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9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隐姓埋名走向战场,魂归故里几经周折

客死乌克兰的俄罗斯志愿者

作者 [俄] 埃琳娜·科斯图琴科 编译 史春树 《 青年参考 》( 2014年09月10日   18 版)

    顿涅茨克街头的宣传海报,借鉴了苏联时期风格。

    顿涅茨克争夺战中,乌东部民间武装人员隐蔽待机

    叶夫根尼·柯罗连科在社交网站上留下的个人照片

    (编者按)乌克兰东部的战火渐渐熄灭了。据统计,绵延数月的战事中,至少3000人丧失生命——有忠于基辅的士兵、有乌克兰东部民兵、也有隐姓埋名的俄罗斯志愿者。

    回顾有关乌东部武装冲突的新闻报道,各方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基辅当局认为,分离主义势力的骨干是“俄罗斯恐怖分子”。克里姆林宫则坚称,俄罗斯军队从未介入乌克兰局势,当地居民面对“法西斯政权”挺身而出,只想捍卫自己的权益。

    事实似乎介于两个极端之间——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战斗的确实有不少当地人,从俄罗斯越境而来的武装人员亦为数众多。这些人是如何进入乌克兰的?他们的动机是什么?通过追踪一名阵亡志愿者的人生轨迹,俄独立媒体《新报》初步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阵亡者遗体秘密过境

    清冷的早晨,一辆冷藏车穿过乌斯本卡(Uspenka)边防哨所进入俄罗斯。车子过境时,3名身着迷彩服的人悄然出现,关闭了监控摄像头,又要求哨卡警卫关闭并上交手机。时间指向4点半,警卫没有查看货物的相关文件,没有上车检查,更没进行登记。

    这辆车装载着31具俄罗斯人的遗体,都是此前一周在顿涅茨克机场附近阵亡的。经顿涅茨克地方当局提醒,我才注意到,运送遗体的行动一直在秘不示人地进行。

    遗体集中停放的地点,可能是罗斯托夫偏远地区沃恩韦德(Voenved)的第1602医院。沃恩韦德是军事重镇,有驻军、装卸站和机场,以及可容纳400具遗体的储存设施。然而,当地行政负责人告诉我:“这里没有遗体。我们根据法院判决接收遗体,我很清楚。”当地驻军的消息源也说,他们只接收现役军人遗体。既然找的是平民,我应该去别处。

    医院入口附近站着两女三男。一位士兵模样的男子溜达到旁边打电话。我问他们,是否是来收尸的?对方点了点头,称自己的亲友战死在顿涅茨克机场附近。“你是做什么的?”得知我是记者,他们叫我走开。“如果你有良心,就不要拍照了。”

    我发现,亲属要回遗体的惟一办法,是请求乌东部民间武装与罗斯托夫方面通电话。根据俄罗斯官方口径,罗斯托夫没有志愿者遗体,若想魂归故里,他们得走非正式渠道。

    停尸地点成为谜团

    一位年轻女子站在购物中心门前,拥抱彼此后,她领着我走进一家店铺的库房。女人名叫莉安娜·艾尔查尼诺娃,经同事指点,她将寻人启事张贴在Vkontakte(俄罗斯的社交网站)上,下面注明:我的丈夫叶夫根尼·柯罗连科,1967年生人。

    我得到的阵亡人员名单中有柯罗连科。顿涅茨克当局证实,柯罗连科已经战死,遗体被运回罗斯托夫,之前就在那辆冷藏车上。莉安娜闻言停止了哭泣。“我很高兴,他没有躺在尸堆里。那里留下许多遗体。有人告诉我,很多遗体腐烂了,乌克兰士兵把死者就地火化。”

    过去8天,莉安娜发疯般地寻找丈夫的踪影。“他离开时什么都没说,只留下一个便条,开头写道,‘我的车停在安德里克那儿。’安德里克是他在阿富汗当兵时的战友。后来,安德里克打电话给我,说:‘柯罗连科阵亡了,还没见到遗体,我尽快告诉你去哪里及何时收尸。’”

    在电脑上,我看到了柯罗连科留下的便条:“亲爱的,我昨天无法跟你说,我不想让你心烦,因为我在乎你。你可以看到……一切都搞砸了。我来这里是迫不得已,连工作都没有。生活看不到一点希望,所以我去了边境另一边。‘他们’在那儿等我呢,那里也许有未来。假如能活着回来,我将告诉你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爱你。我会消失一段时间,亲爱的。”

    “我的脑筋突然变得好使了。”莉安娜对我说:“我可以通过体貌认出他,也可以通过牙齿——他有几颗假牙,我可以带牙医查验。发现我工作心不在焉,朋友们帮忙联系认识的警察和俄联邦安全局人员打探消息,但没人听说过这么多遗体运到罗斯托夫的事情。单位领导认识在市第二医院上班的一个女孩,她证实冷藏车来过,但医院停尸房没地方,遗体被转至沃恩韦德。于是,我给那儿打电话,傻乎乎地说,想打听来自顿涅茨克的一具遗体。对方一听顿涅茨克,连忙回答‘没有,没有,没有…’即使无法收尸,我至少也要见到遗体或照片。”

