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掌控乌克兰危机节奏?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4年09月10日
03
版)
 |
当地时间9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孜勒出席图瓦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100周年纪念活动。 |
对普京来说,保住乌东地区可以牵制乌克兰使之不能全面倒向西方,达成停火协议则可以堵住西方制裁的嘴。从谋略和意志力来说,普京的确是一流的政治家,但俄罗斯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普京与西方的缠斗。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最终就最终停火协议达成了共识,乌克兰危机发生戏剧性转变。
犹如历史的长河有舒有缓,9月的第一个星期,乌克兰危机成为世界性事件,而普京无疑成为这盘棋的主要操控者,他以停火来延缓或阻止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乌克兰政府与东部反政府力量达成的停火协议是脆弱的,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乌东两州的政治地位问题。
“永久性停火”刚刚达成几个小时,炮声再次响起,停火协议更像是一场彼此心知肚明却不得不表演的骗局。
北约峰会期间,俄罗斯多管齐下:向外界释放已促成乌克兰冲突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的信息,普京提出了七点建议;警告北约不要招惹核武器大国;普京邀请中国石油公司参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的油田开发,并声明不对中国公司设限。
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俄罗斯对北约峰会还是非常重视的,非常不愿意与北约全面对抗,尤其不愿看到乌克兰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投入北约怀抱,将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面临的最大的地缘战略失败,意味着因克里米亚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俄罗斯因小失大。为了暂缓俄罗斯与西方阵营尤其是北约的对抗,普京有屈有伸,毕竟与北约的对抗不是儿戏。
促成乌克兰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可以说是普京谋略的再次展现,可以与去年提出的“化武换和平”相媲美。普京那时候提出的方案,既给奥巴马不打叙利亚提供了台阶,也保住了阿萨德政权。虽然现在这一方案也埋下了ISIS崛起的根子,但在当时看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案。乌克兰停火协议的达成也可以取得类似效果,德国总理默克尔提出若乌克兰局势能够缓和,那么对俄罗斯的制裁可以暂缓。欧盟领导人也多次声明,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能坐视俄罗斯的行为。欧盟已经制定进一步制裁的计划,并且会公布中期制裁计划。如果乌克兰局势继续恶化,那么俄罗斯将会面临和伊朗一样的制裁,这是俄罗斯的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在北约峰会之前,乌克兰多次指责俄罗斯士兵已经渗透到乌克兰境内,乌克兰内战已经变成俄乌战争,由于俄军的介入,乌克兰在乌东地区的军事优势不再。这一态势也打破了波罗申科以武力重新统一乌克兰的计划。双方的底线已经露出来:俄罗斯绝对不会允许基辅带着乌东两州倒向西方,将俄乌两千公里的边界线变成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的前线。波罗申科当然也担心普京真地会两周之内拿下基辅,以俄乌军事实力的对比,也不是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波罗申科并不知道普京在想什么。当普京提出停火建议的时候,波罗申科也算找到了个台阶,但代价是事实上承认了乌东两州的政治地位。在俄罗斯和欧安组织的见证下达成永久停火协议,意味着波罗申科事实上放弃了乌克兰的主权统一。
北约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对波罗申科表达了充分的同情,但北约也好,美国也罢,并不想与俄罗斯全面对峙,撕毁1997年达成的边界协议。作为折中方案而组建一支4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了让东欧国家安心。北约成员国也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支援,但乌克兰不能指望俄军大兵压境时北约会出兵。波罗申科与普京达成的协议,让北约峰会上的强硬言辞失去了用场。
达成停火协议之后,俄乌之间的博弈就转向了谁破坏了协议,另外,协议中包括开辟人道主义援助的通道,俄罗斯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乌东地区。自乌克兰危机以来,普京一直循着“法律规范”的道路进行地缘博弈,至于一再被指责的俄罗斯士兵进入乌克兰境内,俄方是一直否认的。最新达成的协议中要求进行无条件交换俘虏,是不是也会包括被俘的俄罗斯士兵呢?
