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防火墙”?防病躲色狼?
东亚人为何钟情戴口罩
杰夫·杨 译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24日
35
版)
|
设计师尹鹏用各式口罩充当服装配饰 |
在美国连接曼哈顿和繁荣的亚裔聚集区法拉盛的7号线列车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乘客戴上了口罩。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已十分普遍。自2002年爆发SARS以及2006年发生禽流感后,戴口罩的人群已经跨越国界,开始在北美的亚洲人群中蔓延。
现在,人们仍对埃博拉病毒十分忌惮,尽管它在美国传播的可能性基本降为零,公共卫生部门也宣称这种病毒几乎不通过空气传播,但亚洲人民不愿冒险。
现实情况是,无纺布口罩对病毒的预防效果甚微。外科医生在手术时戴口罩,是为了让患者远离他们口中的细菌,而不是医生自己怕感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戴口罩的心理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这就是口罩流行的原因。
戴口罩的习俗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一场全球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夺取了2000~4000万人的生命,甚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还多。这场疫情波及了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亚洲。
在印度有5%的人口因此丧命。在人们对疫情束手无策之际,佩戴围巾和面纱就成了普遍选择的抵御疾病方式,直到1919年底,疫情终于消失。
流感疫情消失仅仅过了几年,日本就在1923年遭遇关东大地震。这场地狱般的灾难在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区吞噬了60万人的家园。地震过后数个月内,空气质量都极其糟糕,天空中布满了烟雾和火山灰。口罩得以走出仓库,再次风靡,在东京和横滨,口罩俨然成为人们走出家门的必备品。
1934年,第二场全球性流感再次奠定了口罩在日本的地位。从那以后,日本人会季节性使用口罩,尤其是在冬季,出门戴口罩甚至成了一种社交礼仪——口罩的作用不是帮助健康人预防疾病,而是咳嗽和感冒患者避免将病菌传播给其他人。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的日本快速发展工业,导致空气污染现象严重,戴口罩从季节性习惯转变为常年的做法。今年,日本消费者在口罩上的花费达到2.3亿美元,与之相邻的中国和韩国因污染问题也开始流行戴口罩。
污染无处不在,世界各地也不时爆发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但为什么只有东亚人爱戴口罩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做出解释:这三国都受到道教和中医的广泛影响,将呼吸视为健康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
“‘气’是中国人宇宙观中的核心概念。”生活在洛杉矶的针灸和中医医师米歇尔说,“‘气’在汉语中有诸多含义,包含‘空气’、‘气味’、‘气氛’,这也许是口罩在中国愈发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气’字还代表‘力气’和‘邪气’的意思,当体内气息耗尽,又或是被扰乱,就会引发精神和身体疾病。所以维持体内气息正常运转十分重要。”他说,“邪风入体”是中医中最常见的6个导致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之一。
“想一想风。”米歇尔说,“它可以吹开门,可以将冷空气带到周围,又或是让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因此中医认为,气有可能削弱身体抵御能力。在东亚流传着许多与空气和风有关的风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睡在开电风扇的房间能致命,这类死亡恐惧至今仍在韩国存在。”
总之,东亚人偏爱口罩最初是为身体健康,这种观念已在人群中根深蒂固。然而近年来,人们戴口罩的原因中植入了越来越多新的、后现代的理论。
研究发现,许多年轻日本人已视口罩为“社交防火墙”。身体健康的青少年戴着口罩和耳机,缺乏与旁人沟通的欲望。而在公交车上,不想被骚扰的女乘客也使用口罩遮挡出色的长相。
口罩在东亚甚至具备了时尚功能。在日本药店,人们可以买到设计前卫或是画着可爱卡通形象的口罩。在上个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设计师尹鹏用各式口罩充当服装配饰。
所以,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也许随着污染、气候变化和流行病的普及,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口罩在西方如病毒般扩散。
□美国国际财经网站Quartz
在美国连接曼哈顿和繁荣的亚裔聚集区法拉盛的7号线列车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乘客戴上了口罩。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已十分普遍。自2002年爆发SARS以及2006年发生禽流感后,戴口罩的人群已经跨越国界,开始在北美的亚洲人群中蔓延。
现在,人们仍对埃博拉病毒十分忌惮,尽管它在美国传播的可能性基本降为零,公共卫生部门也宣称这种病毒几乎不通过空气传播,但亚洲人民不愿冒险。
现实情况是,无纺布口罩对病毒的预防效果甚微。外科医生在手术时戴口罩,是为了让患者远离他们口中的细菌,而不是医生自己怕感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戴口罩的心理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这就是口罩流行的原因。
戴口罩的习俗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一场全球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夺取了2000~4000万人的生命,甚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还多。这场疫情波及了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亚洲。
在印度有5%的人口因此丧命。在人们对疫情束手无策之际,佩戴围巾和面纱就成了普遍选择的抵御疾病方式,直到1919年底,疫情终于消失。
流感疫情消失仅仅过了几年,日本就在1923年遭遇关东大地震。这场地狱般的灾难在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区吞噬了60万人的家园。地震过后数个月内,空气质量都极其糟糕,天空中布满了烟雾和火山灰。口罩得以走出仓库,再次风靡,在东京和横滨,口罩俨然成为人们走出家门的必备品。
1934年,第二场全球性流感再次奠定了口罩在日本的地位。从那以后,日本人会季节性使用口罩,尤其是在冬季,出门戴口罩甚至成了一种社交礼仪——口罩的作用不是帮助健康人预防疾病,而是咳嗽和感冒患者避免将病菌传播给其他人。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的日本快速发展工业,导致空气污染现象严重,戴口罩从季节性习惯转变为常年的做法。今年,日本消费者在口罩上的花费达到2.3亿美元,与之相邻的中国和韩国因污染问题也开始流行戴口罩。
污染无处不在,世界各地也不时爆发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但为什么只有东亚人爱戴口罩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做出解释:这三国都受到道教和中医的广泛影响,将呼吸视为健康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
“‘气’是中国人宇宙观中的核心概念。”生活在洛杉矶的针灸和中医医师米歇尔说,“‘气’在汉语中有诸多含义,包含‘空气’、‘气味’、‘气氛’,这也许是口罩在中国愈发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气’字还代表‘力气’和‘邪气’的意思,当体内气息耗尽,又或是被扰乱,就会引发精神和身体疾病。所以维持体内气息正常运转十分重要。”他说,“邪风入体”是中医中最常见的6个导致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之一。
“想一想风。”米歇尔说,“它可以吹开门,可以将冷空气带到周围,又或是让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因此中医认为,气有可能削弱身体抵御能力。在东亚流传着许多与空气和风有关的风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睡在开电风扇的房间能致命,这类死亡恐惧至今仍在韩国存在。”
总之,东亚人偏爱口罩最初是为身体健康,这种观念已在人群中根深蒂固。然而近年来,人们戴口罩的原因中植入了越来越多新的、后现代的理论。
研究发现,许多年轻日本人已视口罩为“社交防火墙”。身体健康的青少年戴着口罩和耳机,缺乏与旁人沟通的欲望。而在公交车上,不想被骚扰的女乘客也使用口罩遮挡出色的长相。
口罩在东亚甚至具备了时尚功能。在日本药店,人们可以买到设计前卫或是画着可爱卡通形象的口罩。在上个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设计师尹鹏用各式口罩充当服装配饰。
所以,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也许随着污染、气候变化和流行病的普及,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口罩在西方如病毒般扩散。
□美国国际财经网站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