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澳大利亚“史上最重要会议”

G20峰会:成果不多,闹剧不少?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11月19日   06 版)

    11月16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G20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中)、英国首相卡梅伦(右)、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一起讨论问题。 

    G20第九次峰会公报摘要

    11月16日下午,G20峰会在澳大利亚落幕。从长达3页的会议公报《布里斯班行动计划》中可以看出,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埃博拉病毒等重大国际问题,成为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

    英国《卫报》称,这一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澳大利亚。澳总理阿博特表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办过的最重要会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认为,这次峰会或许没有太大价值,却充满戏剧性。

    普京频受冷落、提前退场

    11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独自登上飞往莫斯科的专机,提前离开了G20峰会。西方媒体猜测,他是因乌克兰问题受到其他领导人的冷遇,才选择离开。

    克里姆林宫极力淡化这种说法。普京称,他回国需要18个小时,然后还得睡四五个小时才能投入周一的工作。他向阿博特解释了理由,对方说“没问题”。

    “不管怎样,普京总统是我们的客人,是G20集团成员,我很高兴能尊重而殷勤地招待他。”阿博特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普京也盛赞对方“友好、热情、务实”。

    然而,这样冠冕堂皇的官方辞令并不能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半岛电视台注意到,就在峰会前几天,西方媒体大量刊登关于“俄罗斯坦克和重型火炮越境进入乌克兰”、“乌克兰东部危机不断升级”的报道,以至于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普京身上。

    14日,阿博特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联合发布会,称“忽视二战时大国欺凌小国的历史教训很危险”,讽刺俄罗斯“更加独断,经济却在衰退”。一些媒体甚至添油加醋地说,卡梅伦“将俄罗斯比作纳粹德国”、“将普京比作希特勒”。

    普京抵达布里斯班,让这场闹剧进入了高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普京抵达后,负责接机的官员是澳助理防长罗伯特,而其他领导人面对的都是内阁大员;峰会合影时,普京被安排在最外围;就连通常在G20峰会上没什么存在感的加拿大总理哈珀,都在与普京握手时警告他“远离乌克兰”。

    正如《悉尼先驱晨报》所说,这些“明枪暗箭”似乎显示出西方国家在刻意冷落普京。

    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普京如今面临不同道路的选择。“如果他继续走这条路,违反国际法,提供重型武器给乌克兰分裂分子,违反他几星期前同意的协议……那俄罗斯目前的孤立将继续下去。”

    “美国之音”称,卡梅伦将乌克兰问题描述为“对政治意愿和耐力的考验”,称“俄与西方关系已在乌克兰问题上走到了岔路口”。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若普京一意孤行,欧盟将采取进一步经济制裁。

    澳大利亚新闻网毫不客气地表示,普京的存在是峰会上的一片乌云。然而,这片乌云主动“飘走”,并没让西方放下心来。俄罗斯回声电台怒称,西方“将俄罗斯威胁等同于埃博拉病毒”。

    11月16日,德国电视一台播出对普京的采访。他表示,乌克兰危机并非没有出路,只是基辅政府不去对话或解释,而是逮捕反对派、派遣军队,才让事态“走进死胡同”,他不能接受外界把化解危机的责任转嫁给俄罗斯。

    “你们(西方)希望乌克兰政府摧毁一切,包括他们的政治对手和敌人。这是你们想要的吗?我们不会允许它发生。”路透社援引普京的话称。

    对乌东部民兵拥有武器,普京认为这理所当然:“当今世界上那些进行斗争、并相信是为正义而战的人们,总会找到武器。”

    澳大利亚“被迫”将气候变化纳入议程

    “结束亚洲之旅,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更加雄心勃勃。”对总统在G20峰会上的表现,《纽约时报》如是评论。

    几天前,中美在APEC会议上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15日,奥巴马在昆士兰大学的演讲中“趁胜追击”,承诺向“绿色气候基金”投入30亿美元,还指责阿博特是个“怀疑论者”。

    奥巴马告诉ABC,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就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CTV新闻称,他显然决定在任期最后两年优先考虑气候变化政策。

    在美国的“刺激”下,日本高调宣布捐资15亿美元。卡梅伦承诺将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碳排放问题上发挥“支持作用”。

    对于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反对把气候变化纳入此次峰会议程的阿博特而言,这无疑是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不过,澳媒体指出,卡梅伦和阿博特近期愈发明显的“兄弟情”,促使澳总理同意将气候问题写入公报。

    美国《洛杉矶时报》称,在其他国家看来,这是个“惊喜”,但澳大利亚却在此时再次退缩。“我们会在正确时间作出进一步决定,我们要做的是采取强力有效行动,以符合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需要。”阿博特模糊地表示。

    巨大代价换来“没肉的骨头”?

    11月17日一早,随着各国政要先后离开,布里斯班居民的生活渐回正轨,希尔顿酒店外的围墙和街头路障已被清除,公交网络也恢复了正常。

    为迎接“史上最重要会议”,布里斯班14日将市中心的商场全部清空,鸡蛋、罐头、爬行动物和冲浪板……都不允许出现在市内,还给全体市民放假一天。为应对潜在威胁,该市投入6000名警力和1900名士兵参与安保。峰会期间,27人被拒绝入境,14人被捕。

    对公众而言,办G20峰会让他们“痛并快乐着”,他们有机会与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物近距离接触,但也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不便。

    反对派领导人弥尔顿·迪克告诉《布里斯班时报》,3天小长假是个明确的信号,“他们不想让当地人成为峰会的一部分”。此前就担心布里斯班变成“鬼城”的市长夸克不得不呼吁人们走出家门,享受这“有生之年惟一一次国际盛会的氛围”,享受免费停车位、街道公园播放的音乐和彻夜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顺便“确保我们的客人感受到热情”。

    但澳大利亚新闻网称,问题在于,这场筹划两年、花费4.3亿美元、关闭城市近一周的盛会,只为了政要48小时的交谈,真的值吗?

    “他们来这儿,坐在我们有空调的酒店里,喝着我们的霞多丽说废话。”直率的昆士兰人马尔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的分析师莫曼尼表示,深入探究后发现,领导人很多都是重复他们过去的承诺,没什么实质性成果。

    澳大利亚乐施会的首席执行官索克也认为,尽管抗议者手持闹钟,提醒打击埃博拉病毒刻不容缓,G20峰会在应对这场“真正的危机”时,反应令人失望。

    半岛电视台称,此次峰会成果“是根没什么肉的骨头”。比如,公报同意采取各种措施,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到2018年增加2.1%,为世界经济贡献两万亿美元和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但并无任何具体的实施方案,关于增加投资的说法也十分模糊。

 

G20峰会:成果不多,闹剧不少?
“考拉外交”亮相G20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