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书评

噪声是人类永恒的伙伴

作者 彭忠富 《 青年参考 》( 2014年11月19日   33 版)

    今天,大部分噪声属于人为活动的副产品。每个人都受到噪声困扰,同时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噪声的制造过程中来。所以说,噪声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相伴。

    近年来,“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一发而不可收。大妈们乐在其中,附近的住户则自认为遭了殃。对那些刚下夜班以及喜欢安静的人群来说,锣鼓喧天的伴奏乐成了不折不扣的噪声。这样的喧嚣如影随形,甚至导致一些人神经衰弱,陷入亚健康状态。

    噪声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自从人类登上历史舞台,它就与我们相伴;噪声的历史,或许比人类文明史还长。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年代,噪声往往是神秘又可怕的,上溯至公元9世纪,中国文献中就有如下记载:“鸣沙山,具有诡异的超自然特征,暑热正盛时,沙子自己能发出噪声,人马从沙上踏过,则十里外也能听到噪声,路人将此山唤作沙山,他们以之神,膜拜之。”即便是不起眼的沙粒,当它与噪声相联系,仍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很多困扰。

    类似关于噪声的记载,在世界各国的典籍中能找到不少。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声学部前主管迈克·戈德史密斯致力于噪声的研究和科普,作为其多年研究心得的结晶,《噪声的历史》一书搜集了从古至今关于噪声的典故,梳理了人类认识噪声的过程。噪声很早就引起人类注意,但人类对噪声的研究很晚,于是便有了本书中的种种奇闻异事。

    有人说,噪声就是不需要的声音,但从实践来看,将其表述为“不合时宜的声音”更确切。小到个人、家庭、地方政府,大到国家、跨国组织,都在试图消除噪声,但规模不一,态度不一,标准不一;倘若噪声是如此主观而无法定义的东西,我们该向何处去?实际上,在环境的语境下,噪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污染形式,将其归纳为污染,治理将变得容易些。

    抱怨他人制造噪音,或被别人当作噪声源,不论你愿意与否,噪声始终充斥着世界,今后,它与人类的关系将更加密切。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一方面在于噪声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在于,为消除噪声所付出的努力中,有些纯粹是帮倒忙;其实,噪声并不总是有害的。

    正如作者指出,噪声是人类永恒的伙伴,时而是殊死搏斗的敌人,时而是有待训练的仆从,时而是音乐作品中谨慎点缀的元素,时而是一个待解之谜,或一支需要抚慰的力量。某种意义上,回顾噪声的历史,就是回顾人类自身的历史。

    市面上大多数有关噪声的书籍都偏技术性,或是号召大家与噪声斗争到底的檄文。《噪声的历史》涉及大量科学知识,也会摆出诸多观点,但基本是在讲故事。总之,这是本引人入胜,有趣易读的书,对于想要从科学以外的角度了解这一问题的读者,不失为极佳的起点。

 

消灭噪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噪声是人类永恒的伙伴
《生命的寻路人》
《塞拉菲尼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