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网络欺诈:不怕被骗,就怕没记性

作者 [美] 阿德莉娅娜·史密斯 译者 董小源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17日   32 版)

    《在现实生活中:数字时代的爱,谎言和身份》(In Real Life: Love, Lies & Identity in the Digital Age),(美国)大中出版社2014年10月,242页。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繁荣,让谎言和欺诈在虚拟空间中有了容身之地。要想消除网络“鲶鱼”对信任的伤害,最简单的办法是更多地和他人面对面交谈。

    如果看见“鲶鱼”(Catfish)这个词,你想到的仅仅是长着猫一般的胡须、住在河底的鱼类,那就说明你很少使用社交媒体,也没听说过电影《鲶鱼》的主角尼姆·舒尔曼。

    查找一下在线字典,你就会知道,在社交网络大爆发的今天,“鲶鱼”的最新含义是:“利用脸谱网或其他社交媒体假造身份的骗子,尤指以此进行欺诈式网恋的人。”

    这个词汇的传播要从2007年讲起。彼时,22岁的舒尔曼因为麻痹大意,成为一名中年女“鲶鱼”的加害对象。事发后,他的兄弟艾瑞儿和亨利以纪录片形式记录了这段不幸遭遇。该片大受肯定的同时,MTV也开始邀请舒尔曼参与制作真人秀《鲶鱼》,讲述人们坠入“温柔陷阱”的故事。舒尔曼希望“鲶鱼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特意在新著《在现实生活中》中强调,“8300万个脸谱网的个人账户信息中,有8.7%是伪造或者存在蓄意欺骗的。”

    本书谈论的内容并不止于“鲶鱼现象”,它还为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社交媒体上的人们,特别是就如何更好地驾驭互联网,以及管理我们的数字身份提出了建议。

    舒尔曼指出,许多人使用社交媒体时,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事情撒了谎,加之以为在网络上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批评他人,“鲶鱼现象”的产生“合乎逻辑”。如今,作者本人已放弃了脸谱网,不断呼吁人们减少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频率,用更多时间去进行面对面交流。

    书中时而出现一些过激和重复的言辞,加上舒尔曼曾将一名女子误认为男子并进行殴打的经历,读者可能对他的智慧产生怀疑。但这也刚好说明,“不怕被骗,就怕没记性”。舒尔曼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读者也一样——让曾经在虚拟世界里闹出的丑事不再重演。

    舒尔曼做得最出色的地方,莫过于他向广大网友,特别是千禧一代(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发出了源自肺腑的呼吁。引人深思的是,他还亲眼见证了“鲶鱼”的身份被揭穿后,对方的痛苦和绝望。他相信,撒谎者试图保护自己,“鲶鱼”们的不安全感折射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依照他提出的积极意见,我们可以在线下拥有比线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美国《华盛顿邮报》

 

宣传品折射的东德编年史
网络欺诈:不怕被骗,就怕没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