    老兵为生计走上战场

    1985年至1987年,叶夫根尼·柯罗连科在阿富汗服役,是机械化步兵部队的一名射手。关于阿富汗战争,他跟莉安娜没提过太多。“他母亲曾收到两份死亡通知,心脏病发作了两次。”她说。柯罗连科尚在人世的至亲只剩莉安娜,和他第一次婚姻留下的6岁女儿。

    前往乌克兰之前,柯罗连科的正式职业是锁匠,军方档案显示,他先前遭受过牢狱之灾。闲暇时,这个中年男人喜欢在电脑上玩《坦克世界》、《战争雷霆》、《跟踪狂》和《战机世界》,满屏幕尽是坦克、飞机、枪战。有一阵子,他在朋友的电脑及办公设备维修公司上班,负责接单和送单,薪资微薄。显然,他需要钱养育女儿和过日子。莉安娜想知道,是财政拮据逼他铤而走险吗?“他为什么去那里?网络论坛上传说,去东乌打仗的人能拿到高额佣金。”

    莉安娜记得,丈夫出走前,曾在Vkontakte上与人互动。存在电脑里的聊天记录显示,柯罗连科的用户名是“希瓦希瓦”,对方——“俄罗斯志愿者/顿巴斯”团体的成员“艾普飞”请他填写问卷,包括:个人代号、出生日期、以往作战经历、特长、身材、装备、电话,以及何时能够抵达部署地点。“艾普飞”指示:“如有军装,请带上。我们喜欢山地制服。靴子是橄榄绿眼镜蛇皮的。如果有靴子,就别再买了。俄罗斯军队的制式迷彩服也不要带。”

    目前,Vkontakte的“俄罗斯志愿者/顿巴斯”组织已拥有1万个用户,管理员均为匿名。他们对志愿者的考核十分严格:只有具备战斗经验者才能申请;年龄必须在26岁以上,有专长——装甲车驾驶员、反坦克导弹射手、自动榴弹发射器操作手、火焰喷射器操作手……乃至技师、司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物流专家、医生和护理人员。

    除了网络动员,线下招募工作也在进行。据一些老兵透露,他们不时接到陌生人的电话,邀请他们去某处“聊聊”,这种邀请的对象多为具备战斗经验的军士和尉官。

    从各方面看,罗斯托夫都是招募志愿者的理想之地。6.8万名苏联/俄罗斯老兵在此定居,还有大批哥萨克人,他们对战争的恐怖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既然乌东部战事名义上不具有俄官方色彩,这场冲突就可以被挂上任何名头,如反恐、有限部署、维和行动等。

    一切都是出于“自愿”

    第二天早上,一位老兵再次帮我们接通了1602医院。我们得知,进入停尸房须经院长批准,任何平民都无法获得许可。软磨硬泡之下,电话那头的联系人松了口:“给你一个联邦安全局的联系方式,直接找他们吧。上级有吩咐不让进,我真心想帮你,但无计可施。”

    莉安娜努力平静下来,拨通了那个内部号码,说想把丈夫下葬,至少能最后看他一眼。对方答曰:“我能帮你做什么?我连军人都不是,我能帮什么忙呢?”电话随即被挂断了。

    10分钟后,莉安娜的手机响起。她连忙回话:“是沃恩韦德吗?我就在这里。”对方答复:“是的,你丈夫在这儿,但不会让你进来。这是军事秘密,明白吗?但我们明天会运出一批遗体,你丈夫也包括在内。至于葬礼,会有人与你联系。我们会帮你处理好一切,但棺材要封棺了,那是一口封死的棺材,但保证是他——我们与你先前发来的照片核对过了。”

    “还有许多人躺在边境那边而无法收尸,但我们设法把他抬了回来,交给俄罗斯方面。想开棺验尸?这对你丈夫道德吗?他们(乌克兰政府军)使用了重武器。你明白我的意思吧?你可以得到一口红色天鹅绒棺材,包得严严实实,我们也会出具死亡证明。当然,你是个成年人,应该清楚这一切都发生在战时……俄罗斯并未展开有组织的军事行动,是你丈夫自愿走上了子弹横飞的街道。我们在俄罗斯有赞助商,会尽力安排合适的下葬地点。你必须明白我们没有政府支持,但我们会组织好葬礼。就已经发生的一切,我表示抱歉。”对方说。

    葬礼定于下个星期一举行。趁着为丈夫治丧的间隙,莉安娜向我展示了一段来自战区的视频:树杈被弹片削得伤痕累累,有人用外套拖拽伤员,双腿被炸断的女人试图站起来。“他在现实中经历了这一切,不是在电视上,明白吗?他知道战场的惨烈,去那里是被逼无奈。”

    此后,我主动与莉安娜断绝了联系,漫无目标地游逛了几天。因为担心惊扰到把遗体运回并藏匿起来的那些人,导致他们变卦,我不敢给熟人打电话,没采访其他任何人,也没再去边境。数日后,消息传来:柯罗连科的遗体已经归还,终于得以入土为安。

 

客死乌克兰的俄罗斯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