近年来的最佳战绩,在小组赛中提前一轮出线。而被认为具备一定实力的朝鲜队,却因连续输给同组的乌兹别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而早早出局,最后一场对中国的“荣誉之战”,又以1:2败下阵来。
中国队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自身实力和运气因素外,球迷的支持功不可没。据亚洲杯组委会官方统计,中国与沙特、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平均每场观众超过1.5万人,中国球迷就有1万多,他们俨然是球场上的“第12人”,难怪中国队主教练佩兰感叹,“中国队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居然找到了主场!”
相比之下,朝鲜队就显得孤独许多,没有众多球迷为他们鼓劲。不过,要说朝鲜队是绝对的“孤家寡人”,那也不尽然——客场作战的他们,还是得到少数不请自来的粉丝的热情追捧,这支场边的神秘“助威团”,和场上的朝鲜球员一样引起了外媒的兴趣。
21世纪的澳大利亚堪称“民族百花筒”,来参加亚洲杯的每支队伍都能得到移民社群的支持,惟独朝鲜队例外。
对这些面容冷峻、寡言少语的球员,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但这并不是说人们真的就对其置之不理,打探朝鲜队情况的努力一直不曾停止。亚洲杯组委会就一直试图追踪朝鲜队队员在澳的生活情况,但即使打通了电话,也很快会被对方挂断。
为弥补尴尬,一些当地的热心球迷自愿成了朝鲜队的临时拥趸。观看朝鲜队的比赛也会有打折票。最令人惊奇的是,助威团中还有来自韩国的“重新统一主义”团体成员。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时报》看来,朝鲜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堪称澳大利亚体育史上最“奇葩”的比赛之一。那场比赛在ANZ体育场内举行,前去观赛的球迷稀稀落落,还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浑身透湿。巨大的体育场内,蓝色座位组成的“海洋”广阔无垠,在雨幕中甚是刺眼。最终,同样少有人支持的乌兹别克斯坦队以一球小胜朝鲜队。
朝鲜队的第二个对手是沙特队,双方在墨尔本的AAMI公园球场展开对决。在现场观赛的英国体育记者注意到,一群来自韩国的“重新统一主义者”早早地聚集在公园外,既为朝鲜队捧场,又打算借机传播自身对国家统一的期待。这些球迷相信,朝鲜半岛将再次成为一个国家;目前,朝鲜民族仍被两个政府分治,但两国民众可以建设沟通的桥梁。
俞哲(音)和妻儿生活在墨尔本。他说:“我20岁来澳求学,如今已在这里生活了26年。我依然支持朝鲜队,不过我的孩子们支持澳大利亚队。”俞哲在澳经营一家名为《快乐朝鲜人》的杂志,是韩国澳大利亚足球协会主席,最近被任命为首尔方面认可的“朝鲜重新统一委员会”特使,他还是本届亚洲杯当地组委会的韩国特使之一。
本届比赛开始前,朝鲜队的助威团就制作了数百面旗帜——全白的底子上镶有一道蓝条,形状是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众所周知,尽管政治理念不同,“实现国家统一”对朝韩两国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不久前,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新年贺词中再次表示,将努力促进半岛统一;千千万万的普通侨民,即使远在澳大利亚,也希望为实现这一宏伟愿景出力。
看到朝鲜队在亚洲杯上奋战,俞哲不无遗憾地表示:“他们没人支持,没有大使馆,没有移民生活在这里,他们甚至没有粉丝,这太悲哀了。所以,韩国侨民会支持他们。毕竟,韩国队不在墨尔本比赛,朝鲜球员来这里时,我们会给他们捧场。”
遗憾的是,粉丝们的旗帜被安保人员没收了。《韩国时报》猜测,这是基于亚足联的授意。看到沙特球迷挥舞本国的绿色旗帜而畅通无阻,一位远道而来给朝鲜队打气的球迷忿忿不平:“我不懂他们的旗子上写的什么(指沙特国旗上的阿拉伯文字)。”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为朝鲜队的每一次配合、每一脚射门喝彩,有几名粉丝情不自禁,高喊“金正恩,好,好,好!”还有一名澳大利亚男子穿着印有朝鲜队徽标的衬衫,试图展开一面巨大的朝鲜国旗,但很快被场边的安保人员劝离了。
在与沙特队的比赛中,朝鲜队一度领先,他们的粉丝狂喜之余,依然流露出遗憾——在场上拼杀的朝鲜球员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面孔,名气最大的郑大世这次也没来。郑大世出生在日本,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扬名,被朝鲜媒体称作“人民的鲁尼”。
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对朝鲜队的异国粉丝来说,为前者加油仍极具深意。按照俞哲的说法,“体育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要知道,足球(还有乒乓球)是朝鲜和韩国最早联合组队参加亚运会的体育项目,每个人都为两国能共同组成一支代表队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