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自负者为何总能蒙蔽他人?

David Disalvo 译者 丁盈幸 《 青年参考 》( 2014年09月17日   43 版)

    自负这个词已经很讨人厌了,更可气的是,它经常能唬住人。

    我们更愿意相信,如同骄傲一样,我们肯定会无一例外地栽在自负上,为那些虚怀若谷、头脑清醒的自信者往上爬让路。但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发生,就连经常发生都算不上。你说气不气人?

    心理学研究一直在找寻个中原因,也给出了一些可能的答案。2012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尽管自负带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其感染力总能旗开得胜。我们可能认为,在承压情况下,自信有余能力不足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差劲。这项研究对这种预期进行了测试,发现它基本上是准确的,但该研究也发现,自负有一种天然的魔力,可以让人们忽略结果,允许自负者继续留在他(她)的神坛上。

    这似乎可以归结为地位问题。自负者善于创造并培育地位这种东西。自负营造的地位感拥有近乎魔法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忽视它带来的结果。

    想想人们听到“那个自信过头的混蛋”时的本能反应,你就会发现,以上结论是多么矛盾。我们怎么能在排斥一个事物的同时受它蒙蔽呢?

    在另一项研究中,这个问题变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项研究显示,如果自负营造出足够的地位感,就连粗鲁无礼都能被人们忽视。

    在该研究中,一组参与者观看了一段视频:坐在路边咖啡馆的男子将脚搭在另一把椅子上,将烟灰弹到地上,点餐时粗鲁无礼。另一组参与者观看了另一段视频,这名男子表现得彬彬有礼。和后一组参与者相比,前一组参与者认为,该男子更有可能“拥有各种事情的决定权”,更能“让人洗耳恭听”。类似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反复出现,人们倾向于认为,规则破坏者比守规矩者更能掌控局面,更有权势。

    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奢侈品商店中,无礼店员的销售业绩为何好于其他店员。

    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无论与现实多么不搭调,自负都具有感染力。自我欺骗能使别人以你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这项研究中,一群大学生被要求在持续6周的课程开始前,为自己和他人打分。其中约半数不够自信,一小部分人过度自信,其余学生对自己有准确的判断。课程结束、公布成绩后,学生们被要求重新打分。

    结果显示:在课程开始前,过度自信的学生收获了同学们打出的较高分数;课程结束后,不管成绩多好或多差,过度自信的学生得到的评分仍然高于其他人。和“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传递出的魅惑信号相比,成绩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该研究还衡量了参与者对自身能力的自我欺骗程度,发现自负带来的社交影响力和自我欺骗的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这样总结道:“人们可能并不总是奖励那些成就更高的人,却总是奖励那些自我欺骗程度更大的人。”

    我们可能不喜欢这个结论,但活生生的例子在生活中到处都是。不够自信的人不太可能说服别人相信他。如果你希望别人认为你有能力,最好自己先对此深信不疑。自我欺骗是一种强有力的“地位助长剂”,再加上个性的包装,会让人们心甘情愿地相信你,即使他们看到的只是幻象。

    □美国《福布斯》杂志

 

自负者为何总能蒙蔽他人?
雇主最看重应届毕业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