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美青年能帮中美关系什么忙?

译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11月19日   27 版)

    安东尼在中国(左),张舜舜在美国,都不错地融入到了当地文化中。

    17岁的安东尼·博克斯是个典型的美国大男孩——上学念书,和同学耍酷,玩独轮车。惟一和其他美国孩子不同的是,他在中国待过一年。

    他参加了美国政府主办的海外留学项目。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为推动中美关系,宣布了“十万强计划”——4年时间里,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读书。安东尼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政府最近表示,该计划已圆满完成,且在中国读书的美国学生已超10万人。不过,与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总数比起来,这个项目有点“小巫见大巫”。

    据统计,目前全美共有23.55万名中国学生。其中,就包括在美国佛蒙特州一所高中上学的18岁的张舜舜(音)。

    在两国学生交流项目影响下,中美青年真能通过加强接触,来缩小两个大国间的差距吗?来看看这两人的故事。

    安东尼在北京一所学校就读,寄住在一个中国家庭里。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很多美国同学认为,到中国读书的做法太疯狂。但我有我的看法,我对外国语言和文化很感兴趣,尤其中国。”

    “北京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人非常多。”

    “我喜欢独轮车。当我骑着它穿过大街小巷,总有人停下来盯着我看。”

    “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人对老外比较冷淡,这完全不对。我遇到的中国人都很友好,他们开朗热情并乐于助人。”

    “周末我会去北京各大公园玩,和当地人聊天。很多老年人都爱和我分享中国的历史故事和他们的童年生活。我由此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厚重丰富,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过,语言是我最大的障碍。起初,我只能和他们谈论少数几个话题,或是我费尽心思想词,或是干脆听不懂。后来,我试着说一些我熟悉的事,如北京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还有离婚等话题。”

    “话说回来,能在一个中国家庭里生活,真是太好了。每天早上我们会一起吃早餐,‘家’里人告诉我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我甚至觉得,房东一家人就像我的亲人,他们待我就像亲生儿子。”

    张舜舜最近刚从佛蒙特州一所高中毕业,明年他将去美国爱荷华大学学数学。

    “高中3年,我住在佛蒙特州一个名叫Post Mills的小镇。我寄宿的查普曼一家是我在美国见到的最甜蜜的一家人,对我非常好。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那么快融入当地生活。”张舜舜说。

    “查普曼家有3个孩子,他们对我的学业和社交帮助很大。刚开始,我觉得以我的性格,在陌生环境里交朋友会很困难。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到学校第一天,寄宿家庭的妹妹和弟弟,和另一位同学,便邀我去游泳。”

    “学校里的每个人真的都很友好,愿意帮你做任何事。以前我认为,高中学生都很自私。但在这里,通过摄影俱乐部和足球队,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隔几周便同寄宿家庭的兄弟姐妹一起做社区服务,比如帮邻居堆放木材等。区区小事能让你明白,在美国,有一个比自己小家更大的“家庭”——社区。”

    “我的学校每年都有一个‘学生会筹款日’,学生们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非洲津巴布韦的孩子上学。这些相互分享、彼此共担的事例,确实教会我不少东西。”

    “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不同,每种体系都有独特优势,每个国家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套系统。我选择去美国念高中,因为我想体验更多不同,而且细细研究觉得,美国的那套更吸引我。”

    “很多事是在北京接触不到的。我对摄影感兴趣,在美国高中,我能同专业摄影师在课外交流切磋。我还是学校年鉴的编辑。我从没想过,在美国的学习生活能如此丰富。”

    “我和房东一家人相处很融洽,有时会感觉自己就是他们家的一员。我们一起做家务,分享很多东西,他们对我视如己出。我很感谢他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中美青年能帮中美关系什么忙?
中国为何这么多孩子戴眼镜
中国年轻人:理财问父母,不信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