对普京来说,保住乌东地区可以牵制乌克兰使之不能全面倒向西方,达成停火协议则可以堵住西方制裁的嘴。经济制裁对俄罗斯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俄罗斯也在加快战略调整,寻找亚洲的合作伙伴,不仅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还邀请中国公司投资俄罗斯油田,这是个不小的妥协,足以说明西方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的压力。
从谋略和意志力来说,普京的确是一流的政治家,但俄罗斯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普京与西方的缠斗。

对普京来说,保住乌东地区可以牵制乌克兰使之不能全面倒向西方,达成停火协议则可以堵住西方制裁的嘴。从谋略和意志力来说,普京的确是一流的政治家,但俄罗斯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普京与西方的缠斗。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最终就最终停火协议达成了共识,乌克兰危机发生戏剧性转变。
犹如历史的长河有舒有缓,9月的第一个星期,乌克兰危机成为世界性事件,而普京无疑成为这盘棋的主要操控者,他以停火来延缓或阻止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乌克兰政府与东部反政府力量达成的停火协议是脆弱的,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乌东两州的政治地位问题。
“永久性停火”刚刚达成几个小时,炮声再次响起,停火协议更像是一场彼此心知肚明却不得不表演的骗局。
北约峰会期间,俄罗斯多管齐下:向外界释放已促成乌克兰冲突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的信息,普京提出了七点建议;警告北约不要招惹核武器大国;普京邀请中国石油公司参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的油田开发,并声明不对中国公司设限。
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俄罗斯对北约峰会还是非常重视的,非常不愿意与北约全面对抗,尤其不愿看到乌克兰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投入北约怀抱,将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面临的最大的地缘战略失败,意味着因克里米亚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俄罗斯因小失大。为了暂缓俄罗斯与西方阵营尤其是北约的对抗,普京有屈有伸,毕竟与北约的对抗不是儿戏。
促成乌克兰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可以说是普京谋略的再次展现,可以与去年提出的“化武换和平”相媲美。普京那时候提出的方案,既给奥巴马不打叙利亚提供了台阶,也保住了阿萨德政权。虽然现在这一方案也埋下了ISIS崛起的根子,但在当时看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案。乌克兰停火协议的达成也可以取得类似效果,德国总理默克尔提出若乌克兰局势能够缓和,那么对俄罗斯的制裁可以暂缓。欧盟领导人也多次声明,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能坐视俄罗斯的行为。欧盟已经制定进一步制裁的计划,并且会公布中期制裁计划。如果乌克兰局势继续恶化,那么俄罗斯将会面临和伊朗一样的制裁,这是俄罗斯的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在北约峰会之前,乌克兰多次指责俄罗斯士兵已经渗透到乌克兰境内,乌克兰内战已经变成俄乌战争,由于俄军的介入,乌克兰在乌东地区的军事优势不再。这一态势也打破了波罗申科以武力重新统一乌克兰的计划。双方的底线已经露出来:俄罗斯绝对不会允许基辅带着乌东两州倒向西方,将俄乌两千公里的边界线变成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的前线。波罗申科当然也担心普京真地会两周之内拿下基辅,以俄乌军事实力的对比,也不是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波罗申科并不知道普京在想什么。当普京提出停火建议的时候,波罗申科也算找到了个台阶,但代价是事实上承认了乌东两州的政治地位。在俄罗斯和欧安组织的见证下达成永久停火协议,意味着波罗申科事实上放弃了乌克兰的主权统一。
北约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对波罗申科表达了充分的同情,但北约也好,美国也罢,并不想与俄罗斯全面对峙,撕毁1997年达成的边界协议。作为折中方案而组建一支4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了让东欧国家安心。北约成员国也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支援,但乌克兰不能指望俄军大兵压境时北约会出兵。波罗申科与普京达成的协议,让北约峰会上的强硬言辞失去了用场。
达成停火协议之后,俄乌之间的博弈就转向了谁破坏了协议,另外,协议中包括开辟人道主义援助的通道,俄罗斯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乌东地区。自乌克兰危机以来,普京一直循着“法律规范”的道路进行地缘博弈,至于一再被指责的俄罗斯士兵进入乌克兰境内,俄方是一直否认的。最新达成的协议中要求进行无条件交换俘虏,是不是也会包括被俘的俄罗斯士兵呢?
对普京来说,保住乌东地区可以牵制乌克兰使之不能全面倒向西方,达成停火协议则可以堵住西方制裁的嘴。经济制裁对俄罗斯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俄罗斯也在加快战略调整,寻找亚洲的合作伙伴,不仅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还邀请中国公司投资俄罗斯油田,这是个不小的妥协,足以说明西方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的压力。
从谋略和意志力来说,普京的确是一流的政治家,但俄罗斯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普京与西方的缠斗。