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青年接近恐怖组织有原因

作者 Sharon Morris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03日   38 版)

    美国和平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初,我去了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斯瓦特山谷,此前不久,巴基斯坦军队从塔利班手里夺回了对该区的控制权。我想去了解,为什么法兹鲁拉——现在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头目——吸引该地区那么多年轻人的支持。我与该地区首府明戈拉的部族长老和政治领袖谈过后,起初得到的是相同的回答:年轻、贫困、无知的普什图族人加入他的组织,是因为他们受到法兹鲁拉的言论蛊惑,一点钱就能被收买。按照这种逻辑,给这些年轻人一份工作,就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也就不再支持暴力极端分子了。

    但是,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许多法兹鲁拉的狂热支持者都是年轻、上进、无地的普什图族人。许多人在斯瓦特无法谋生,就去波斯湾,赚钱回来后,梦想干一番事业。但他们一头撞上了,只允许地主精英拥有重要的经济或政治生活的僵化封建壁垒。法兹鲁拉邀请这些年轻人为本区做贡献——支持伊斯兰学校或清真寺,或捐助困难的人。他们做了这些后,他就在电台节目中夸赞他们。他以全名称呼他们,语调充满敬意。他看到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他们相信了,凭什么不呢?

    那些旨在引导年轻人远离暴力的项目,往往不能完全把握武装组织提供的承诺:有机会推翻束缚青年的体制,探索政府和顽固精英告诉他们能拥有什么之外的生活。广泛地讲,许多参加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青年党(al-Shabab)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年轻人,跟冲入埃及解放广场和占领华尔街的那些人是一样的:告诉老一辈,他们已受够了。他们想要改变世界,同不公战斗,赢得尊重,或许最主要的是,挑战现状。

    对年轻人极端化的解决方案,仍集中于找工作或呆在学校里——这是理智的、成年人关心的,它们忽视了青少年看待世界的情绪化、非黑即白的方式。这样的援助无的放矢,甚至把事情搞得更糟。

    比如,在巴基斯坦,在法兹鲁拉军事行动之后不久,大量国际援助流向斯瓦特山谷,它们集中于通过现金换工作,产生快速就业。工作岗位包括收集垃圾、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建筑、清扫下水道等。当然,这些杂事都要有人做,但对于胸怀抱负的普什图族年轻人来说,这种工作会让他们感到,国际社会以为他只适合做肮脏、辛苦的体力劳动,就像他一辈子与之打交道的地主精英曾经告诉他的那样。

    相反,援助的重点应是对准年轻人自发的理想主义。年轻人需要工作,这是肯定的,但他们想要的是事业。在巴基斯坦,这可能意味着,使有地和无地的普试图族人走到一起,领导质疑封建和歧视痼疾的运动,或者合办企业挑战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经济模式,或者对洪水和其他天灾做出反应。简言之,援助项目理应瞄准发掘青年人改变世界的冲动。

    如果面向年轻人的援助项目,真想与武装组织竞争,它们就有必要搞清楚年轻人想要什么,然后提供相应的帮助。提供短期的挖沟渠的工作容易,而搞明白如何与聪明、有抱负的年轻人接触就难多了,这些年轻人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政府压制或者部族长老的腐败。这是世界许多地方的深层问题,解决方案也不容易找到。

    极端组织的成功——而外国援助往往未能做到的——是提供一项事业、激动人心的承诺、机会和一个新的未来。如果援助项目不触及年轻人的理想情怀和改变世界的渴望,那么就永远竞争不过极端组织。当你想要改变世界时,挖沟渠这种事情根本无法入眼了。

    美国《外交政策》

 

青年接近恐怖组织有原因
夫妻能像室友一样相处吗?
文身下的身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